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全科素养阅读基地 推动学校高品质内涵发展

2018-12-19 11:07徐彩云
教育界·中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基地建设核心素养

徐彩云

【摘要】全科素养阅读主要围绕学科本体性知识,拓展知识结构,增强知识联系,把学科相关阅读内容纳入教学任务,开发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改变课堂教学范式,构建学科(文学阅读课程、人文阅读课程、科学阅读课程、新媒体阅读课程)阅读课程体系,全面落实学科素养,实现全学科参与、多角度阅读。全科素养阅读基地建设突出融通性、即时性、选择性、实践性、情境性和趣味性,侧重研究全科阅读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学习素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励教师向学习型、研究型、现代型方向发展,探索出学校高品质内涵发展的新路径。

【关键词】学科阅读;基地建设;核心素养

一直以来,我们新坝中学都高度重视学校内涵发展。八年前,学校开始致力“生本课堂”特色打造,并取得了一系列成绩:“生本课堂”项目荣获“镇江市首届教育教学成果评选综合类一等奖”“扬中市十大教育品牌”,学校也因此被评为“镇江市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共同体学校” “镇江市高效课堂建设实验学校”“镇江市小组合作学习共同体学校”。

今天,我们继续紧跟扬中教育步伐,踊跃投身课程改革,专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提出了建设“全科素养阅读基地”的构想,努力推动学校从生本课堂研究向生本课程研发转型,以期实现学校高品质内涵发展。

其实,我校一贯重视学生阅读素养、阅读习惯的培养,这个培养经历了一个由点到面的过程。“点”就是开展语文大阅读,我们办校报,建社团,每周增加一节语文阅读课,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采取诸多举措,全程、全员推广语文大阅读;“面”就是我们觉得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也需要強化阅读,于是我们开始双语阅读的研究。再后来,我们发现,阅读对于语文、外语之外的学科影响不大。我们便设想,能不能通过开展全科阅读,以阅读为媒介,推动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推动学科间的深度融合,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推动学校高品质内涵的发展。结合开展语文大阅读的经验,借鉴实施双语阅读的举措,我们开始涉猎全科素养阅读的探究。

2018年5月我校申报的课程“全科素养阅读基地”,经过材料申报、市局推荐、现场答辩,成功被省教育厅确立为2018年中小学课程基地建设项目。我们将以学校异地新建为契机,科学谋划阅读基地建设路径,顶层设计阅读基地落地方案,统筹推进学科素养阅读团队建设,以点带面实施阅读基地建设高效管理,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开辟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途径。

一、组建机构,把握航向

1.组建项目团队

我们成立了“全科素养阅读基地”专项领导小组,明确工作分工,界定各自职责,构建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教学校长、相关科室合力抓,全科教师配合抓的阅读基地建设管理网络。我们还专门设立课程改革研发中心,今年暑期通过中层干部竞聘,选拔优秀人才组成团队,专项研究、探索、管理“全科素养阅读基地”建设。

2.明确工作要求

我们要求领导成员带头学习相关课改理念,加强对阅读基地建设的探索、研究与指导;所有成员要率先垂范,亲临课改第一线,积极参与上课、听课、研讨等,及时、准确地把好学校阅读基地建设的时序节点,科学总结经验,准确分析不足,确保阅读基地建设有序推进。

二、顶层设计,谋划路径

1.形成4大阅读课程

我们围绕学科本体性知识,构建了四大阅读课程体系:以语文、英语学科为主体的文学阅读课程;以政治、历史、地理学科为主的人文阅读课程;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为主的科学阅读课程;以信息学科为主,并与南京凤凰传媒合作的新媒体阅读课程。

2.组建22个阅读团队

我们根据阅读指导教师选拔、学生自主选课情况,将四大学科阅读课程又组建成22个阅读团队。学校要求职能部门全程跟踪,专项研究、探索、管理“全科素养阅读基地”建设。

三、课程组建,以人为本

1.自主搭班

我们鼓励热爱读书的各学科教师积极参与到基地建设团队中来。我们为最大化发挥教师课改实施能力,采取“1+1”的办法,即“教有余力”的教师独立承担一个班的学科素养阅读课程教学。自感“力不从心”的,可以再寻找一个伙伴,通过合作研究,共同开展学科素养阅读课程研究,实现“两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效应。

2.自选书目

我们懂得阅读书籍选择的重要性:读什么样的书,就决定着培养怎样的学科素养。我们采取双管齐下的办法。我们让各学科教师根据个人阅读经历,推荐一部分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我们与南京凤凰传媒合作,引进“超级校园图书阅读系统”,为师生提供海量阅读图书。所有图书,统一由学校购买。

3.自选课程

我们尊重学生阅读兴趣,打破班级建制,下发全科素养阅读课程学生报名表到各班,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自主挑选学科阅读团队。有的学科课程选择的学生人数较多,我们就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几个班,或者进行适当调节。

四、锻造队伍,夯实基石

1.引导教师更新理念

我们每周开展教师“读书分享会”活动,组织教师讲述读书心得或困惑,促进教师间的学习交流、互动;我们先后召开全科素养阅读课程基地建设方案解读会、全科素养阅读课程基地建设推进会,引导教师理解阅读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教师实施基地建设的方法和策略。

2.锤炼教师课改能力

我们以镇骨干评比为抓手,开展教师全员基本功竞赛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我们设计“全科素养阅读基地”研究网络平台,为教师深入交流、相互学习开辟广阔空间;我们组建学科阅读工作坊,引导教师合作探索基于学科教材的拓展阅读课程,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富有学校特色的全科阅读课程体系。

3.坚持以科研促进发展

我们引导各学科教师申报及开展“全科素养阅读基地”建设课题研究,以研促教,以研促改。去年我们就邀请了江苏省第二师范学院副院长徐国华来校指导“十三五”规划课题申报,促进课改成果向实际运用的转化。目前,我校成立了2个省级课题、8个镇江市课题和3个扬中市小课题,参与课题的教师达80人次。

五、创新举措,提高实效

1.实施推行“1+X”模式

我们深知学生学习负担之重,也深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之重。所以,我们在开展“全科素养阅读基地”建设之初,就明确不搞加法搞减法,要为学生减负增效。我们推行“1+X”阅读工程,“1”即是各学科阅读团队同读一本书。推行同读一本书,旨在引导师生把书读透、读深、读宽、读厚。這学期,我们就选择《西游记》作为各学科必读书目。选择《西游记》作为共读书目,不只源于《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还源于学生比较熟悉该书,更重要的在于《西游记》中涉及的学科众多,学科教师开展学生素养阅读有抓手。“X”即师生自选阅读书籍。我们要求师生一学期只要选读一到两本学科书籍即可,我们不追求量的堆积,而重阅读质的突破。

2.实施“四定”要求

我们定时间,将周二下午第四节课作为全校师生开展学科素养阅读活动的时间;我们定地点,根据学科特点、学生报名人数,选择适合学科特点的阅读地点;我们定检查,将各学科素养阅读实施情况纳入教务处认真检查的范畴,定期跟踪检查指导,切实保证活动开展的时间和活动效率;我们定目标,要求各个学科阅读团队制订切实可行的学年阅读计划,保证活动开展的有序性和持续性。全体成员每学期要完成“五个一”:上好一节研讨课;上传一份阅读指导教案;参与开展一次主题活动;上传一份学生阅读作品;上传一篇课题研究心得或论文。

3.实施“十个结合”

我们努力将学科素养阅读与学校发展、师生成长结合起来。一是坚持阅读与课程相结合;二是坚持阅读与教学相结合;三是坚持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四是坚持阅读与思考相结合;五是坚持主题阅读与自由阅读相结合;六是坚持自主阅读与合作阅读相结合;七是坚持阅读与小课题研究相结合;八是坚持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相结合;九是坚持阅读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十是坚持校内交流与校外交流相结合。

4. 实施“以评代考”

我们探索实施“阅读模块游考”方式,采用活动评价、作品展示、读书记录卡等形式评价学生的阅读水平。试行阅读达标考级的方法,建立个人阅读档案袋,检测阅读成果。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将学生阅读成绩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六、抓住契机,助力提升

1.抓住与高校合作办学的契机

去年我们与华东师范大学成功签订了合作协议,华师大将定期选派相关课程专家到我校开展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工作。今年11月份,华师大将在我校举办专场课程培训会,我们将借助高校的智慧引领学校的阅读课程基地建设。

2.抓住新学校建设的契机

我们新校目前还处在筹建当中,我们将紧紧抓住这大好契机,加强基地软环境建设,为师生开展全科素养阅读开辟更广阔的平台。我们构思将建设“正心大讲堂”、“Fun-read绘本厅”、“聆阅”经典诵读厅、名著阅读体验厅、文学创作分享厅、电子互动阅读厅六个阅读空间,满足师生阅读的需求,激发师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师生的阅读水平。

3.抓住生本课堂特色打造的契机

我们致力“生本课堂”研究已有8年之久,“生本课堂”也被评为“镇江市首届教育教学成果评选综合类一等奖”。如今,经镇江市教科所牵头,我们和镇江市8所优秀学校建立了教学共同体。我们每年开展一次镇江市课堂教学研讨会,开展一次学科教学座谈会。我们将借助这一平台带动学科阅读课程课堂教学范式、评价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4.抓住学校高品质内涵发展的契机

作为省改薄项目实验学校,我校蔡君校长在暑期全市开学工作会议就“全科素养阅读基地”建设做了表态性发言:我们将把建好阅读基地作为学校核心工作,推动学校高品质内涵发展。10月中旬,阅读推进会在我校召开,我们以活动促提升,激励更多师生投身全科素养阅读基地建设中。

天天都是新的开始,人人都在进步之中,是我们每个新中人的追求,我们将继续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决心,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全科素养阅读基地”,推动学校高品质内涵发展,谱写出学校发展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基地建设核心素养
地方财经类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现状及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