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之殇

2019-01-11 04:43张明远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眼镜店零售店乱象

文 张明远

随着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和行业发展步伐的加快,眼镜行业特别是终端零售店经营者的专业意识不断增强,一个突出的表现是许多眼镜店老板参与培训和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不少人奔波在赶赴各类培训的路途上。学习意识提高,对于行业发展无疑是一件好事。

然而,不得不指出的是,与此同时,名目繁多的各类培训一哄而上,在热闹红火的背后,也出现了不少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乱象:“出证快、网上可查”“一对一个性化辅导、轻松教你开眼镜店”“金牌XX师”“三天降度数、七天摘眼镜”诸如此类的培训宣传并不少见。而举办这些培训的,往往又都是“国家XX专业领军人物”“XX公司首席科学家”“一线名师授课”,甚至包括国外著名大学的导师、眼科的著名教授学者。谈及培训内容,更是神奇得玄乎,什么“古法矫正近视”“独创的XX聚焦法”“XX训练法”“神经开发锻炼法”等等。对于这些令普通人感觉十分诱惑而真正属谙专业的人士感觉害怕的各种培训乱象,是否应该引起广大同行和有关监管机构的关注和警惕呢?

笔者作为一名在行业摸爬滚打30多年的老眼镜人和开店多年的专业视光工作者,自诩对眼镜零售行业还算知根知底,知道周围眼镜零售店同行的真正需求,可面对上述层出不穷的“奇葩”,也只能大呼“看不懂了”。我能看懂的是不少眼镜店同行遭遇“奇葩”培训的无奈和尴尬: 面对一些机构的神奇宣传,一些中小眼镜店老板为之怦然心动,他们不惜血本慷慨解囊、为了钟爱的“事业”苦心学习。然而,在听之不懂、用之无用的情况下,要么只能用“深奥的学问”安慰自己,要么只能关门弃业。当然,也有一些不放弃的继续走上赶赴“培训”的道路。

那么,具体而言,当前社会上各类针对眼镜店的培训乱象主要包括那些呢?

1.部分培训机构(包括一些培训学校)以发证(职业资格证书)为目的,只收钱,不培训或只照本宣科地进行机械式的培训,对于参加培训的眼镜店专业人员无实际帮助。

2.通过培训卖书(自己著书或编写资料),有的书籍和资料尽管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和实际操作可行性,但对于那些没有系统接受专业视光教育者来说,的确难以理解和掌握。

3.所谓的加盟商培训:其中一些培训没有专业内容,而且往往掺杂了不少水分,甚至借“暴利”之名欺骗诱惑加盟者。

4.所谓的“视训”机构的培训:此类培训往往严重违反自然科学原理,大到“打破传统医学理论”的所谓近视疗法,小到“负离子”治疗近视;远到古代中医独家“秘笈”,近到高科技量子渗透治疗法,不仅荒唐离谱,误导零售店和消费者,有的甚至涉嫌违法。

5.个别从业人员打着专业培训之名,行捞金圈钱之实,就像艺人“走穴”一样。

上述培训乱象,有的由来已久,有的是近年来才出现,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愈演愈烈。思考致乱之由,除了监管规范乏力的因素,还应该看到行业发展的特殊格局和与之相关的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总体来看,在若干年前,主要是眼镜验配市场尚未实现完全的专业化时期,一些来自上游品牌商专门针对下游零售店的专业培训都比较正规,也容易被零售店员工接受,主要内容包括实用性推销以及简单的产品特性介绍,这一时期的培训普遍受到零售店老板的欢迎,因为其不仅可以藉此提高产品销量,同时还可以增加不少专业知识,对他们有实实在在的帮助。此后,随着眼镜零售市场的发展,尤其是眼视光学专业教育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过市场变化程度的时候(对于眼视光学市场来说,专业化程度将带动零售市场的发展),特别是眼科视光学的介入,使传统眼镜店的经营者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危机感。在这种压力之下,大的眼镜连锁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实现转型,中等企业开始寻找新的经营模式,小企业则开始通过培训和学习,力图提升专业水平,以此增强市场竞争力,求得生存发展。可以说,正是以上综合因素导致当前针对眼镜店的各类培训呈现爆发式增长,在缺乏强力监管和有效规范的情况下,乱象迭出也就成为一种很自然的事。

猜你喜欢
眼镜店零售店乱象
危化品运输岂能有乱象
遏止网课乱象重在落实
眼镜店
视野比赚钱更重要
云南旅游乱象,政府早该亮剑
治超新规实施在即 深究货车非法改装乱象
相关经验
Google首家零售店筹备中或将落户纽约曼哈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