提高学生语文审美能力的方法

2018-11-30 20:52
教师博览 2018年4期
关键词:审美观赏析古诗词

刘 琴

(濂溪区虞家河乡中心小学,江西九江 332000)

语文学科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纵观现代教学对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审美观的培养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具备审美观的学生更容易从生活中发现美,则更容易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价值观,对于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乃至一生都影响深远。另外,具备一定的审美观是新时代人才的需要,时代在变革,社会在飞速前进,具备一定的审美观才能使学生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时刻牢记语文学科对于审美观培养的优势以及审美观培养的必然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一、引导学生发现美

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引导者,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及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注意构建审美教学,引导学生发现美。首先,教师要注意自身形态的优美典雅、语言的生动活泼、表情的和蔼可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自身的形象,不仅能消除学生的学习疲劳感,而且还能言传身教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感受到视觉及情感上的愉悦。其次,注意语言表达的艺术美。教师在开展课文及古诗词教学时,不必拘泥于教师的朗读形式,可以用音频播放器等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不同的语言艺术,让学生感受语文的语言美。最后,注意内容表达的丰富性。单一的表达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审美观的培养,而且容易让学生感觉语文学科枯燥乏味,无法激起对语文学科学习的兴趣。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既是教学任务的完成过程,也是一种美的体验过程,构建审美教学,让学生从中发现语文学科的美。

二、巧妙设置朗读教学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既是引导学生发现语言美的过程,同时合理的朗读教学还可以促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语文的意境美。例如:《秋天的雨》用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雨,学生闭上双眼,由教师声情并茂范读课文,让学生跟着教师朗读的节奏及情感想象秋天的雨,从而激发学生对于秋天的雨的初步体验。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跟着背景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朗读一边体会秋天如诗如画的美景,从而激发学生对秋雨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秋雨更深层次的体会。当然,为了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够更加直观体会桂林山水的美景,教师在教学导入过程中以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让学生在对桂林山水有印象的前提之下再配以有感情的文字,则更有助于学生感悟朗读中的情感美。

三、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既是对教学内容最直观的表达,也是对学生审美视觉最直接的冲击,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以视觉方式直观地发现美、感悟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不可否认,小学生想象力丰富依然是他们最大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情境创设过程中则可以巧妙利用这一特点,将学生的想象力与情境教学巧妙融合,让学生在感悟、欣赏美的过程中陶冶情操。例如:教学《盘古开天地》一课时,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教学情境即自我丰富的想象感悟盘古开天地的艰难过程及盘古这一形象的人格魅力,通过开天地这一艰巨的任务与盘古高大形象的对比,更加凸显盘古的伟大之处,让学生对盘古产生敬佩之情,同时让学生通过盘古的形象,感悟盘古的杰出贡献。这样让学生在感受和欣赏美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提高学生感受美和欣赏美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合理安排课文赏析

课文赏析环节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通过课文的赏析让学生从中体会文章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好词佳句及巧妙的写作手法都是学生语文学科学习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培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课文赏析至关重要。教师安排课文赏析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进行不断的谈论将从不同方面感悟文章的美。另外,课文赏析的内容需经过教师的不断研究与课前认真备课,通过教师的认真备课,在学生自我赏析的过程中教师将做出合理且有效的引导,这对于学生高效且有质量地完成课文赏析至关重要。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渗透于课文赏析教学的各个环节,让课文赏析教学内容的开展和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互相促进。

五、领略古诗词意境

古诗词教学的过程既是引导学生挖掘古人的思想美的过程,更是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古诗词意境美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古诗词的意境美,让学生领悟古诗词意境,提高审美能力。例如:《望天门山》是作者赴江东途中至天门山时所作,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文中叙述与描写相结合,创造出生动感人的艺术画面。“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简短的两句话描写出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则显示了一种动态美。这一首七绝诗意境开阔,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引导他们感受意境美的过程,也是带领他们领略语言美的过程。古诗词的美在于通过简短的几句话向读者展现了无限的美景,领略古诗词的意境美,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又可以让学生切实感悟到古诗词的语言美,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教学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同时审美观的逐渐养成对于学生语文学科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合理地运用教学资源及不断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审美观的培养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步步引导,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渐学会发现美、欣赏美。

[1]陈立红.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04).

[2]梁玉玲,王金玲.小学语文审美教育浅谈[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2,(01).

[3]程秀珍.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审美教育中的意义[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02).

猜你喜欢
审美观赏析古诗词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论唐代琴论中的主“静”审美观——以《昭文不鼓琴赋》《无弦琴赋》《琴诀》为例
我爱古诗词
浅论美术基础课程在广告学专业构成中的必要性
美术欣赏深度介入促生学生幸福感研究
论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观的培养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