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高校“体育与健康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9-01-10 03:42沈浩博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辽宁省课程体系体育教师

沈浩博

(辽宁职业学院,辽宁铁岭 112099)

1. 影响因素总结与归类

1.1 影响因素总结

通过对专家的问卷调查得出了15个辽宁省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影响因素,具体的调查统计情况见表1。

表1 辽宁省高校体育与健康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影响因素

1.2 影响因素归类

通过对辽宁省高校“体育与健康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将影响因素归纳为:教学观念;教学条件;教学行为等三个类别。具体的归纳情况如表2所示。

2. 影响因素分析

2.1 教学观念因素的影响分析

教学观念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应试教育思想以及“唯成绩论”教学观念两个指标。

应试教育是指单纯以应付升学考试为核心目的的教育形式,它脱离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具有严重的固化、呆板以及陈旧的弊端。应试教育最大的危害在于轻视或忽略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而过于强调对“分数”的追求。

“唯成绩论”教学观念是在应试教育思想的误导下而滋生出的一种具有明显狭隘性、功利性的教学观念。该教学观念无视学生的素质基础与自我发展的需求,片面地强调“分数”的重要性,应试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受此影响,重结果而轻过程、重分数而轻能力的狭隘教学观念在我国教育领域普遍存在。

表2 影响因素归纳情况的调查统计

2.2 教学条件因素的影响分析

教学条件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健康教育缺失、师资素质、教材、5个指标。

2.2.1 教学内容的影响

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赖以开展的必要条件。通过调查发现,现阶段辽宁省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设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三大球、健美操、田径为主体架构的内容体系,被普遍采用,而有关健康教育的内容尚未涉及。这种教学内容设置的局限性、片面性,会直接影响到“体育与健康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

2.2.2 教学评价的影响

辽宁省高校的体育教学评价依旧沿用着传统的“达标测试+体质健康测试+日常表现”的“三段式”模式,依旧凸显出明显的“唯成绩论”的狭隘观念。它无视学生素质基础差异的客观性与自我发展需求的多样性,忽视对学生体育与健康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2.2.3 健康教育缺失的影响

通过调查发现,在辽宁省高校体育教学中,尚未涉及到任何有关健康教育的内容。因此,在“体育与健康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的选用、配置、比例等诸多环节。由此可见,健康教育内容的缺失,会对“体育与健康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产生严重的影响。

2.2.4 师资素质的影响

师资配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整体效果。“体育与健康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

表3 辽宁省高校体育师资健康教育能力的调查统计(N=20)

从表3的结果显示可以看出,辽宁省高校现有的体育师资能力,还无法承担起体育与健康一体化教学的任务,因此,加强对体育师资队伍的体育与健康综合素养的提升,尤其是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就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2.5 教材的影响

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同时也是教学内容的综合体现,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选用适应性的教材是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首要环节。通过对辽宁省高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教材选用情况的调查发现,目前,辽宁省高校由于受教学内容设置的影响,其教材的选用主要包括:三大球、健美操以及田径等方面的内容,且教材的类型主要以自选教材为主。

2.3 教学行为因素的影响分析

教学行为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教师个体的素质能力、学生对健康的理解水平、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的重视程度、教师岗位培训5个指标。

2.3.1 教师个体素质能力的影响

教师是教学两大行为主体之一,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其自身的素质能力会对教学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调查发现,辽宁省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能力基本上能够适应体育教学的需要,但是,由于接触健康教育的机会少之又少,因此,其健康教育的素质能力较为低下,这种专业素质能力的缺失,会对其从事体育与健康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并由此影响到“体育与健康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

2.3.2 学生理解程度的影响

“体育与健康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与发展的目的在于提高广大学生的“健康第一”意识,全面培养其体育与健康综合素质能力,进而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打下坚实基础。学生对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内涵以及重要的社会价值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与认知。这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其“健康第一”思想形成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具体的调查统计情况,见表4。

表4 辽宁省高校学生对于健康教育的理解程度(N=378)

表5 辽宁省高校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调查统计(N=378)

从表4的结果显示可以看出,辽宁省高校学生对于健康教育的整体理解水平低下,造成此种现状的原因在于:学校健康教育缺失,学生接触健康教育的机会少之又少以及学生的关注与重视程度低下。这对于“体育与健康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与发展,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2.3.3 学生功利性学习动机的影响

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高校的体育教学未能充分满足广大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而具有强制性特征的教学评价的长期沿用,致使达标测试成为检验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由此诱发了学生功利性的体育学习动机,“60分万岁”的狭隘学习观念在广大学生中普遍存在。

从表5的结果显示可以看出,由于受“唯成绩论”狭隘观念的影响,使得广大高校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充斥功利性。这种功利性的学习动机,会对“体育与健康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与发展,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

2.3.4 教师重视程度的影响

教师是教学计划的制定者与执行者,教师对于教学活动的重视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整体效果。有关辽宁省高校体育教师对于体育与健康教育重视程度的调查统计情况,见表6。

表6 辽宁省高校体育教师对于体育与健康教育重视程度的调查统计(N=20)

从表6的结果显示可以看出,辽宁省高校体育教师的该项素质缺失严重。正是由于专业素质的缺失,使得教师在面对无法有效承担并圆满完成的教学任务时,往往采用回避或轻视的态度。这对于“体育与健康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发展,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2.3.5 教师岗位培训缺失的影响

导致辽宁省高校体育教师健康教育素质低下的这主要原因在于:具有专指性的岗位培训的缺失严重。有关辽宁省高校体育教师岗位培训现状的调查统计,见表7。

表7 辽宁省高校体育教师岗位培训现状的调查统计(N=20)

从表7的结果显示也可以看出,岗位培训缺失是导致体育教师教学满意度低下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岗位培训的缺失,致使辽宁省高校体育教师的健康教育专指性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因而,会对“体育与健康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产生严重的影响。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辽宁省高校校学生与体育教师对教学的满意度较为低下。其中,导致学生满意度低下的原因在于: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呆板、教学评价不适应、学无所用现象严重、喜爱的运动项目缺失严重以及自身学习兴趣无法得到有效激发与调动。

3.1.2 辽宁省高校“体育与健康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教学理念因素的影响、教学条件因素的影响以及教学行为主体因素的影响。针对于此,提出了转变教学理念、消除“唯成绩论”观念的影响、改善教学条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3.2 建议

3.2.1 提高认知程度,针对当前辽宁省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现存问题,制定科学有效建设与发展策略,提高课程体系建设的整体性效果,用以避免因认知程度低下而导致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分离现象的出现。

3.2.2 注重对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充分发挥网络、多媒体等技术优势,强调课程形式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切忌拘泥于单一的课堂教学,用以实现对学生开展多层面、多视角的体育与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辽宁省课程体系体育教师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