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刍议

2018-12-19 11:08夏祖斌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等高线读图教学

夏祖斌

摘要:图形胜过千言万语,其直观效果对于学习的帮助是文字叙述不可替代的。地理学习中更是如此。本文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和自身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地理教学中有效运用地图的方法与途径。在本文的最后部分,还特别探讨了通过“心理地图”的构建,帮助学生实现高效读图,提升地理教学质量的一些尝试与策略。本文对于初中地理教学中利用好地图,提升地理教学中有效用图的层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图运用;突出重点;图文互换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36-0224-02

读图是地理教学中的灵魂,无图不成地理课,上地理课不能无图教学。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是解决地理问题的关键。地理教学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去阐述问题和分析问题,要把地理知识附着到地图上。作为地理教师就应该结合地理教学的特点,指导学生有效运用好地图,特别是要构建“心理地图”,把地理知识和地理规律与图形结合起来,发展学生的地图思维。这既可减负增效,又可充分开发学生的智能。但地理课本中有大量的地图,每幅地图中又有大量的地理信息,如何引导学生有效识记并运用呢?这就涉及如何指导学生有效运用地图进行学习的问题。

1.突出重点地图,分清图中主次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突出重点地图。重点地图是地理中考的重点,地理课应经常运用,重复出现,强化记忆。如七年级上册中的大洲大洋图、经纬网地图、等高线地图、气温曲线图及降水柱状图等;八年级上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及中国地形图,还有一些区域地图,如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各类地图,我国的四大区域地图,及我国京、港澳台等省一级的区域地图等。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分清图中主次。课本中的地图较复杂,内容较完整,但是课程标准并没有要求学生全部记住,所以我们要善于取舍,分清主次,截取图中的重点内容并告知学生。如读我国民族的分布图时,重点要知道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及汉族的分布,以及各民族的分布特点;而不是去具体了解各民族具体分布在哪个省。又如读长江流域水系图时,应从图中重点提炼出发源地,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洞庭湖及鄱阳湖,湘江、赣江和汉江等主要支流,三峡、葛洲坝水库,长江沿岸的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重点城市。

2.注重知识迁移,实现图文互换

通过知识的迁移来读图。学生通过读图就可以大量的获取地理知识,而不必去单独死记硬背一些地理事实材料,把学生从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如学完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后,就可以知道不同的气候类型,以及不同气候的特点,就不必机械记忆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指导学生实现图文互换。这也是地图运用的最高境界。通过地理文字叙述,应该联想到地图,知道地理事物的分布;反之,看见地图,能用地理术语加以叙述、概括。如读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应指导学生从图中提取出以下内容: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作为界线,向西是以畜牧业为主,向东是以种植业、渔业、林业为主。同时学生根据所学的中国自然地理知识,知道畜牧业分布在气候较干旱处,种植业、林业、渔业分布在较湿润处,在脑海中浮现我国农业的分布图。成功实现图文互换。另外要充分利用练习册上的读图题进行大量的练习,这是成功实现图文互换的保证。

3.加强绘图练习,充分利用填充图

指导学生把课本中详图绘成略图。学生通过绘图,加深对地图轮廓的了解,更好理解地理事物位置的分布情况。如绘长江略图时,根据地理课程标准,选择重点地理事物,根据长江干流的形状,上游成字母V,中下游成字母W,上中游的分界点宜昌位于字母V与W的交点处,中下游的分界点在字母W的第2个低谷处,鄱阳湖与洞庭湖分别位于字母W的低谷处,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与长江干流相交于字母W的顶峰即武汉,长江上三峡与葛洲坝水库位于宜昌以西,靠近宜昌,上海位于长江的出海口。再如一笔绘世界,利用各大洲类似的几何图形来画各洲,并定好位置,学生多画几次,就很容易掌握大洲、大洋的分布。

要充分利用地理填充圖。地理填充图是一种空白图,是检阅学生能否有效运用地图的重要途径。在填充图的过程中,学生应充分读图、记图、析图,然后默填,而不是机械的抄图。不然效果不佳,又浪费填充图。因此,通过填充图的练习,学生的识图、用图、读图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填充图不仅有助于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的地理知识,还能直观地强化地名与位置记忆,帮助学生熟悉空间分布,从而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能力向运用转化。

4.构建心理地图,实现高效读图

构建学生的“心理地图”。心理地图也就是地图表象,是各类地图在头脑中的保持和再现。学生常常会忽视使用地理图表,只对教材上的文字感兴趣。但是,中考地理中地理图和表都很重要,无图、表不成题。为此,要引导学生在学会地图的基础上识记地理表格。由于地图较为直观,学生通过地图识记表格有助于化抽象为形象。要通过填图、绘图练习,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心理地图”。这种“心理地图”一旦构建起来,就可以把地理事物、地理规律与相应的地理位置联系起来,就可以整合地理知识,构建地理知识体系,实现高效读图的目标。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实现高效读图,主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4.1 注重地图思维。

通过学生综合分析、判断、比较等逻辑思维能力来读图,形成地图思维,可达事半功倍的效果,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地图,机械记图。应教会学生对地图进行综合分析来记住某些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别是人文地理中的地理事物分布,一定要针对自然地理进行综合分析后,再记图。如,我国农业的空间分布,应针对每一种农业所需的自然条件的不同来分析他们的分布,西部气候干旱,主要发展畜牧业,而东部气候较湿润,主要发展种植业、林业、渔业。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地势较平坦的平原上,地势较高的山地、丘陵则发展林业。

4.2 结合生活实践来读图。

结合生活实践来读图,从学生的需要来读图,学生乐于读图,读图的有效性则成倍增加。如果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就会对读图失去兴趣。如学习等高线地图时,利用山体模型来绘制等高线地图,学生用橡皮泥捏成山顶、山谷、山脊、鞍部、陡崖等,然后制作等高线地图。另外,把学生带到野外进行辨认,对照等高线地图进行学习,并分析等高线地图,山谷集水成河,山脊是分水岭,山路沿着等高线开。这样学生很容易就读懂等高线地图,而不必去背等高线往海拔高处凸就是山谷,往低处凸是山脊等。

4.3 设置具体情境来读图。

设置具体情境来读图。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来读图,就等于活学活用地图,学生置身于具体情境中感觉真实可信,从而拉近学生与地图的距离,更好实现心理地图的形成。如学习我国的铁路图分布时,我设置学生去西部旅游,去北方旅游的情境,学生可自由选择不同的铁路线,或选择多条路线前往旅游。实践证明,这样学生很容易就记住我国的铁路图。再如学习大洲、大洋时,我设置同学们乘雪龙号去南极考察的情境,需要经过的大洲、大洋,从而知道大洲、大洋的分布。

4.4 课堂精准板图。

教师上地理课时,多进行板图,而且要精心准确板图。教师做好板图,对学生起示范作用,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我在上中国地理时,每一节课都要画一幅中国地图,然后用板图讲解地理知识,把大量的地理知识附着在中国地图上,对学生记忆地理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就此创建高效的地理课堂。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不能脱离地图教学,不能让学生干巴巴地背地理知识点。对地图教学应指导学生有效运用好地图,形成有效的地图思维。这样,学生就能用地图学习地理,对整本书的地理知识能用几幅图来概括、梳理、整合清楚。对读图要采取形象直观记忆和逻辑思维记图相结合,做到胸中有图,读地理知识时可以达到随时调出“心理地图”,成功实现图文互换。运用好地图是创建地理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只有用好地图,才能成功实现地理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6.

[2] 贺尧.心理地图——初中地理教学的阳光[J].教育教学论坛,2010(04):187-188.

[3] 吴鹏.初中地理地图教学法的拓展应用[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04):287.

[4] 郑伯福.妙用地图,提升初中生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10):240-241.

猜你喜欢
等高线读图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地形图的阅读
一种基于Fréchet距离的断裂等高线内插算法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读图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专题测试
读图
读图
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