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性学习理念下校本课程的开发

2019-01-11 23:43方雪琴毛齐明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28期
关键词:游学研学旅行

方雪琴 毛齐明

在真实性学习理念的指导下,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径有多种选择,原则上要结合真实生活,增强学习的体验性和实用性,以下主要介绍三种课程,即抛锚式课程、实验课程和游学课程。

一、抛锚式课程

抛锚式课程是指教师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 使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和提供帮助。 其中,“锚”是指教师创设的“事件”或“问题”,用以固定学生的思想,使其在探究中不断建构自己的理解;而“情境”则来源于真实生活,是真实生活的写照,其可能是一个真实的事件或案例,也可能是一个虚拟的仿真情境。

情境教学有五个基本环节。第一,创设情境。根据学习者的发展需求,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 第二,确定问题。 从情境中选出与当前学习内容有关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让学生去解决。 第三,自主学习。 学习者在没有教师帮助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 第四,协作学习。 经自主学习后,学生进行师生、生生互动交流,讨论问题解决的方案和过程。第五,学习评价。评价既包括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也包括自评和他评,注重学习效果和学习情境的统一性。

二、实验课程

实验课程是指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中组织学生使用实验器材进行动手操作,通过探究或验证的方式使学生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应该说,实验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是培养其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的有效途径, 而科学精神、 实践创新恰好是核心素养的六大素养中的两个主要方面。

要做好实验,学生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实验前的知识准备;二是实验操作的技能;三是有关实验的品质态度。 相应地,实验课对学校和教师也提出了要求。 第一,学校和教师应重视中小学课程中的实验课程,充分发挥实验课程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第二,学校应配备完备的各学科实验设施和器材,保障各学科实验课的次数,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验机会;第三,学校应配备专门的实验教研员,负责实验设施和器材的管理;第四,学校应为相关教师提供实验课程类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实验素养和实验教学能力;第五,在提升学生实验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等。

三、游学课程

游学课程指在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下,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 游学课程的开设是近年来我国教育中特别提倡的一种教育手段,它继承和发展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游学理念,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也成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游学课程大体有三种分类。从旅行目的上看,有道德教育型研学旅行、科普教育型研学旅行、审美教育型研学旅行和健康教育型研学旅行等;从旅行方式上看,有探索式研学旅行、考察式研学旅行、体验式研学旅行和观光式研学旅行等;从旅行资源上看,可以将其分为人文历史资源、科学技术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

猜你喜欢
游学研学旅行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农村游学活动
依托研学旅行 实现实践育人
靖边县武术协会到登封开展武术游学活动
海外游学别因焦虑而盲目跟风
研学之旅
海外游学勿忘教育之本
小黑的旅行
夏日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