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支持性区域游戏环境创设与组织的研究与思考

2018-12-27 01:05南京市百家湖幼儿园
早期教育 2018年12期
关键词:支持性创设区域

南京市百家湖幼儿园 李 敏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学习是主体主动活动的过程,儿童是通过自行操作去建构知识的。”要支持幼儿活动的需要,就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能自由操作、转换、组合的活动材料,创设适应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区域与环境,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和自由活动的时间。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我们对支持性区域游戏环境有这样的理解与认识:一是指物理环境,即活动的空间、时间及玩具材料等支持幼儿的发展;二是指心理环境,即活动中平等的、互动的、和谐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等支持幼儿的发展。

一、我园在创设游戏环境的具体体现

1.顺应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具有情景性的支持性环境。如小班,整体格调以纱为主,重在营造温馨、宽松、有真实情感的氛围,更贴近小班幼儿具体直观的思维特点。

2.顺应幼儿的个体差异,创设具有层次性的支持性环境。如中班的美工区,有制作蛋糕、汽车等,每种材料中都注重不同层次、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求,从而提供不同的材料。

3.顺应幼儿的操作规律,创设具有整合性的支持性环境。如大班的超市,渗透整合各领域的内容,有语言讲解、数字卷的使用等,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

4.顺应幼儿的阶段目标,创设具有挑战性的支持性环境。如大班的益智区,各种棋类的投放,先两人再三人直至四人共同游戏。棋的规则也由易到难。

二、创设思路

(一)实践探索——游戏主要来源

“以主题为引领,以课题为抓手”是我园在实践探索中的主要理念。

结合课题:我园的市级规划课题“交通文化课程园本化的实践与研究”、区级规划课题“具有交通文化特点的创造性游戏的实践与研究”,是在拓展现有课程的基础上,打造我园的交通特色游戏。因此,每个班都有结合幼儿园课题的交通特色区域内容。如大三班以桥为主线的建构王国,大一班以车为主线的红旗4S店,中一班以交通工具为主线的超市。教师结合课题,思考填写“交通特色游戏计划表”。

游戏主题:(结合课题)设计意图:内容设置:(体现交通特色)场地划分(图):游戏名称 创设方法 环境创设 材料投放

结合主题:将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有效整合,让幼儿更好地习得经验。我们是这样做的:区域活动引入主题,可以是主题活动中的内容,也可以是主题活动的延伸,还可以是主题活动的生成。教师在每个主题开展前,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制订“主题游戏计划表”。

班级区域名称:(如益智区)游戏目标:(知识、技能、情感)环境创设:(最初创设的图文说明,调整后的文字说明)具体内容:(如棋类游戏,种类、数量等)材料提供:(图示)1.主题材料:(主题里已有的材料)2.自制材料:(自己制作的与主题或课题相关的材料)教师指导:(如策略、重点等)教 师 主题名称

(二)创设的原则(包含内容设置、材料投放、环境创设、组织指导等)

主体性原则。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所有的环境与材料都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游戏的兴趣与需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并积极帮助幼儿实现游戏的想法和愿望。如大班4S店游戏就来源于幼儿的兴趣。有些幼儿随家长去过4S店,对4S店的工作内容有探索的愿望,教师就组织幼儿商讨,提供相应的材料,开设了4S店游戏。

层次性原则。皮亚杰曾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环境与材料具有鲜明的层次特点与差异性,能让不同的幼儿获得符合“最近发展区”的经验。开放式的环境和材料体现了多层次性和多功能性,从而引发不同水平幼儿的兴趣。教师在材料投放时比较关注材料的多样性、层次性。1.尊重幼儿游戏活动的年龄特点。如同样是关于车子主题,小班提供的材料可能更多的是成品玩具车,中班是自制汽车的材料,而大班是制作汽车的部件,制作的材料更丰富一些,半成品更多一些。2.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特点。同样是中班制作汽车的材料,能力稍弱的幼儿用教师提供好的半成品进行简单粘贴,能力强的幼儿则是自己设计、制作。

整合性原则。1.注重多领域经验的指向性。环境与材料要具有平衡性,能兼顾幼儿各领域的基本经验和当前发展的需要。如大班的“海鲜酒楼”,幼儿在买卖过程中进行数的简单运算,幼儿的语言、数学等领域的内容得到整合与发展。2.注重区域之间的互动与联系。我们将区域材料进行整合,增强了区域游戏之间的关联性与互动性,整合幼儿获得的相关主题经验,避免出现区域之间孤立的现象。如中班蛋糕店,蛋糕店自制的蛋糕可以送到超市去卖,可以通过外卖平台销售,服务一条龙,增强了区域间的互动与幼儿的社会交往。

动态性原则。1.跟进性。环境与材料具有可动态变换的空间,能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适时地增删与调整。根据主题的产生、发展进程及时进行更新、调整。2.交替性。当一个主题接近尾声,新的主题即将开始时,不是换掉原有的环境,而是保留一部分有价值的环境和内容,这样有利于幼儿在已有的经验与新经验之间建立联系,有助于实现幼儿能力发展轨迹之间的连接。

开放性原则。教师对于投放材料以及幼儿的探索、游戏活动及其结果往往有自己的计划和期望。但是,幼儿对于玩具和游戏材料的探索和发现可能不同于成人的计划和期望。教师应当欣赏和接纳幼儿的想法和做法,不拘泥于既定的计划。开放性并不排斥和否定教师指导的计划性。但是,教师指导的计划性必须以幼儿游戏的兴趣和需要的观察为合理性基础,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在观察和了解的基础上,考虑下一步应当做什么和怎么做。

三、建构的历程

对支持性区域游戏环境的创设我们经历了从筹备与调查——探索与建构——发展与延伸的过程。捕获幼儿的问题,引领他们去思考、猜想,生成游戏探究主题,拓展幼儿游戏空间;让幼儿把心里的疑问或设想充分表达,集体交流,达成共识,成为下一步探究的开始;通过自己的行动,寻求问题的答案,多途径进行筹备工作,建构自己的游戏;以游戏的形式展示探究历程,一边实践一边发现新问题,一边丰富游戏情境。

四、我们的体会及收获

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有目的地看,捕捉有价值的、可以推进幼儿发展的信息。读懂幼儿的行为,善于分析幼儿在游戏中的现象,善于捕捉教育的契机,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及时跟进,对幼儿的各种需求和行为,给予适时、适度的支持,鼓励幼儿尝试、探索,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支持性创设区域
分割区域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幼儿游戏中实现深度学习的支持性策略研究
小学1~6年级师生关系特点实践研究
提高材料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支持性
区域发展篇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在就业中的支持性研究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