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呼吸时相对自主呼吸患者锁骨下静脉/胸膜间距的影响

2018-12-20 06:32严柯黄欣李磊俞盛辉施梦梦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深吸气气胸锁骨

严柯,黄欣,李磊,俞盛辉,施梦梦

锁骨下静脉(SCV)是常用的中心静脉穿刺入路之一。与颈内静脉、股静脉相比,SCV距离胸膜较近,故行SCV穿刺置管时存在更高的气胸风险[1-2]。尽管超声在 SCV穿刺中的应用日益广泛,SCV与胸膜间距仍是操作者十分关注的一个风险因素。研究表明深呼吸可影响SCV与胸膜的距离,呼气相时肺容量减少,肺组织回缩可使肺尖往足侧移动,吸气相时则相反[1]。但是,此种程度的肺尖移动是否能够增加SCV与胸膜的距离从而降低SCV穿刺时气胸的发生率,目前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以自主呼吸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超声测量SCV与胸膜距离的方法,观察深呼吸时相对SCV与胸膜距离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2018年1—2月择期手术患者30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20~40岁,平均(37.5±8.6)岁;平均身高(166.7±8.9)cm;ASAI或 II级,体质量指数(BM I)< 30 kg/m2。排除标准:言语沟通不畅、无法配合屏气、气胸和肺大疱、阻塞性肺疾病、胸部手术或外伤史及近期SCV穿刺置管史者。本研究获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头部保持中立,两侧肩胛骨下方垫薄枕,双上肢自然伸直,将高频线阵超声探头(索诺声公司,美国)于血管短轴方向垂直皮肤置于右侧锁骨中点下方,于自然呼吸状态下获取清晰的超声图像(包括锁骨下动脉、静脉、胸膜、肺及锁骨)。随后,嘱患者先后做深呼气(E组)和深吸气(I组)并屏气10 s,采集两个时相的超声图像,先后顺序随机进行。所有超声图像采集由同一位医师操作进行,图像采集过程中保持探头固定于同一位置,采用索诺声超声内置软件测量并记录SCV与胸膜的垂直距离(Dscv-pleura)以及 SCV的CSA,定义CSA和Dscv-pleura改变>15%为有临床意义[3-4]。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I组 Dscv-pleura高于 E组(P<0.05),但增加幅度为8.6%,无临床意义;I组SCV的CSA低于E组(P<0.05),减小幅度为23.9%,有临床意义。见表1。

3 讨论

内静脉、股静脉和SCV是临床上常用的中心静脉穿刺入路。与另二者相比,SCV入路具备一定的优势,如感染率低,舒适性好及易护理等,故更常用于需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重症患者[1-2]。研究表明,较大的静脉CSA有利于提高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4-5]。本研究显示深吸气时,SCV的CSA减小;深呼气时,CSA则增加。其生理机制为,自主呼吸患者吸气相时胸内压降低,静脉回流增加,SCV管腔扩张导致CSA减小,呼气相时则相反[6]。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仅对比深呼气和深吸气状态下的CSA,平静呼吸时的CSA变化不在观察范围内。

研究表明,SCV在解剖位置上毗邻肺尖故而气胸发生率更高[2,7]。即使在超声实时引导下行SCV穿刺,Dscv-pleura仍是操作者应该关注的一个风险因素。本研究发现深呼气相比深吸气,SCV与胸膜的间距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先前报道认为深呼气引起肺容量减少,促使肺尖往足端移动的推论不一致[1]。推测其可能原因是:(1)肺容量改变引起的肺尖幅度较小,甚至不足以影响胸膜与SCV间距的改变;(2)深呼气同时造成SCV的CSA增加,扩张的SCV管壁往胸膜侧移动从而使两者间距减小。因此,深呼气给SCV穿刺置管带来了两方面影响:一方面,增加SCV的CSA有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另一方面,胸膜与SCV间距减小,气胸风险上升。两方面的利弊需操作者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加以权衡。另外,由于本研究未进行SCV穿刺置管实践,因此无法评估呼吸时相对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这是本研究的主要不足之处。综上所述,对于自主呼吸患者,深呼气显著增加SCV的CSA,但对锁骨下静脉与胸膜间距的影响无临床意义。

表1 不同时相Dscv-pleura、CSA比较

猜你喜欢
深吸气气胸锁骨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十月备忘录
出现气胸后,患者及其家属如何处理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健肺益寿操提高肺活量
呵护锁骨皮肤
颈、腰、膝疾病的自我运动疗法
不掉到锁骨都不敢说是“矩形耳环
锁骨中段骨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