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0-6岁婴幼儿生理特征的早教型家具研究

2018-12-06 05:55毕珊珊强明礼BiShanshanQiangMingli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8年10期
关键词:早教生理家具

毕珊珊 强明礼 Bi Shanshan & Qiang Mingli

(1.2.西南林业大学,云南昆明 650051)

当今社会对孩子的教育是每个家庭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0-6岁期间的教育以及这一阶段的早期学习称为早教。选择符合这一时期儿童生理特征的早教型家具,能够帮助此阶段孩子的神经系统、肌肉系统、骨骼系统等方面得到发展,同时提升孩子对新事物感知、创造、审美、动手操作等能力。因此结合儿童生理特征,设计具有早教功能的儿童家具,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

1 0-6岁儿童家具的发展背景及研究现状

1.1 发展背景

1.1.1 产品分类

实木和板式家具是儿童家具常见的两类。实木家具表面采用清漆进行处理保证了木材的原色,看上去更加自然,提高了安全性但价格较高[1]。板式家具常用UV喷漆进行表面处理,色彩丰富,可以和多种材料和装修风格相搭配,但甲醛含量要严格控制。

1.1.2 产品结构

市场调研得知,7岁-12岁、13岁-16岁中童和大童家具较多,0-1岁婴儿家具、1岁-3岁幼童家具、4岁-6岁小童家具偏少,造成了市场细分不充分,消费者可选择性较小。

1.1.3 产品科学性

市场上儿童家具功能单一,习惯用鲜艳的色彩划分家具主题和儿童性别,注重了色彩的视觉冲击力,却忽略了其危害性,对儿童生理发育以及情绪影响很大[2]。在儿童家具尺寸、功能、安全方面,设计得不够成熟。例如:板件端部的圆角处理、拉手、孔洞、上下床梯子造型与高度等。设计师应调研儿童房的户型和面积[3],有针对性的进行布局,从儿童生理特征、心理特征、行为特征的需求分析进行设计,关注他们的生存空间、生活习性、学习、休息娱乐等对家具的要求、考虑储藏种类和数量、使用频率和功能等。

1.2 研究现状

在我国已有众多专家学者对儿童家具的前景进行理论分析。温鑫淼的硕士论文《具有可成长性的儿童家具设计研究》中,通过以3-12岁儿童为研究对象,从儿童的身心两方面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文中涉及到了儿童家具相对于成人家具应该具备的安全原则、生态原则、舒适原则[4];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刘博文的论文《儿童家具可成长性设计研究》中对儿童成长分阶段进行身心发展特征的讨论,论文认为儿童家具应与儿童成长相结合,设计能够伴随儿童成长的家具,如桌椅等[5];朱瑞兴的论文《儿童家具的安全性设计研究》中提出了基于儿童生理、心理特征的儿童家具安全性设计原则[6];李渊的论文《儿童家具模块化设计研究》文章以儿童的需求为设计初衷,以模块化设计思路对儿童家具进行研究[7]。关于儿童家具的研究,已经从追求造型、色彩、材料的因素转变为从儿童需求出发,基于儿童身心特征研究等,寻找儿童家具设计新思路[8]。

品牌分析:宜家的HENSVIK汉斯维克系列家具采用传统曲线形边缘设计,这一系列家具有很多特色,比如婴儿换衣桌可变为搁架,婴儿床的底座可调节高度,床的一侧可拆除等(图1、图2)。

STUV斯多瓦系列家具出色的是它的储物功能。随着孩子不断长大,不仅可以满足孩子不断变化的需求,还非常便于改变和定制,使用者可以选择需要的床架、抽屉和内置件,打造出最适合孩子和空间的组合(图3、图4)。

2 早教的概念与家具

2.1 早教的概念

早教是指学龄前的教育以及这一阶段的早期学习。蒙台梭利是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提出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敏感期”等特点,倡导应为这一阶段的儿童设计符合其成长发展特征的专属环境[9]。

图1 、2 HENSVIK汉斯维克系列

图3 、4 STUV 斯多瓦系列

2.2 0-6岁常用家具分类

0-1岁常用家具分别为:婴儿床、储物柜、玩具柜、学步车、小木马;而2-3岁阶段儿童家具种类增多,如:儿童床、汽车座椅、儿童餐椅、玩具桌椅、书桌椅、整理柜、玩具柜、小画架;3-6岁阶段的家具更为丰富,一般设有儿童床、汽车座椅、儿童餐椅、书桌椅、衣柜、小书架、储物柜、玩具柜、整理柜等。

3 基于儿童生理特征的研究

0-6岁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其中包括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岁学龄前期。

神经系统:0-3岁时婴幼儿脑神经纤维快速发育,是树突发展的关键期,大脑中树突网络构造密集,轴突髓鞘化的速率加快,而神经纤维髓鞘化到4岁时才完成。3-6岁期间儿童的神经系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儿童普遍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且好动,同时在这一阶段,儿童动作特征表现为动作幅度加快,但是稳健性不足。大脑皮层随着儿童的成长而逐渐发育,儿童的自控能力也得到明显提升,纯度高、饱和度大的颜色对儿童的感知能力有较大帮助。因此儿童家具在颜色选择方面应鲜亮醒目,刺激儿童视觉神经的发育和对周围环境的认知,造型可以多元化,设计以活泼欢快感为主,避免视觉单一从而产生的视觉疲劳进而培养孩子对待新事物的认知调节。

肌肉系统:新生儿肌肉群尚未发展,父母对孩子的抚摸,对孩子的生理发育至关重要,3-6岁儿童仍处于不断发育的阶段,这一时期如果儿童神经系统和智力得到良好发展,能够有效帮助其大小肌肉群协助自身动作更加准确灵活,有助于提高儿童书写及绘画能力。随着儿童所接触外部因素的提升,大脑和神经系统得到发展,会帮助儿童提高学习以及思考的能力,促进其心智的开发。

骨骼系统:新生儿骨质幼小稚嫩,可塑性较大,骨骼尚未定型。同时由于幼儿骨骼组织中水分和有机物质含量较多,骨骼具有弹性,所以幼儿骨骼不易发生完全折断的情况,但是因为骨质较软,所以会发生弯曲或者变形的情况。因此在室内活动场所地面铺装选材时,应避免瓷砖等光滑材质的使用,游乐设施不宜过高,并在活动区域地面添加相对柔软,能够起到缓冲的物体,如地毯、缓冲球等,保证其安全性。

其它生理特征:幼儿所具有的其它生理特征包括消化系统特征、视觉特征等。消化系统特征主要体现在幼儿乳牙数量较少(乳牙20个,6岁后开始逐渐替换恒牙,恒牙共28个),因此幼儿牙齿较弱,乳牙的牙釉质也较恒牙要薄一些。视觉特征:由于幼儿身高较低,视觉较为敏锐,但是视力在6岁左右才能达到正常水平,所以幼儿视力相对较弱。总之儿童家具的设计要从其生理需求出发,且安全性是设计的第一要素。

4 0-6岁儿童的运动特征以及活动范围

0-1岁婴儿时期大脑发育较快,需要长时间睡眠,婴儿睡觉时主要睡姿为侧卧,此时头部呈前屈,下巴贴近前胸的位置,四肢略有弯曲。而当婴儿仰卧时,颈部与床之间会留有空隙,双腿向外侧屈伸,因此髋、大腿外侧、膝、踝关节贴近床面;同时双手常位于头部两侧,双手肘关节屈曲,此时手背部分会挨着床面;睡眠时,手同样会有轻微握拳,拇指位于拳头外侧且贴于四指。由于此阶段婴儿活动多位于床上,因此这一阶段选择一张适合的婴儿床尤为重要。

小尺度空间让1-3岁时期的幼儿会感到较为亲切,因此对活动空间的选择上,与之前婴儿床相比较,幼儿会更加喜欢能够进行空间探索以及半私密性的空间,如滑梯、钻洞、躲猫猫等场所[10]。在儿童房的布置和家具的设计上娱乐性和安全性尤为重要。

3-6岁阶段儿童的身体有以下特征:平均身高为932mm-1129mm,肩宽242mm-276mm,坐高通常为542mm-639mm,坐臀宽191mm-211mm,上肢长381mm-477mm,头宽145-150mm[11]。所以儿童家具设计应与身体尺度特征相吻合,其中在视觉尺度,平均视点高度大约在800mm-1000mm。因此在设计幼儿家具时,要从幼儿的视距角度设计书柜、书桌、家具把手,使这些家具细部符合幼儿的视觉空间并能够方便幼儿使用,同时保证幼儿的使用安全。

5 早教型儿童家具需遵循的原则

从生理学意义上讲,0-6岁是儿童成长最为关键的阶段,并受生活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与儿童生活相关的家具就尤为重要,家具设计的合理性能够有效帮助儿童大脑、身高、肌肉、视觉、触觉和形状知觉等发展。从这些特征出发,设计儿童家具时,需要遵循如下原则:

5.1 安全性原则

①设计儿童家具时,要充分考虑结构稳定性,保证家具在发生常见突发情况时能够坚固且稳定;②应设计儿童家具与墙面或地板固定的装置,避免儿童家具因碰撞而倾斜或掉落时对幼儿发生伤害,必要时要安装掉落或防倒报警器;③家具在选材时要选取光滑的材质,避免尖利的棱角,对孩子造成伤害;④儿童家具应避免使用易碎类材质,如玻璃或镜面装饰,而采用木质等较为坚固的材质。

5.2 早教功能与儿童家具适用原则

经调研显示儿童房的面积大集中在8m2-10m2,所以在进行0-6岁儿童家具设计时,要从儿童的生理特征出发,满足需求,促进成长。①学龄前儿童家具在设计时,尺寸应与此阶段儿童的身高、体形相符,相关家具的比例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12];②选材在满足家具功能性的前提下,必须充分考虑儿童生理需求,如儿童处于骨骼生长的重要时期,因此睡床不应使用过软的材质[13];③设计儿童家具时还要考虑家具的功能性,如满足孩子大幅度运动和精细运动发展,设计供儿童玩乐的爬、钻、滑、摇、画画、学习等功能。其次也可以为家具安置智能化的产物,如:体感系统、语音播报、自动清洁与消毒等。家具设计应融入“解构性”的概念,家具各部件能够灵活拆分组合,提高家具的使用寿命[14]。

6 结语

设计师应从爱护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生理需求为切入点,充分使儿童对新事物感知、创造、审美、动手等能力得到提升,并最大限度使儿童家具在结构、材料、人体工程学方面适合儿童使用,设计完美的儿童家具。对0-6岁的儿童来讲家具就是玩具,除了安全性之外,娱乐性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显得尤为重要,儿童家具要在人的心理特征、生理特征、行为特征,物的家具尺寸、结构、造型,儿童房的色彩、材质等方面的系统关系中,找到相关的设计关系及要素,设计师应准确把握科学、技术、家具设计等相关学科前沿资料,从儿童生理特征出发,设计适合其使用的家具。

猜你喜欢
早教生理家具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大脑如何知觉音乐的形式美?——来自电生理的证据
肉鸡铬需要量及其营养生理作用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去早教班可以让宝宝早说话吗?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家具
早教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