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不缝合皮下脂肪组织的效果研究

2018-12-27 01:35吴慧琴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23期
关键词:皮下脂肪液化腹部

吴慧琴

剖宫产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辅助分娩手段,是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手段,是挽救产妇和胎儿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1]。虽然通过剖宫产术能够帮助产妇顺利完成分娩,但产妇术后存在较高的切口感染风险[2]。产科临床一直以来都在致力于研究如何降低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有效方法,但收效甚微。剖宫产术不缝合皮下脂肪组织,能够保护皮下脂肪组织血管免遭破坏,且能够促使其恢复到解剖位置,因此,采取该方法对剖宫产术切口进行处理,利于切口自然愈合,对于有效降低切口感染发生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笔者就对这一课题实施了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2017年6月—2018年7月在我院产科行剖宫产术进行分娩的产妇中选择1 000例实施研究,分组办法使用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共分两组,即观察组(例数=500)和对照组(例数=500)。观察组500例产妇,年龄20~34岁,平均年龄(28.2±4.5)岁;包含初产妇323例,经产妇177例;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40.2±0.5)周;体质量45~76 kg,平均体质量(62.3±10.5)kg。对照组500例产妇,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7.6±3.9)岁;包含初产妇310例,经产妇190例;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40.4±0.6)周;体质量46~75 kg,平均体质量(61.8±10.9)kg。不同组别之间研究对象的社会学资料和病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对照研究。参与该研究的1 000例产妇及其家属全部阅读并签署了入组同意书,且本次研究是在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的条件下进行。

表1 两组产妇的各项手术指标比较

1.2 治疗方法

两组产妇均常规行剖宫产术进行分娩,对照组产妇手术完毕后常规缝合皮下脂肪组织,观察组产妇不缝合皮下脂肪组织,使脂肪层自然对合[3],术后予沙袋压迫腹部切口6小时。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产妇产后的切口愈合情况,分为甲级愈合:术后切口愈合优良,表面整齐,无不良反应;乙级愈合:术后切口愈合部位出现轻微炎症反应,如红肿、硬结等,但无化脓;丙级愈合:术后切口需做引流。(2)产妇各项手术指标情况观察,主要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其中的术后疼痛程度以VAS评分进行评估。(3)产妇术后切口不良愈合情况统计,以皮下血肿,切口感染,脂肪液化发生率为评估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使用SPSS 17.0软件,分别以(均数±标准差)和(%)的表示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分别使用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的腹部切口愈合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妇腹部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2.4%(462/500),切口乙级愈合率为4.0%(20/500),切口丙级愈合率为3.6%(18/500);对照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76.2%(381/500),切口乙级愈合率为15.2%(76/500),切口丙级愈合率为8.6%(43/500)。其中观察组腹部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703,P<0.05)。

2.2 两组产妇的各项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产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产妇的腹部切口不良愈合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妇术后切口感染1例;对照组产妇术后皮下血肿4例、切口感染6例、脂肪液化4例。观察组产妇术后皮下血肿、切口感染和脂肪液化的发生率为0.2%(1/500),低于对照组产妇的2.8%(1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463,P<0.05)。

3 讨论

当前,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升高,使得产妇及其家属对剖宫产手术的要求越来越高[4],不仅希望剖宫产术能够帮助产妇顺利完成分娩,同时也希望术后能够没有任何并发症,使产妇得到快速的康复[5]。但是剖宫产术作为一种手术方式,尽管产科临床已经尽最大努力提高其实施效果,但难以避免的是术后仍存在诸多并发症,针对于腹部切口愈合情况,以切口脂肪液化、感染的发生率为最高[6]。产妇在剖宫产术后一旦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感染,则会导致其切口愈合延迟[7],增加产妇痛苦,不利于产妇的产后康复[8]。因此,临床一直以来都在探索更好的解决方法来应对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感染的问题[9],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剖宫产术后不缝合皮下脂肪组织,同时术后予沙袋压迫腹部切口6小时,能够很好的减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感染的发生[10]。这主要是由于不缝合皮下脂肪组织,能够使皮下脂肪组织血管免遭破坏,有效的保护了切口周围的血供,利于切口愈合[11];同时自然对合皮下脂肪组织,能够使其恢复到解剖位置,促进切口自然愈合,减少肉芽组织的形成[12]。

综上所述,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不缝合皮下脂肪组织处理方式,能够促进产妇切口愈合,改善产妇各项手术指标,减少皮下血肿、切口感染和脂肪液化的发生率,利于产妇术后康复。

猜你喜欢
皮下脂肪液化腹部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基于HYSYS软件的天然气液化和调压工艺模拟
液化天然气槽车装卸一体化系统
对皮下脂肪层较厚产妇不缝合剖宫产腹部横切口皮下脂肪层的效果
复杂液化地基处理的工程应用分析
基于PACS探讨皮下脂肪含量与脂肪肝的相关性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阳光帮你减减肥
面部液化随意改变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