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议政质量的路径研究

2019-01-07 08:55冉泽炳
重庆行政 2019年6期
关键词:议政参政议政人民政协

冉泽炳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制度渠道和政党协商的重要形式,在参政议政、尽职履责中需要与时俱进,提升政治协商的质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发挥独特作用。为此,就要不断探索提升新时代人民政协参政议政质量的方式方法,科学把握,精准施策。

一、用科学选题找准问题

人民政协要开展高质量的协商议政,必然离不开高质量的议题,其首要任务就是要科学选题,找准问题。选题质量是确保人民政协参政议政质量的第一道关口,切实提高选题方向的准确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是衡量政协选题是否具有高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人民政协协商议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体现。因而,科学选题的首要工作就要把握好“三性”,即:政治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切实把政治性和理论性相统一,深化对新时代人民政协理论的认识和把握,创新人民政协参政议政的方式方法。密切联系群众,注重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发现问题,回应群众关切,履行好参政议政的职能职责。这样才能找到问题,精准把脉,从而为科学选题奠定基础。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工作实践为切入点,以问题为导向,拓宽选题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六十五周年大会上强调,“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通过各种方式、在各个层级、各个方面同群众进行协商”[1]。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点,而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大量工作主要发生在基层,因此从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在基层群众中展开协商民主是人民政协的重要工作领域,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要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在坚持重点从人民群众中开展协商的同时,要充分利用人民政协联系广泛的政治优势,从多渠道中科学选题。特别要强化与党政部门的联系沟通,注重从党委和政府重点推进的工作和矛盾比较集中的领域中选题,建言献策。对当前来说,精准扶贫进入攻坚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之年,乡村振兴战略正稳步推进,这些工作正是各级党政部门的工作重心,有些还是工作难点,甚至是矛盾多发易发的重点工作。而这些领域与人民群众的利益联系密切,注重从中选择协商议题,不仅可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而且还有助于党政部门解决问题、推进工作,是一举多得之举。这体现着协商议政科学选题的巨大价值和制度优势。

二、用调查研究吃透问题

调查研究是开展工作的有效方式方法,是人民政协高效率履职尽责的法宝,它贯穿于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的全过程。新时代对人民政协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要展现人民政协的新风貌,就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指示精神,把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作为人民政协落实工作部署的中心环节。提高认识,把调研作为工作的重要一环来抓,坚持工作调研在先,在人民政协内部形成浓厚的调查研究之风,紧跟党委政府的工作步伐,加强联系沟通,密切关注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坚持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部署推进到哪里,人民政协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做好党和政府的助手,使大量的一线调研成为人民政协提升协商议政质量的抓手,促进人民政协参政议政提质增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人民政协只有“继承优良传统,把握时代要求,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3],才能提升协商议政的能力,进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调查研究作为人民政协开展工作的有效方式,在提升参政议政质量的过程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应当成为人民政协组织自觉的行动和共同的遵循,使调查研究成为提高参政质量的突破口。

坚持把调查和研究相结合。人民政协协商议政职能和作用的发挥具有特殊性,它是参政议政的国家机关,不是靠强制力推行建议,而是靠其建议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可靠性取得党和人民的认可,进而通过合法程序落实为行动。从这个角度而言,人民政协要加大对调查的研究力度,提高研究水准,多产出高水准的精品力作非常关键。要掌握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调研的方法千差万别,要根据调研的目的、对象及综合目标准确应用研究方法。坚持政治标准,从政治的要求把握和研究问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坚持人民立场,全面分析问题、研究调查资料,对调查的材料仔细深入的分析、梳理和综合,站在全局的高度看待问题、研判问题。对调查材料进行系统的甄别,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力求精细、准确,透过调查的现象看到研究的本质。注重研究论证,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论证。人民政协本身具有雄厚的人才资源,要利用政协组织联系广泛的优势,广泛汇集各方面的专业人才,集中智力优势,展开充分论证,不断分析研究,在此过程中广泛听取各方不同意见和建议,创造条件形成思想观点的合理争鸣,使协商议政的建议具有高水平的政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达到调查研究的根本目标。

三、用精準落实解决问题

协商议政的建议只有转化为实际的行动,才能充分体现人民政协参政议政的巨大价值。力求精准落实的过程中,要保证建言献策的真实性。要坚持说真话、真研究、讲实情,才能见实招、见实效,切中要害,看到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精准落实、解决问题是人民政协开展协商议政的根本目标和追求,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真言、献实策。政治协商能否发挥实效,重在落实,关键在实效。在精准落实协商成果的程序上,建立“精准落实”的机制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为此,全国各地政协组织结合地方实际探索出了显著的成效,有效解决了协商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政协搭台、部门落实、党政督办”就是一种良好的机制。协商的目的是推动问题的最终解决,对协商议政的建议和调查研究成果要及时报送相关党委和政府,转化为党政部门的工作部署,由相关职能部门督查落实。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组织的另一项重要职责,对协商成果要进行跟踪反馈。及时跟进相关意见建议的落实情况和执行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向相关部门提出意见,监督协商成果的落实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协委员要“懂政协、会政协、善议政,做到建言建在需要时、议政议到点子上、监督监在关键处”[4]。只有这样才能落实协商议政的成果。

猜你喜欢
议政参政议政人民政协
街道议政会:基层创新续接民意
民主议政会职工说了算
发挥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
关于大数据时代民主党派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的思考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精英模式研究
论人民政协的决策参与
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问题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