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院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方法的研究

2018-12-08 23:08黄任红赵李克丁志颖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科研经费预算编制课题

黄任红,马 煜,赵李克,丁志颖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财务科,上海201299)

医学研究的资金资源来源于科研经费,是开展医学研究活动的物质基础。近两年来,随着全国不断深入执行“科教兴医”战略,国家对医院科研经费投入大大提升。为激发医护人员对医学研究的积极性,出现了“轻管理、重科研”的现象,使得医院科研经费的应用,随意性过大。如何有效合理的应用科研经费,从立题、实施、验收、评价等过程中,对科研经费加强精细化管理,是现如今医院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促进科研质量提升、规范管理科研经费、促技术创新,本次研究探讨了医院科研经费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管理策略[1]。

一、医院科研经费管理问题剖析

(一)对立项的预算编制缺乏合理性、科学性

医学研究开始之前,对分类项目所占总体比例的预算,予以合理科学编制,是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同时也为顺利实施课题奠定了经济基础。而多数研究项目的预算比较粗放,无法实际反映出项目研究的经费,究其原因,第一是因为预算编制通常由参与研究的小组成员编制,经费管理人员与科研管理人员并未参与其中,仅靠成员无法良好的完成预算编制,预算编制所需要遵守的经费管理制度,也并不熟悉,故而随意性较大;所编制的预算可能会与财经规定不一致、内容粗放,或是不符合课题预算需要,使得部分研究项目缺乏经费,部分项目预算过高无法实施,预算编制不够细化、计划性差,每个项目分配得到的经费不对等,分配混乱使研究项目时间拖延。第二是因为经费来源渠道比较广,比如,企业合作、各种基金资助、国际合作以及医院内部支持等,有些科研经费来自于单位之外的合作企业,也有些科研经费来自于国家或是省厅。经费来源不同、形式不同、用途不同的科研经费,对预算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增大了项目前期经费预算编制的难度。

(二)科研经费缺乏严谨的过程管理

所谓的过程管理,即是指执行项目期间的管理,是预算的延续和执行,包括科研经费的支出、分配、结算等,在具体实际科研管理期间,多数都比较重视课题的申请、验收结算,并未重视其中的过程。衡量过程管理的效果,无法予以量化,加之部分项目开始到结束的时间比较长,管理部门难以贯穿始终、系统的进行管理。另外,有些医院因为管理部门的人员调动,新上任的管理人员对课题情况不够了解,而中断过程管理。

(三)科研经费未透明公开

公开透明科研经费的支出,能够避免科研腐败,是一种效率较高的管理理念。现阶段,大部分经费管理都只是额度管理,并未重视经费用途、花在何处、支出有无明细、与科研是否相关、成本核算是否合理等问题。近两年来,有社会舆论报道指出,个别经费较大的研究项目,由该项目负责人故弄玄虚、欺上瞒下,变相套取、支配科研经费。科研经费未透明公开,容易让某些管理人员、项目负责人生出侥幸心理,躲避社会视野,引起学术腐败。

(四)科研经费管理体系不完善

管理科研的部门人员,较为关注课题项目的研究成果、规模以及所得的利益,甚少关注课题项目经费应用的经济性、合理性、效率性,科研经费监管缺乏有效完善的机制。虽然部分医院针对科研经费,已经制定了较为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但由于科研项目分类众多、来源众多,经费应用情况存在较大差异而无法及时有效的调整或更新管理制度,而使得部分研究项目经费的监管,缺乏有效的管理体系。

二、精细化管理策略探讨

(一)规范化科研经费预算编制

课题立项阶段,应当规范化科研经费的预算编制,是管理经费的源头,同时也是重点。首先,科研项目预算编制时,要求财务人员、科研管理人员参与其中,帮助项目负责人确定预算的编制工作。科研管理人员主要掌控预算编制的可行性,财务人员对经费的审核予以控制,不仅要符合医学研究的要求,而且还要符合有关规章制度。其次,重点管理预算执行过程,尽量避免执行期间预算的调整,严格掌握预算执行制度,加强管理决算阶段。换言之,预算编制的上报,经财务、科研管理部分批准之后,根据编制方案,合理科学应用科研经费,必须要在财务资料中,实际反映出经费的支出情况[2]。

(二)加强科研经费过程管理

执行项目期间,资助项目经费的单位,会评估项目责任人所提交的阶段性成果,方便了解研究项目的预算支出、研究进度以及存在的问题。管理经费应用过程,与经费效益的发挥、与是否可以高质量的执行科研项目等相关,基于此,该环节必须引起重视。针对科研经费的应用过程,应当制订完善的过程管理方案,并由科研管理部分贯彻落实。首先,科研管理部门每6个月或是每年1次,要求项目责任人提交项目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或相关报告,掌握项目研究的进度和具体落实情况。其次,针对类别不同的研究项目,应当安排专人专管,落实职责,保证项目实施期间发生的问题,能够予以针对性的处理。另外,研发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执行管理平台,对经费过程进行加强管理,可减低管理成本、整合分散职能、缩短人工耗时,能够对执行过程予以进一步优化[3]。

(三)科研经费公开透明

课题申报、执行、验收结算等过程中,除了涉及国家机密的,均以网络信息化的方式,建议公开透明有关信息,比如科研经费开支、项目实际资金入账、经费结余、固定资产购置详情以及决算审计报告等等。利用信息网络平台,让各个管理阶段渗透、协调,促使各个部门之间良好交流,让参与项目研究的人员,及时了解科研经费支出详细,有助于增强其职责意识,经费的安排合理且科学,有助于项目研究进度的控制。另外,公开透明科研经费,便于日后查询,做到有理有据;方便公众以及同行专家监督,透明度越高,才能保证经费支出的稳定性。

(四)构建完善的经费监管体系

监管体系的构建,包括项目绩效评价、项目监管评估等,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合理调整和修订,要求满足现下经费管理需要。项目落实情况的监管,由科研管理部门定期评估考核项目研究状况、科研经费应用情况,对其中所遇到的问题予以协调解决,着重关注已取得效益的项目,完成研究目标。评价科研项目绩效,则结合效果、效率予以评价,效率评价旨在评价科研经费应用效率,重视投入产出;效果评价旨在评价项目效益是否与预期效益相一致,结合定量、定性考评机制,对项目研究的业绩予以考核,包括专著出版、论文发表、奖项以及成果等[4]。

结语

综上,针对科研经费的管理,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加大管理力度,积极创新、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构建透明化、科学化、高效化的科研经费管理体系,确保医学研究健康、有序发展,端正学术态度,提升科研质量。

[1]李兴灵.公立医院科研经费提升管理研究[J].现代医院管理,2015,(13).

[2]许川,刘红,王子伟.医院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5,(6).

[3]王爱青.公立医院科研经费高效管理和使用[J].中国医院,2016,(6).

[4]汤正春.国有企业财政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对策[J].研究市场周刊,2015,(7).

猜你喜欢
科研经费预算编制课题
连锁餐饮企业预算编制与优化措施
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企业预算编制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建议
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刍议
巧设美术课题 传承非遗文化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
整体预算编制方法的研究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不忘的初心 永恒的课题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