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移动互联技术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科学关键能力的几点尝试

2018-12-19 11:07刘愈
教育界·中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关键能力

刘愈

【摘要】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互联技术,是教师急需思考的问题。将互联技术引入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能提高教学内容的时效性,丰富互动的平台与形式,拓展探究的途径与方式,有利于学生关键能力的快速提高。本文就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互联技术提高学生科学关键能力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关键词】互联技术;关键能力;初步尝试

学科关键能力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对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学校中得到培养,将会在一生中受益。学科能力的点很多,关键能力不多。

科技的日新月异,知识的推陈出新,大家都清晰地认识到,决定学生未来竞争力的不是知识,而是方法与能力。从实践层面来说,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教师是实施的关键。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得关注对学科关键能力的理解和把握,“学科关键能力是什么?”“确定学科关键能力的依据是什么?”只有明晰了学科关键能力,教学时才能有的放矢,课堂教学才能促使学生建构与发展。

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学科特点,因而在关键能力的把握上,侧重点不同。就小学科学学科而言,关键能力的培养侧重在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方面,前者主要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后者主要包括动手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教育信息化是必然趋势,尤其是将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于课堂,其共享、互动、实时的独特优势,使课堂的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有助于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基于以上的认识与思考,我们对小学科学高年级课堂如何运用互联技术培养学生的科学关键能力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一、凭借互联技术,增强知识的宽度与厚度

移动互联技术具有丰富、强大的服务功能,在便捷性和高效性方面更为显著。支撑移动教学的服务平台,可以将分散的信息重新整合起来,以便师生访问与使用。将优秀的资源汇总整合,资源的汇总与及时推送,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探索性。

小学科学学科涉及的领域比较广,尤其是地球与宇宙领域的问题,孩子们比较感兴趣,但学生对一些热点问题知晓率不高,比如太阳系、银河系、星云、百慕大三角、空间站、航天器等,对于学生的困惑点,利用互联技术,随时点击与展示相关资料,再搜索相关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使学生及时获得清晰的认知与体验。

有时候,课堂上老师预设的内容以及老师的知识面无法应对中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课堂中有了互联技术,师生可以随时查询各种知识,掌握知识储备的主动权。

二、凭借互联技术,丰富互动的平台与形式

在教学场景中,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互动是存在一定的时差和障碍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正逐步介入教育教学中,运用也越来越普及。教学中,教师可以对选择题、客观题进行及时统计和反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了如指掌,即时调控和调整。教学中可以在学生探究某个问题时,及时拍照、记录、共享、补充;可以就某个疑惑点进行感知学习,更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

在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连续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等实验时,实验的观察与数据记录占据了课堂的大量时间,汇报交流环节往往匆忙仓促。科学数据的交流,对获得数据的反思与实验的改进,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的培养非常重要。孩子們在交流、思维碰撞中进行批判质疑,发展理性思维能力。在学生实验完成后,利用平板电脑快速、及时上传自己小组的研究数据,学生很快能找到数据背后蕴藏的共同点,发现自己小组存在的问题,及时找到原因,调整自己小组实验中不科学的地方,使实验方法更加合理与科学。

一些周期比较长的养殖课,比如蚕、凤仙花;一些周期比较长的观察课,比如连续观察一个月的月相、观察一天中太阳与影子的变化规律等,这样的科学课内容,如果采用常规教学方式,让学生记录、画图,花费的时间与精力比较多,学生有畏难情绪,能坚持的不多。采用互联技术,及时拍照,将照片与心得上传到老师提供的专门网站与论坛,学生及时反馈,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成功率大大提高。这样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意识,另一方面学生也掌握了一些养殖技术与观察技巧。

三、凭借互联技术,拓展探究的途径与方式

学生的关注点与喜好不同,可以随学生需要,登录不同学习网站进行个性化的选择和学习。学生寻找资源学习,更加方便快捷,灵活多变。环境与能源问题,因为学生生活环境不同,因而出发点也不一样,有的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减少”,有的学生关注“酸雨蔓延”,有的学生关注“土壤荒漠化”,有的学生关注“淡水资源枯竭与污染”,更多的学生关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很难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这时提供相关网站,让学生自行搜索相关联的知识,使学生在多途径学习中获得更加丰富的学科课程知识。

小学生年龄小,实验时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考虑不周全的方面,教师应起指导作用,但不能代替学生去设计完成实验,更多的舞台应让位给学生。不能小觑学生们的探究能力,要放手让学生去尝试。科学实验中,很多时候都需要小组合作,教师要适时凭借互联技术的优势,巧妙发挥小组合作的功能,及时展现学生探究的过程。课堂上通过视频推送,实时展现小组合作场景。很显然,小组之间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不均衡的,有的小组学生动手能力强,方法新颖、独到;有的小组的方法就不够科学,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取长补短,及时借鉴,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增强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

在互联网时代和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移动互联技术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应用,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现代化模式。但是,在小学科学课堂上运用移动互联技术时,要注意适时、适度,将教学内容和互联技术巧妙地结合,恰当推进教学方案的实施,以促成学生关键能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段耀辉.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 中国新通信,2015(23).

猜你喜欢
关键能力
从关键能力培养看文秘专业教学改革
简约表达:优化作文的关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