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开展法治教育浅探

2019-01-16 10:54黄雅芳
新教师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上学人民币法治

黄雅芳

儿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也是国家的未来。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能只关注到学生学习书面知识的能力,而忽略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使学生缺少基础的安全观念。教师需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加强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让学生形成法治意识,学会明辨是非,懂得运用法律知识保障自身权益。

一、贴近生活,触摸法律的精细性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同时也是人们行使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因此在小学中开展法治教育,应当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基本要求,从可体验和感知的实际生活中选择贴合学习内容的法治教育素材,鼓励学生时刻观察周围的法治情况,分析和讨论现实生活里遇到的法治现象,让法治观念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例如,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第三课《欢欢喜喜庆国庆》中提到了人民币,小学生在生活中都会接触和使用到人民币,但不少学生却不了解爱护人民币的方法。根据这一现象,教师可以“人民币是我的好伙伴”为活动主题,鼓励学生分享人民币的用途,讨论人民币帮助自己解决了什么事情,应该怎么去爱惜人民币。接着教师进一步向学生讲解关于人民币的法律法规,告知他们残缺、污损的人民币可以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进行兑换,并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收回、销毁。让学生了解爱护人民币既是个人的道德行为,同时也是一份法律责任,从多元角度渗透保护人民币的意识,让爱国情怀根植于学生心中,融入行动之中。

二、通过体验,感知法律的严谨性

法治教育以育人为目标导向,不能单一地将遵守规则作为法治教育的全部内容,而是要实现震慑的教育效果。教师应当促进学生在进行法治内容的学习中,认识和感受到法律的嚴谨性。

例如,教学《上学路上》这一课时,教师可根据教材设计四个环节。一是,在不同的上学路程中,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在上学路上可能会遇到的不同情况,包括马路、施工路段、铁路、广场等地的潜在危险,强调平安上学堂的安全观念。二是,教育学生不能在道路上相互追赶、避免在公交车上玩闹,让学生知道不能在上学路上打闹,应该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三是,虽然路上随时会出现危险隐患,但有父母的陪伴、相关交通部门的守护以及志愿者等爱心人士的帮助,让上学路上也充满了温暖。四是,关于交通信号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对出行规则的认知。教师需教会学生如何遵守交通规则,了解交通信号表示的含义。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模拟交通信号的情境,让法治教育融通至课堂中,或是引导学生续编课文上的交通安全歌曲等,促进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遵守和执行交通法规,做到安全出行。学生只有形成安全意识,才能真正落实安全行动,同时懂得在每天的上学路上,走的是相同道路,但演绎着不同的故事,明白安全与他们息息相关,感受上学路上家人的关爱,从而懂得珍惜上学机会。

三、基于教材,尊重法律的威严性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上法治教育应当以教材为主,在依循教材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开发课程中的法治教育价值,将包含在其中的法治教学知识显性化,逐步在课堂中优化和渗透。

例如,教师在讲解“新中国的生日”这一内容时,可关联课本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部分。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方式反复朗诵此部分内容,在朗读中感受、理解和领悟。此外,教师在教此课内容时,还可将生活中的事例整合为教学资源,进行适时教育,将国家的抽象概念具体化,使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具体地去感受。如可播放视频:遵义市红花岗区老城小学操场上有一名“迟到”的小孩,正冒雨奔向教室。当他跑到操场中央,听到国歌响起时,小孩立刻伫立风雨中面向国旗敬礼。直到国歌结束,他才匆匆跑进教室。学生观看视频后,在交流讨论中发展了思辨性能力,同时深刻感受到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和象征。直观形象的视频带来强烈的冲击,使学生得到了无声的教育,增强了国家和民族观念,并受到直接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师还可适时向学生讲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使他们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并积极开展尊重和热爱国旗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法律意识。这种基于教材内容的法治教育,有利于学生在无形中接受法治熏陶。

四、多样教学,感受法律的温暖性

具有威严感的法治教育若能通过形象生动的形式呈现出来,能更好地被学生所接受,进而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开展法治教育的过程中,应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结合教材内容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促进学生提高对法治知识的求知探索能力和理解能力,调动强烈的学习热情。如二年级教材“守规则,懂礼让”中的绘本故事,不但拓展了《大家排好队》一课的正文内容,而且通过绘本故事形式,将规则、秩序与礼让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美德紧密联系起来。教师要使用好这一绘本故事,以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理解排队的规则,懂得在需要的时候礼让老人、礼让特殊人群等,使规则的遵守有温度、有故事、有温情,从而深化活动意义,使理性规则与道德情感得到和谐统一。又如六年级《感受生活中的法律》一课中相关链接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课前调查及访谈,让学生在眼看耳听心悟等多种活动中感受法律的温度,了解到有一群特殊人员当他们受到侵害时,将得到法律无偿服务。让学生进一步明白法律与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当我们正当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法律就在我们身边。这种可感可触丰富了法律的内涵,让学生不仅明白了法律的威严性,同时感受到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每个人和家庭的幸福美好生活,社会与国家的安宁、和谐与公正得到充分保障,有效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由单纯概念性的理解向思维性转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度。

教师应当在法治教育的教材中结合趣味的绘本故事、动画儿歌等教学素材,充分发挥课程的开放性、形象性和简易性,让法治教育更加充满人性情怀,在让学生感受法律威严的同时,也体会法律的人文关怀。让学生在“听”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

为了让学生更加安全、健康地成长,实施法治教育工作非常重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逐渐增多,教师应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及安全防范意识。在开展法治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和学生的交流沟通,积极传达正确的法治观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福建省石狮市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黄晓夏)

猜你喜欢
上学人民币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怎样认识人民币
你不了解的人民币
走近人民币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100元人民币知识多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