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合作阅读的作用与策略

2018-11-30 20:52黎艳琴
教师博览 2018年4期
关键词:同伴成员课外阅读

黎艳琴

(萍乡市湘东区湘东镇流田小学,江西萍乡 337016)

将学生分成同伴合作形式的课外阅读小组,使之形成一种学生主动求知的、合作的、开放的阅读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整个课外阅读学习过程中完全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合理引导,帮助学生在交流探讨过程中相互了解和提高,使学生养成主动阅读和学习的习惯,摆脱只会被动学习的陈旧作风,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以及相互之间的交流意识、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一、同伴合作阅读的作用

近些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同伴合作阅读开始走入教育工作者的视野,其对学生课外阅读的作用较大。同伴合作阅读需要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同伴合作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通过利用同伴之间的互帮互助以及组与组之间的交流互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信息流通,让学生获得更多的阅读信息;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使他们了解对方的阅读方法,取长补短,学习他人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同伴合作阅读还可以起到督促监督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自主性较差,如果缺少相关的监督,则会不自主地开小差,浪费时间。而同伴合作阅读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开展同伴合作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利用同伴之间的互帮互助以及组与组之间的交流互动,通过相互间的分享与督促,让学生获得更多的阅读信息来源,感受阅读之美,享受阅读之趣,在阅读与分享中沉淀知识和彰显个性。

除此之外,同伴合作虽然是合作,但其中也会包含良性竞争。同伴合作之间如果其中一个人的阅读储备以及阅读面、知识面比其他小组成员广,这其实也是在潜移默化地激励着其他成员,刺激阅读储备少的小组成员自主地去阅读与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二、同伴合作小组的设定

同伴合作阅读形式下小组成员的设定可以是三到五人,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人数太多会导致交流过程中信息量太大,不利于小组成员相互之间思想感悟的吸收、借鉴与碰撞,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发挥信息共享的合作优势,所以三至五人是最佳的同伴阅读组合形式。在组员的组合与选择上主要是通过教师安排,在此基础上遵循学生意愿合理自由进行搭配,同时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能力和个性,根据学生之间不同的爱好与兴趣取向,结合学生自身的条件与想法,教师可将他们分成不同类型的同伴合作阅读小组,主要分为同质组和异质组。

1.以同质合作促进相互交流

因为学生兴趣的不同,所以他们喜欢的阅读类型也不尽相同。同质合作小组是指将兴趣相投或能力相仿的学生安排在同个小组内。例如教师可以将喜欢古诗文的学生组成一组,将喜欢科技文章的学生组成一组,这样在平时的阅读中,成员间可以对同一个作品进行评价分析,各自说出自己不同的见解,也可以促进成员间对阅读风格类型相近书籍的分享,比如大家可以推荐同一个作家的作品,同一个时期的作品或者同一个国家的作品等等。因为小组成员所读的书籍类型、题材、内容、深度之间不会有较大的差异,更有利于成员间对书籍知识的相互分析、讨论以及思想碰撞,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与消化,提高阅读质量。

2.以异质合作实施相互补充

与同质合作小组相反,异质合作小组是指将智力类型、兴趣爱好、认知风格和个性差异较大的学生组成同伴阅读小组。例如教师可以将喜欢诗词文学的学生,喜欢历史文学的学生,喜欢生活文学的学生以及喜欢小说故事的学生组成一个组,这样的阅读小组每个成员个性迥异,在彼此的交流过程中,一个人介绍一本书就相当于全组每个人都能认识到不同的书籍类型,他们会了解到诗歌、历史、生活、小说甚至科技等丰富多彩的阅读风格,对于培养学生多样的阅读爱好与塑造学生多样的性格特点有促进作用,同时因为组员之间理解能力的不同,在相互分享与推荐的过程中也有利于拓展学生的阅读知识面和扩宽学生的阅读兴趣范围。

三、同伴合作阅读的实施

具体的课外阅读环节需要教师适当地参与与监督,虽然同伴阅读提倡的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学生认知范围的有限以及积极性的缺乏,需要教师适时地安排相关性阅读任务和阅读活动,一来可以引导和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二来也可以定期地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促进更多学生之间读书交流以及合作探讨。

1.构建阅读任务

这里的推荐优秀作品是指教师推荐,有许多学校都有自己的必读书目清单,但是数量上以及类型上都不够丰富,因为学校的推荐书目大多是一些文学名著,涉及面太窄,甚至有些作品因为思想深度和内容成分太重,学生对书中传递的内容信息可能并不能完全理解,所以有些作品不适合学生去阅读。

教师在整个推荐环节要做到的就是多加结合学生的实际,根据他们的兴趣、喜好以及理解深度推荐给学生们更适合他们去阅读同时类型更加丰富的课外阅读书目。

2.开展阅读竞赛

有合作就有竞争,教师可以适时地在各同伴阅读小组之间开展一些竞赛活动来刺激提高各组的阅读合作水平和阅读质量。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有许多同学在阅读过程中只会泛读而不会精读,只追求量而不追求质,所以常常发生在这样的情况,就是一本书读完了,书还跟新的一样,什么标记什么感悟都没有,这样的阅读习惯很是粗糙,不利于理解和感悟书中思想内容。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小组竞赛引导学生精读书籍,养成做笔记的良好阅读习惯。

例如,教师可以举办阅读笔记大赛,以同伴合作阅读小组为独立单位,各小组内成员需要对当前看的书做一个读书笔记,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合作,讨论、学习、借鉴和模仿笔记做得好的成员的经验,最后每个小组需要提交该组所有成员的读书笔记照片,教师从字迹、内容、整洁、排版等多方面对学生的笔记进行打分,算出每个小组的平均分作为各小组的最终成绩并排出名次,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有吸引力有意义的奖品作为比赛奖励。笔记大赛对培养学生仔细阅读、积极思考和及时记录的阅读习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展示阅读成果

因为同伴合作的阅读形式,其交流多发生在小组内,小组间的互动则很少,所以每个小组的阅读成果和讨论精髓无法展示给其他小组完成共同学习。对此,教师要定期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小组阅读成果,展现的形式可以不限,只要有内容有特色就行。

学生可以通过对书中故事进行表演,读书笔记的展示,读书感悟的汇报以及诗歌朗诵,作品灵感创作等各种形式定期地汇报各组的阅读成果,同伴之间可以通过相互合作来完成汇报。这样不仅可以定期地督促学生不要因为时间的消磨而使自己减少平时的阅读量,也可以通过不同小组的汇报加深各小组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同时还能展现学生自身个性与风采,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

应用同伴合作形式开展课外阅读学习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实学生的知识储备,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逐步养成勤读书、勤记录、好读书、善思考的良好阅读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1]魏敏.让阅读浸满花香——浅谈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J].科技视界,2015,(36).

[2]王玉春.对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32).

猜你喜欢
同伴成员课外阅读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红薯会给同伴报警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重视课外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寻找失散的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