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外固定支架固定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2019-01-03 08:33王立丽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腓骨优良率支架

王立丽

(盘锦市中心医院 , 辽宁 盘锦 124010 )

胫腓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小腿骨折。胫腓骨骨干骨折在全身骨折中最为常见。并且患者多为10岁以下儿童[1]。其中以胫骨干单骨折最多,胫腓骨干双骨折次之,腓骨干单骨折最少。在其临床治疗上,如何固定胫腓骨骨折患者的复位以及稳定在临床上有着不同的意见[2]。目前,我国常用的一种治疗方式为石膏和经皮穿针对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闭合性复位、骨折切开复位以及外固定架固定。虽然采用骨外固定支架能够更好的稳固患者的骨折部位,但同时,患者的护理工作就更加重要[3]。只有做好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术后护理工作,才能够完全发挥骨外固定支架固定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针对于此,本文通过对我院74例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从我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之间接收的骨折患者中挑选出胫腓骨骨折患者,共7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在研究前,医护人员需要提前取得患者及患者家人的同意,患者必须提前知情,自愿参加本次的临床研究,并签订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且研究对象不患有其他的一些重大疾病,防止对研究的结果产生影响。选择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后,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的37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0例,女性患者有17例,患者年龄在7-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5±7.6)岁;观察组的37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4例,女性患者有13例,年龄在6-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8.4)岁。这74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中,车祸骨折43例,砸伤24例,其他原因有7例。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较性。

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护理。(1)心理护理。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前,由于患者多为儿童,并且由于突然受伤,患者往往不能第一时间做好心理准备,在创伤发生后下肢活动能力丧失,容易出现惊恐、焦虑等消极情绪。加上胫腓骨骨折带来的剧烈疼痛,多数患者出现暴躁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4]。针对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需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积极给予安慰和鼓励。鼓励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并做好宣教工作,使其明确手术必要性,了解骨外固定支架固定的优势。提高患者对于手术治疗的信心[5]。(2)术前护理。护理人员要患者进行手术之前,要及时做好备血、备皮工作。定时对患者的骨折远端肢体进行血液循环观察,掌握患肢皮肤颜色和温度的变化。(3)术后护理。在患者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要定时清理病房,保持病房环境空气清新,并且协助患者保持平卧位,将患肢放置在软枕上,软枕高于心脏水平,从而减轻患者的肢体肿胀情况。对患者手术后肢体血液循环情况进行观察,对于患者出现小腿筋膜间隔综合征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在患者进行手术术后1天的时间内,严密观察患者的手术创口情况,在对患者进行辅料更换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创口出现2次感染[6]。同时,对针道进行及时的消毒,每天2次。及时观察螺母和外固定针有无断裂和松动,避免过度受压或牵拉导致骨外固定支架松动。(4)生活护理。护理人员要引导患者多进食清淡食物,多喝水,保证患者能够摄入充足的营养。定时对患者进行皮肤清洁工作,避免患者出现褥疮。在患者手术进行2周后,引导患者积极进行康复训练,通过引导患者进行下肢肌肉舒缩运动,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7]。

3 评价指标:通过医师每天查房的机会,观察2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同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分析2组患者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将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分为3个等级,优:患者手术创口愈合,无并发症,关节功能正常。良:患者手术创口愈合,出现轻微并发症,关节功能改善。差: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

5 结果:2组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优秀率为34%,良好率为61%,患者关节恢复优良率高达95%。对照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优秀率为19%,良好率为53%,患者关节恢复优良率为72%。观察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2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我们发现,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非常满意为41%,满意为56%,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高达97%。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非常满意为21%,满意为44%,对于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程度为65%。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2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胫腓骨骨折作为一种常见的四肢骨折类型,其患者骨折原因大多为为高能量损伤或者高速损伤。并且患者在出现胫腓骨骨折的同时,往往还伴随着软组织严重损伤和缺损。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护理中,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临床护理的难度。胫腓骨骨折患者一般通过骨外固定支架来固定患者的骨折肢体,这种骨外固定支架能够有效地提高固定稳定性,避免患者骨折移位情况的发生,并且在治疗后期,骨外固定支架更有利于患者尽早进行功能锻炼,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加速患者骨折部位的愈合[8]。但在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期间,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并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因此,系统护理开始被广泛应用于骨外固定支架固定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针对于此,本文通过对我院74例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研究,发现,对骨外固定支架固定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加以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关节功能优良率,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出现几率,促进患者更快的康复,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腓骨优良率支架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MRI诊断鞘内型腓骨肌腱半脱位的价值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崴脚千万莫忽视
壮骨汤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对胫腓骨干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的影响
腓骨肌腱损伤诊疗进展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煤矿回采工作面支架倾倒的分析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