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三个“研读”撰好统编小语教案

2019-01-16 10:54曾桂花
新教师 2019年11期
关键词:研读教案文体

曾桂花

随着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全面铺开使用,互联网共享的教案已经层出不穷,专家学者编写的教案集也相继问世。但教案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蓝图,蓝图构思得漂亮,课才会上得精彩。照搬他人教案,不但不符合学生实际需要,而且对教师专业提升也毫无裨益。如何编撰好统编版小语课文的教案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研读课标,遵循学科性质

有效撰写教案的前提是要研读课标,遵循学科性质。如,“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决定了语文课的教学任务就是依托文本,用语文的方式解决语文学习上的问题,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撰写教案时,应当时刻以语文的课程性质为纲,根据不同学段的要求,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比如,统编教材三个学段都有不少故事类文本。不少教师喜欢在课堂中插入表演的情节,但收效不高。讲好故事是演好故事的基础,我们可以这样撰写“讲故事”的教案:第一学段,如《小猴子下山》《狐假虎威》等,可请学生借助课文插图或关键语句讲故事,练习把故事讲完整;第二学段,如《带刺的朋友》等,可请学生借助示意图或表格等把故事讲清楚,力求具体生动;第三学段,如《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等,可挖掘文中的空白点请学生补充或让他们用其他人称转述,培养创造性讲故事的能力。有了“讲”的基础,学生再“演”就游刃有余了。

二、研读教材,理清“隐在”体系

语文核心素养在统编教材中是“隐在”的。教材按照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与内容”细化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训练,分布在各个单元导引和每篇课文当中。撰写教案前得通读教材了解分散开来的语文知识点与能力点,撰写教案时才能瞻前顾后,避免“炒冷饭”,避免“平铺直叙”。

1. 读懂内在联系。研读教材,读懂年级与年级、单元与单元、课文与课文的衔接,教案的设计点就会更加清晰明朗,既有利于提升教师对教材的把控能力,又有利于把每一课的教学点落实到位,还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与能力体系。

比如,第一、二、三学段的教材皆有安排随文识、写生字。编者有意遵循字形的特点呈现,从基本字到简单的合体字,从简单的合体字到复杂的合体字,由易到难,保护学生的識字兴趣。识字方法遵循儿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征,把借助图片识字放在识字初期,把借助生活、字理、语境等识字相对后置,降低识字的难度。撰写教案时,要了解本节课所要指导的生字在教材中大概是第几次出现的,了解构成它们的部件是否已经学过,确定识字的重难点;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哪些识字方法,思考怎样扣住这些生字培养什么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2. 读懂“三位一体”。统编教材贯彻“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理念,自三年级起,把阅读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以“快乐读书吧”“日积月累”等辅之,有些课文课后还设置了“资料袋”“阅读链接”,构建一个从精读课文到略读课文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教师要有意识改变过于强调课内阅读的状况。撰写教案时,就得研究与这篇文本主题或写法相近的作品有哪些,这篇文本出自作者的哪部书籍,并结合课时需要,体现推荐环节。如撰写《司马光》(三年上册)的教案,在理解文本内容后,可以引入白话文《司马光》,让学生在对比朗读中初步感受文言文语言的简洁凝练。

三、研读课文,确定训练重点

一节课涉及的重难点只有做到少而精,教师才有充足的时间将其敲碎,学生才有时间思考、训练、吸收、消化,课堂才有深度与厚度。

1. 把握语文要素,追求“一课一得”。温儒敏多次提到教师在使用统编教材时,要做到“细致一点,实在一点,一课一得,重点突出”。紧扣语文要素展开教学,是落实“一课一得”的最佳途径。语文要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的学习要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导引,或课文的课前导引、习题设计等当中。撰写教案时,教师要勤于挖掘,以它为抓手,精准拟定教学目标,恰当取舍教学内容,有针对地设计教学。

2. 凸显不同课型,促进学一篇知一类。综观教师手中教案,模式化严重,有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同一模型的设计,有不同文体的同一设计。统编教材从三年级起,把阅读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课型。精读课文主要是教师扶着学生用给定的学习方法展开学习,培养阅读能力;略读课文主要是教师放手让学生用精读课文学到的方法进行自学,巩固运用方法。精、略两种课文的教案模型理应有所不同。如《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方帽子店》分别是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精读和略读课文,语文要素皆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篇文本有些长,想要清楚完整复述并不容易。教案中,既要体现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对话、表现,了解故事主要内容,填写课后习题2的表格,又要体现指导学生借助表格复述故事。《方帽子店》则可安排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一部分内容,根据《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学到的梳理文本内容的方法设置表格,依文填表,借表复述。“精”要有“扶”的味,“略”要有“放”的味,本着这一原则,再设计新的一课,就不再难了。

文体是文章在结构形式和表达方式上呈现出的样式。被选入教材中的文体丰富多彩,有童话、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非连续性文本等实用作品。撰写教案时,要分析不同文体的基本特征,把握不同文体的教学目标定位,选准不同文体相关的教学内容,设计可迁移的教学活动。比如,《大象的耳朵》(二年级下册)是个童话故事,可以围绕“借助课文中大象的话进行讲故事”这一主题展开设计。《松鼠》(五年级上册)是篇说明文,撰写教案时,不但要体现引领学生了解文本从哪些方面介绍松鼠,还要引导学生透过课后习题2认识到说明性文章有着多样的表达。这样引导学生揣摩文体的特点,能够让他们学到阅读一种文体的技巧,实现学一篇知一类。

总而言之,教案要坚定不移地以课程标准为指导,要不断深入解读教材的编写意图,认真思考如何更加精准地设计教学目标,不断反思如何展开高效的教学设计,方能有效撰写教案,提高课堂质量。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春县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研读教案文体
《立定跳远》教案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浅谈如何研读合唱作品
例谈“一文一字尽风流”
西风凋树惆何处,灯火阑珊情满路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半张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