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运用

2018-11-30 20:52王文娉
教师博览 2018年4期
关键词:针对性思维能力化学

王文娉

(苏州工业园区第十中学,江苏苏州 215021)

提问是教师促使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提问能提高化学教学效率。但是,对于当前化学课堂教学而言,由于许多化学教师对课堂提问的设计不重视,课堂所提问的问题过于随意,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思考也失去了积极性。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发挥课堂中的主导作用,以化学教学内容与初中生的认知规律为基础,通过提问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突出课堂提问的重要性与针对性,从而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化学课堂中进行高效学习。

一、初中化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初中生正处于个性特点鲜明与好奇心强的年龄阶段,因此对初中生进行提问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还能确保化学课堂的顺利开展。但是,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师对课堂提问的教学方式不重视,问题没有进行巧妙的设计,对于学生而言没有一定的启发性,也不能促使化学教学顺利开展;教师在提问时没有根据学生的差异设置问题的难易程度,只是按照座位顺序提问学生,该提问方法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让提问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启发作用;另外,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范围太广泛,与化学教学的内容没有一定的联系,缺乏问题的针对性,因此学生不知从何回答该问题。基于此,教师需要合理地设计化学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并积极参与解决问题,提高提问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问教学在课堂中的有效策略

(一)化学课堂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

任何教学课程均是围绕教学重点展开的,课堂提问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若设计的提问偏离教学重点,则失去提问的重要意义。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教学的重点内容进行深入解析,善于运用化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突出化学课堂提问的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使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与探究,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教授“物质的溶解性”时,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更深刻的记忆,教师可向学生出示问题: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通过这两个问题,学生能对物质的溶解性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第一个问题能让学生大致了解“物质的溶解性”的概念,第二个问题能引导学生对重点知识进行深入思考,能让学生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对相应的化学知识进行学习,能够获得更好的化学教学质量与效果。

(二)化学课堂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化学实验中进行学习非常重要。化学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获得相关知识与技能,还需要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化学实验正是引导学生进行化学思考的重要载体。因此,化学教学需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教学创设的问题与教学内容需要紧密联系,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让学生难以理解,设计的问题需要具体与难易适中,让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思考后能得到相应的结论,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同时也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率。例如,在教授“奇妙的二氧化碳”时,教师可为学生做对比实验:将一支长蜡烛与一支短蜡烛放置在烧杯中,在烧杯中注入二氧化碳后发现,短蜡烛熄灭了,而长蜡烛还在继续燃烧。学生在观察该实验后都会表示非常惊讶,学生就会思考:为什么会出现此实验结果呢?这时教师就可向学生出示问题:二氧化碳与空气相比,哪一个密度会更高一些呢?通过启发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能提高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从而体现提问教学的有效性。

(三)化学课堂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学需要面向所有学生,而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而想要每个提问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使学生能够跟随问题进行深刻思考,几乎很难实现。同时,化学知识点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学生在进行化学学习时,若只是对化学知识点进行分散学习,那么学习效率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教师在设计题目时需要做到因材提问,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设计难易不同的化学问题。例如,在教授“性质活泼的氧气”时,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氧气制取”的实验,在完成相应实验后向学生出示问题:①不使用加热装置可以将氧气制取出来吗?②若制取氧气不使用加热装置,那么可以使用药品进行实验吗?什么药品呢?③同学们会如何设计该实验方案呢?上述问题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在难易程度上循序渐进,不仅能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回答相应的问题,还能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因此,引导学生对化学实验进行反思,并通过一系列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促使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进行更深入的化学探究。

(四)化学课堂问题设计要掌握时机

掌握有效时机的提问能引发学生认知的冲突,促使学生提取相关的知识信息,并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进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得到不断提升。在化学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掌握提问的时机,灵活抓住最佳时机对学生进行提问,能使学生产生较为强烈的求知欲,并获取事半功倍的化学教学效果。例如,在教授“金属的性质和利用”时,学生在探究金属性质的实验中,学习利用实验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方法后,对相关知识产生较大的兴趣。为了能加深学生对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的观点的认识,这时教师可出示问题:同学们知道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具有怎样的作用吗?带着该问题,学生会更积极地融入化学课堂教学,提升化学教学的效率。

(五)化学课堂问题设计要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所设计的问题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真正感兴趣并融入教学,付出更多的努力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在化学教学中不仅需要重视问题的科学性,同时还需要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学生身边随处可见的事物进行提问,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下能更好地融入教学,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驱动力。例如,在教授“自然界中的水”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了解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并出示问题: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那么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某些外观上与纯净水没有什么不同的水,也有可能含有杂质,同学们知道怎么区分它们吗?提问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能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课堂提问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不同的教学课堂有不同的提问方式,教师需要为学生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以及层次性的课堂问题,以每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基础,深入了解教材的知识,为学生精心设计高水平的化学问题,促使学生以化学问题为中心开展学习。对问题的回答进行及时的反馈,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积极主动地对化学知识进行认识与记忆,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1]李灯发.初中化学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试析[J].中学课程辅导,2012,(12).

[2]林家平.对初中化学课堂提问的思考与实践[J].化学教与学,2012,(05).

[3]杨明.初中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2).

[4]刘凌.运用Qu:Est教学策略优化化学课堂提问[J].化学教与学,2012,(04).

猜你喜欢
针对性思维能力化学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培养思维能力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培养思维能力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