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体位联合分娩镇痛与传统卧位对阴道分娩结局的影响▲

2019-01-18 06:13杨炯兰许尹丽李开娟
微创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胎头体位产程

杨炯兰 许尹丽 李开娟

(广西桂平市人民医院,1 产科,2 麻醉科,桂平市 537200)

传统阴道分娩过程中产妇通常采用仰卧位方式分娩,即是在第一产程开始,产妇就处于仰卧位平躺在床上待产,这可能会导致产妇腹部大血管受压,子宫和胎盘的血液供应明显减少,如果子宫和胎盘长期缺血可导致胎儿出现长期缺氧状态,增加胎儿宫内窒息的风险。而且在仰卧位分娩时,产妇的盆骨相对比较狭窄,增加胎头下降的阻力,导致胎儿入盆困难,增加了分娩的难度,导致第二产程延长,而且分娩所产生的剧痛会对产妇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和生理压力,甚至会对母婴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威胁,导致剖宫产率和产妇出血率风险增加。减轻分娩时的疼痛是目前产科医生探讨的重要课题。我院采用一、二产程自由体位联合分娩镇痛方法,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了自然分娩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我院阴道分娩的200例产妇,选择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证并自动要求分娩镇痛、单胎头位、排除严重妊娠并发症者。随机分为自由体位联合分娩镇痛组(观察组)100例和传统仰卧位组(对照组)100例。两组均为进入活跃期的初产妇,无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两组产妇的身高、年龄、孕周、体质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分娩方法

1.2.1 观察组 在第一产程中从产妇进入活跃期,经检查如无胎先露异常,无影响产妇下床活动因素,根据产妇的意愿和舒适度,助产士鼓励产妇采取各种体位,比如坐、站立、蹲、行走、侧卧、手膝位、抱膝等体位,助产士及时检查胎头位置是否正常,保持胎儿纵轴与产轴一致,对于胎头位置异常者,可采取合适的自由体位,利用重力作用促进胎头顺利下降,加速产程的进展[1]。进入产房后,产妇还可以采用舒适的自由体位,如坐位、抱膝位、侧卧位、蹲位、半坐卧位等,等待胎头着冠后取截石位并指导产妇用力直至胎儿娩出。卧位:为左右侧位;坐位:坐于床边或分娩球;站位:站于床尾或双手可扶住床尾架上;行:在待产室内走动;蹲位:双手扶住床沿,两脚分开蹲在地上。另外,当宫口开大≥3 cm时,取L2~L3、L3~L4椎间隙穿刺置管,置管长度为3~4 cm,微电脑镇痛泵持续泵注镇痛药物至宫口开全,视产妇用力配合情况决定是否继续用镇痛泵[2]。镇痛泵持续用药:0.075%盐酸罗哌卡因+0.35 μg/mL枸橼酸舒芬太尼;首剂量:0.125%盐酸罗哌卡因+0.35 μg/mL枸橼酸舒芬太尼;实验剂量:1.5%利多卡因3 mL(含1 ∶20万单位肾上腺素)。

1.2.2 对照组 按传统的常规体位待产分娩,遵循产妇的意愿,主要以仰卧位为主,其余不做任何的干预,对两组产妇的产程处理和分娩方式均相同。

1.3 效果评价 按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产妇疼痛情况进行评定:0级:无痛;Ⅰ级:轻度疼痛,间断隐痛;Ⅱ级: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不堪忍受;Ⅲ级:重度疼痛,腰酸痛剧烈[3]。新生儿Apgar评分标准:0~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8~10分为正常新生儿。观察两组产妇产程时间、产后24 h出血量、剖宫产率、VAS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论

2.1 疗效比较 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产后24 h出血量、剖宫产率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比较

2.2 VAS及Apgar评分比较 观察组产妇之新生儿发生窒息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新生儿窒息及产妇疼痛评分比较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产程实施自由体位能缩短产程,促进自然分娩,对母婴健康有利。当产妇取坐位时,其子宫更靠近腹壁,可使胎儿纵轴同产妇的产轴相一致,可增加胎儿头部对宫颈的压力,进而引起压力反射,致使子宫有效收缩,加速宫颈口扩张,加快产程进展。产妇走路可以增加产妇的舒适度,还可以促进子宫的有效收缩,当产妇站立并左右摇摆臀部,可使胎头在骨盆中沿产轴缓慢下降和胎头旋转,进而加速产程进展。蹲式体位可加大骨盆出口的径线,使难产转为顺产,其原因在于蹲位时肛提肌向下及向两侧扩展,胎先露部阻力下降,可压迫盆底,扩张阴道,促进自然分娩[4]。

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可有效抑制产妇在产程过程中产生的疼痛,使产妇盆底肌肉及宫颈肌肉得到松弛,产妇精神放松,有利于宫颈口扩张,产妇精神极度紧张而导致的宫颈口扩张困难得到缓解,促进产程进展,缩短总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减少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5],保障了母婴的安全。

综上所述,第一、二产程自由体位联合分娩镇痛,镇痛效果明显,不影响产妇运动,可缩短产程,对母婴无不良影响;还可减少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此外,还缩短了产妇住院时间,节约社会医药资源,增加产妇的舒适度,提高了产妇的满意度,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胎头体位产程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胎头高直位的诊断与治疗
胎头位置异常临床分析体会
新式剖宫产手术中应用改良胎吸术助娩胎头56例临床分析
胎头吸引器在剖宫产娩头困难时临床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