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作用

2019-01-03 08:33张芳芳张园园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脚踝护理人员骨折

张芳芳 张园园

(辽宁省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 , 辽宁 大连 116000 )

跟骨骨折是一种跗骨骨折中的常见骨折,它在跗骨骨折中占较大比重,达60%多。跟骨骨折产生多由于患者从某处较高的地方跌落,造成跟骨关节的损伤,形成跟骨骨折。跟骨骨折主要表现为:患者足跟常出现肿胀、足跟部不能着地、足跟部产生剧烈疼痛等,且患者还伴有头部、腹部、颈椎的疼痛。严重的跟骨骨折会造成患者跟骨关节错位,造成患者走路困难的问题,跟骨骨折的潜伏病症较多,治疗不当也容易留下后遗症。目前治疗跟骨骨折主要有2种方法,一种是手术治疗,另一种是非手术治疗[1]。本文主要探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作用,为临床医学提供一个依据。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6年4月-2017年9月的84例跟骨骨折患者纳入研究中,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2例。观察组男患者22例,女患者20例,平均年龄(33.42±2.18)岁;对照组男患者20例,女患者22例,平均年龄(33.24±2.27)岁。所有患者皆伴有跟骨骨折症状的表现,此次研究方法及分组经由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2组的基线资料测试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强。

2 方法:对照组采用术后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帮助跟骨骨折患者进行体位护理。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把跟骨骨折患者送回病房时,为患者调好病床的高低,抬高患者的脚踝。在抬高患者脚踝时,护理人员应仔细、小心,避免损伤患者的脚关节,导致病情恶化;另外相关负责医生要用石膏为患者固定好的脚踝关节,避免关节错位[2]。(2)加强跟骨骨折患者自身的运动锻炼。为患者讲解跟骨骨折锻炼的方法、目的、意义,提高跟骨骨折患者对运动锻炼的重视度;术后,患者得到一定的恢复后,指导患者活动脚踝,对脚踝进行伸展运动以及对股四头肌、跗骨、拓骨等部分进行适当锻炼,保持血液循环;术后1周,鼓励患者进行脚趾、踝关节的活动,活跃脚趾和踝关节;术后2-3周,医生为患者解开石膏并指导患者进行各个膝关节的锻炼,让患者活动脚踝关节,主动屈伸和被动屈伸交叉做;术后1个月,鼓励患者下地,让患者试着慢慢走;术后3-4个月,根据患者骨折的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负重运动,若此时患者无法忍受负重运动的疼痛,应立即终止;术后半年,患者自己要进行负重训练,根据自身情况来进行锻炼[3]。(3)帮助跟骨骨折患者进行疼痛护理。患者进行手术后,伤口若感到非常疼痛,此时护理人员应该给患者服用一些止痛药,如:独一味胶囊、三七片、活血止痛胶囊等药物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另外护理人员还可以讲一些有趣的故事或者让患者看电视,让患者注意力集中到这些事情上,以减轻患者的疼痛。(4)帮助跟骨骨折患者进行相关并发症的护理。跟骨骨折患者在手术后,经常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在进行术后康复护理时医生和护理人员要特别注意,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康复护理。如: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饮食,既要吃一些肉类,富含钙类的食物帮助患者骨头的愈合;又要防止肉类食物吃太多,造成营养过剩,导致患者的血糖升高[4]。只有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康复护理,才能使患者的病情得到尽快好转。(5)对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具有很大的影响。拥有一个好的心态,有助于病情的恢复。护理人员积极与跟骨患者交流沟通,倾听患者的心声,了解患者内心的痛苦,适当开导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3 观察指标:依据跟骨骨折护理的评判标准,分为有效、显效、无效,有效:跟骨骨折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显效:跟骨骨折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症状得到一定缓解;无效:跟骨骨折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病情进一步加重。护理总有效率=(有效+显效)/例数×100%。患者跟骨交叉角(Cissane角)和跟骨结节关节角(Bohler角)评定的标准:Cissane角正常范围为120°-145°,Bohler角正常范围为25°-40°。患者Cissane角和Bohler角越靠近正常范围说明恢复效果越好。

4 统计学方法:研究数据均纳入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x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检验标准P<0.05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5.1 2组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有效35例,显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62%;对照组有效24例,显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71,2组比较结果(x2=9.283,p=0.002),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的总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5.2 2组患者护理后的Cissane角和Bohler角的变化情况比较:对照组Cissane角:护理前148.22°±31.55°、护理后123.54°±16.35°,Bohler角:护理前19.35°±5.14°、护理后28.12°±6.39°;观察组Cissane角:护理前148.18°±32.04°、护理后112.87°±15.16°,Bohler角:护理前19.46°±5.12°、护理后33.54°±7.18°,2组护理后的比较结果:Cissane角(t=3.101,p=0.003),Bohler角(t=3.655,p=0.001)。结果显示,护理后2组Cissane角减小,Bohler角增大,且观察组的Cissane角和Bohler角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跟骨骨折是一种很容易发生的骨折,患者不小心从高处跌落或者不小心从楼梯滑倒都容易产生跟骨骨折。跟骨对于人来说十分重要,跟骨骨折严重的话,很可能会影响以后的走路。腿是人类出行必不可少的身体部位,若腿不方便,出行就会十分困难。患者在做完跟骨骨折的手术后,早期的康复护理对患者十分重要,一个优质的护理对于患者病情的好转影响很大,护理不当很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跟骨错位,造成畸形愈合;缺乏适当的运动锻炼,患者将会出现皮肤坏死或僵化的情形,给患者造成严重影响[5]。

早期康复护理非常适用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的跟骨骨折患者。对跟骨骨折患者采取早期的康复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的足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早期康复护理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早期康复护理主张对跟骨骨折患者的进行体位护理、疼痛护理、运动锻炼、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等多方面的干预,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6]。体位护理主要是指护理人员在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各个体位的拉伸,防止关节僵化、血液不畅;疼痛护理主要是指护理人员用一些止痛药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或者讲一些事情分散患者注意力,达到减轻患者疼痛的目的;运动锻炼指的是术后护理人员指导或鼓励患者进行足跟部位的锻炼以及进行一些负重锻炼,帮助跟骨骨折患者尽快恢复;并发症护理指的是医生及护理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对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是指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心理,开导患者,让患者树立信心[7]。研究显示,早期康复护理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远远超过一般的常规护理,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的跟骨骨折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跟骨骨折患者的足功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

综上所述,对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的跟骨骨折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跟骨骨折患者病情的改善效果显著,早期康复护理的体位护理干预、疼痛护理干预、运动锻炼干预、并发症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等内容,能有效改善跟骨骨折患者的足功能,帮助患者Cissane角和Bohler角恢复正常,进而使患者恢复健康。

猜你喜欢
脚踝护理人员骨折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老人怎么练脚踝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老人多做脚踝操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