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反搏,心脑血管病康复好助手

2019-01-13 22:2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老年心血管科主任沈琳
保健医苑 2019年8期
关键词:心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

◎文/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老年心血管科主任 沈琳

体外反搏治疗作为一种体外心血管辅助循环技术,近年来在缺血性疾病的康复治疗领域显示出独到的优势,其显著疗效得到各国大型临床研究证实,并获得美国、欧洲的冠心病和卒中指南推荐。目前,体外反搏治疗已成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不可缺少的康复新手段,全球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体外反搏治疗,我国建立并开展体外反搏治疗的单位已经超过1000家。

什么是体外反搏?

体外反搏是在患者的小腿、大腿及臀部分段包裹特制的气囊套,于心室舒张期通过对人体下半身气囊的序贯加压,提高心脏舒张期压力,从而改善心脏供血情况,是治疗心脏及其他器官缺血的一种心血管辅助循环方法。体外反搏在无创伤、轻松、舒适中进行血管内血流加速运动,被誉为“不需要外科的心脏搭桥”“被动的运动”“躺在床上的马拉松”。

体外反搏对心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疾患、五官科疾病、亚健康等疾患均有独到疗效,它可以改善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供血,可以缓解胸闷、胸痛、乏力、头晕、耳聋、耳鸣、失眠、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等缺血性疾病相关的症状。作为一种被动的康复运动,体外反搏治疗可改善多脏器的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在老年人脏器康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体外反搏治疗能够改善老年人体能,降低跌倒发生的风险,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和降低焦虑水平。此外,体外反搏治疗有助于减少药物应用,同时也就减轻了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

体外反搏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是动脉对内皮、内膜损伤做出的炎症—纤维增生性反应,主要特点为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狭窄。当病变累及心脏血管,就会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累及脑血管就会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等缺血性脑血管病;退化性疾病如血管性痴呆等也多与器官和组织缺血有关。数据显示,50~60岁的中老年人中,77%的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60~70岁的老年人中,这一比例增至87%;而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其发病率甚至达到100%。

目前研究显示,体外反搏驱动血液形成双脉冲灌注于全身,加快血流速度,提升血流剪切应力,并促进血管内皮合成、分泌一系列生物活性物质,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形态与功能的改善与修复。因此,体外反搏治疗不但可以改善机体血流动力学,增加脏器供血,而且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同时体外反搏促进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和组织侧支循环的建立,保证了反搏治疗效果的持续性。因而,从治疗机制上讲,体外反搏是一种针对心脑血管病“标本兼治”的有效康复方法。

体外反搏有哪些适应证和禁忌证?

1. 体外反搏的适应证

体外反搏康复治疗没有年龄限制,以下患者人群都是该方法的适应人群:

①心血管病患者,如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及其后遗症、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或支架植入后等患者。

②脑血管病患者,如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脑梗死、眩晕、血管性痴呆、帕金森病等患者。

③糖尿病患者,或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的患者。

④五官疾病患者,如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缺血性视神经萎缩等缺血性眼科疾病和突发性耳聋等患者。

⑤外周血管病患者,如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大动脉炎等患者。

⑥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

⑦脑力劳动者伴有体力下降、神经衰弱失眠、神经功能失调等亚健康人群。

2. 体外反搏的禁忌证

存在以下疾病者,应禁忌做体外反搏治疗。

①中至重度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②需外科手术的腹主动脉瘤;③显著的肺动脉高压;④各种出血性疾病或出血倾向;⑤活动性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⑥反搏肢体有感染灶;⑦未控制的过高血压;⑧严重的心律失常;⑨严重的左心衰竭;⑩妊娠。

另外,有以下情况者,需谨慎做体外反搏康复治疗。

①严重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②血压高于180/110毫米汞柱;③心动过速的患者,应在体外反搏治疗之前将心率控制到100次/分以下;④因静脉回流增加可能引发并发症的患者,尤其是严重心脏瓣膜疾病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严重的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狭窄患者。

如何应用体外反搏进行心脏康复治疗?

心血管病的治疗目前已进入康复时代,把体外反搏融入心脏康复整体方案能够发挥更好的康复效果。对于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经过10余次每次一小时的反搏治疗之后,多数患者症状改善。但为了获得长期疗效,使得脏器功能改善和活动耐量增加,需要更长时间的治疗。推荐体外反搏标准治疗方案为每次1小时,每周5次,为期7周,共35次;或者每次1小时,每周6次,为期6周,共36次。治疗压力从最小有效压力开始,治疗时间从20~30分钟开始,结合不同患者的肌肉水平和治疗反应,逐渐增加气囊压力和治疗时间,经3~5次适应性治疗后达到标准治疗方案。

体外反搏治疗前后及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感受及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定期评估心功能、运动能力及其他临床情况,并根据病情评估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对多数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推荐每年2个疗程的体外反搏治疗,病情严重者可增加1~2疗程。另外,标准治疗后,进行一定时间的每周2~3次的维持治疗也是有益的选择。

根据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和心血管风险大小,体外反搏与运动康复可以单独或联合实施。具体而言,如果患者经心肺运动评估为中度以上风险,可以先给予体外反搏治疗,待心功能改善后逐步给予运动康复治疗。在实施运动康复的过程中,结合老年年龄、平常运动情况、危险因素以及疾病的复杂程度来制定动态的个体化融入体外反搏的整体运动处方,把握好时间、强度和频率,能够实现提高运动耐力和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体外反搏治疗有哪些注意事项?

体外反搏治疗虽然是一种安全、成熟的物理治疗,但是开始任何一项治疗前仍然要对患者状态进行整体评估,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治疗风险。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身高、体重、营养状态、血压、心律、心率等);基础疾病和合并症;血液指标,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常规心电图、心脏彩超、下肢血管超声等检查。

此外,患者需向医生提供尽可能全面的身体情况信息,以便医生制定合理的体外反搏治疗方案;回馈治疗感受,配合检查,以便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和调整;老年患者尤其糖尿病患者行体外反搏时为保护皮肤,下身应穿着棉质的紧身弹力裤;体型消瘦者在骨突处加用垫衬;反搏治疗可使排尿增加,加之老年人易出现尿频、尿急,体外反搏治疗前患者应少喝水并及时排尿。

猜你喜欢
心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血压≥140/90,血管病升140%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心脏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沉默的杀手——心脑血管病,5秒要人命,该如何预防?
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体会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心脏移植小史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