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而达,微而臧
——借微翻转之力打造小学古诗文深度课堂

2019-01-11 23:43江苏无锡市梅村实验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28期
关键词:古诗文古诗深度

江苏无锡市梅村实验小学 杜 怡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通过掌握知识,形成一定的思考方式、学习态度,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才是学习的深层过程。 真正的学习,包括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态度。 ”“互联网+”时代下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都在变革,小学古诗文教学也必将借助庞大的互联网力量进行有效的微翻转,从而挖掘深度课堂,为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铺路搭桥。

一、微而精巧,饶有趣味的课堂

1.以读为线,引古诗韵律之美

古诗文独特的音律美是打开学生心扉的敲门砖, 有关朗读的微翻转内容便可融合信息技术,利用美篇、喜马拉雅等平台引导学生预习时或读或诵或唱。

《元日》朗朗上口,课前教师就把童声合唱《元日》分享给学生,上课时大家都能不自觉地哼唱起来,脍炙人口的诗乐儿歌释放了学生们与古人浪漫邂逅的浓浓期待。

范读领路也是帮助学生熟读成诵的好方法,课前导读可以是教师绘声绘色地读,也可以是名家声情并茂地读, 小学生处于学习能力极强的阶段,他们可以通过模仿来正音律、明节奏。

朗读是与古人的直接对话,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喜闻乐见的“对话方式”。 如教学《小儿垂钓》可以创设情境,来个“演读”;教学《两小儿辩日》可以模拟对话,来个“辩读”。 《猎斗》节奏鲜明,就和学生一起打着节拍读。

基于深度课堂的古诗文微翻转通过课前对朗读的引导,学生不但自然而然地熟读成诵,而且乐在其中。

2.游戏开场,得自主探究之乐

陶行知曾说:“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 ”课前充分的预习有助于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借助互联网获取资源既达到了微翻转的效果,又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有效指导。

为提高古诗教学的课堂效率, 挖掘深度课堂,简单的文学常识可以检查的方式展现自主学习的成果。 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一环节披上游戏的外衣,显然更能调动积极性。

低年级的开场可以亲切些,如教学《静夜思》,用诗人的口吻诉说“谁最了解我”“谁能读准音”“谁能知我心”, 雅致的小标题立刻拉近了学生与诗人的距离。

Measurement of 25(OH)D level is the highly indi-cative for overall vitamin D status. 25(OH)D accounts for sunlight exposure, dietary intake and conversion from adipose tissue[3,6,7]. Vitamin D de fi ciency (VDd) is de fi ned as 25(OH)D < 15-20 mg/dL and suf fi cient range> 30 mg/dL.

中年级的开场可以有趣些,如教学《元日》,设置“放爆竹”的游戏环节渲染春节欢乐的氛围,将诗人简介、诗歌读音、诗文释义通过选择、辨析的方式,制作成师生互动的游戏。 《小池》则以“采莲蓬”的情境引入此环节。

高年级的开场可以有挑战些,如教学《游园不值》,别出心裁,以“飞花令”(春)开场,瞬间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杜甫的钦佩、对古诗的兴趣也随之萌发。

二、微而有效,专精广博的课堂

1.富有内涵,思辨深刻

基于深度课堂的古诗文微翻转教学不在于“超标”或“超前”,而是让学生在同化、顺应和迁移的过程中进行批判性学习, 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过程。

课前预习可以设置开放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尝试挖掘古诗的深度。 如《元日》写在王安石颁布新法之前,你从哪些地方看到他改革痹症、推行新法的决心? 以题促思,引导学生主动查阅资料,全面了解北宋时局动荡、政治腐败的背景和王安石除旧布新的政治理想。 课上就此展开开放性讨论,使古诗学习成为一泓不断涌动活水的源泉。

2.富有层次,由浅入深

基于深度课堂的古诗微翻转教学起初一般锁定一个主题进行学习和探讨,但不局限于此,讲究触类旁通,以学生的兴趣点为抓手,深入研究问题的关键,实现由“泛”到“专”的深入理解,为学生建构立体丰富、系统动态的学习过程。

如教学《峨眉山月歌》时紧扣诗眼“月”,教师在课前导读中详细介绍李白,为理解李白寄托情思时特别爱以月为题做铺垫。 课堂中仅一个中心问题“月在哪里” 便如行云流水般把李白浓浓的情凝聚于一轮明月中,“山中月”“水中月”“心中月”, 由景入诗,由诗及人,层层深入,步步入境。 看似无情却有情的月亮成了学生们走入李白内心的桥梁。 利用微翻转的形式,拓宽了学生预习的广度,我们才能积极建构问题支架, 从而挖掘富有层次的深度课堂。

三、微而知著,富有生长力的课堂

深度学习指向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促使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在发现、交流中,学生的情感更为丰富,思想更为深邃,智慧更为灵动。

1.补白丰实文本

古人讲究含蓄美,许多古诗文都有“恰是未曾着眼处,烟波浩渺满目前”的留白效果。 如果课堂的尾声能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去创造延伸, 于浅易处补出意蕴,于直白处补出情味,便能让他们领悟到文本背后的“烟波浩渺”,微翻转的课堂也将有更深远的意义。

(1)于细节处补白

整篇填空式或一句、一段的补白都是阶梯式写作的表现形式,由说到写,对于起步阶段的中低年级学生来说, 这样难度较低的写作方式更易于接受。 如《绝句(迟日)》的最后,教师创设杜甫春日踏青的情境,让学生填一填。

初春的阳光___________, 水是那么,山___________。 春风轻轻吹拂,仿佛___________。河滩上,溪岸边,___________。天空中,不时飞过几只燕子……

高年级学生则可以提高要求,尝试用一句文言文补白。

如《叶公好龙》开始之处,学生添加了叶公的话:“龙,天之骄子,吾甚爱之。”结尾处,增添了叶公大声呼救的片段:“叶公起大呼,几欲暴走,呼呼风声、曳屋许许声,实惊心动魄。 ”

(2)于动人处续写

不论是何种形式的写作,都要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进行表达,让写作有学生“个人特色”。 如教学《游园不值》时,由一枝出墙的红杏引发想象,如果诗人此时循着这一枝红杏入园,会看到一幅怎样的满园春色? 请你用细腻的笔触写一写。

(3)于通透处仿写

小学生是活跃的学习者, 善于模仿是他们的天性。 高年级学生学习小古文后,可以开展仿写训练,发挥创造精神。 如教学《松》,指导学生模仿状物类小古文的写法,围绕中心,从不同方面描写动植物。以下为学生所作:

梅,耐寒君子也。花似飞雪,干状如臂。性耐寒,虽至冬日,花开烂漫,可以观赏,可以描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梅之励志可见一斑。

2.展示实践成果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无处不在。 古诗比一般课文具有更深的延展性,课后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元日》的课后作业这样设计: 选择诗中你最喜欢的一个春节习俗,结合生活和想象画一画,并配以生动的语言。 学生完成后将自己的作品发表到“晓黑板”等网络平台展示交流,为古诗微翻转教学延展了课堂的深度和广度。

四、结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现代教学唯有用富有内涵的深度课堂,寻找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为学而教”,让学生主动触摸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字, 感受古诗文的无穷魅力。 笔者认为,基于深度课堂的小学古诗文微翻转教学情趣在先,诵读为本、学用一体、读写结合,方能使学生与古诗文始于初见,又不止于初见。

猜你喜欢
古诗文古诗深度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Radiomics of rectal cancer for predicting distant metastasis and overall survival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诵读经典古诗文的策略
“拟古诗”之我见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品读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