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休闲本体思辨

2019-01-20 20:41辉,黄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闲趣陆游诗句

章 辉,黄 英

(1.西南医科大学 人文与管理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2.玉溪师范学院 图书馆,云南 玉溪 653100)

赵玉强指出:“作为人特定的生存方式,休闲是特定文化的表征,不同的休闲文化可能体现出不同的品格,同西方相比,中国休闲哲学具有独特的东方韵质与迷人的思想魅力。”[1]此说在宋代休闲哲学中即可得到很好的印证。

宋代理学大盛,文士们竞相趋从讲习。而理学的一大特点就是“在哲学上突出地表现为重视本体论之建构和心性哲学中心地位之确立。”[2]这种学术特色在休闲哲学上体现为文士们不只单纯地肯定休闲的价值,而是进一步深入探究休闲的本体(本质)何在。这一点,在陆游休闲哲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甚至可以说,对于休闲的本体思辨,陆游是南宋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士。

目前,中外休闲学界对休闲的本质多有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休闲的种种定义,可谓众说纷纭。而陆游的众多诗句暗示出闲与自由本性、闲与安乐心态、闲与私人领域、闲与宇宙状态的密切关联,无疑流露了对休闲本质的理解。这对于当代学人全面领会休闲的本质无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闲人得自由”:闲与自由本性

陆游有诗赞云:“卷舒闲有态,去来倏无时。……惟当与之盟,毕世相娱嬉。”(《盟云》)[3]393这无疑是在暗示休闲的滋味就和天上的白云一样自由,体现了陆游对闲适的向往。事实上,每当在谈到“闲”时,陆游常常提及“自由”(或与之意义相近的词和词组,如“自得”、“自在”、“少羁束”等)。例如:

入夏暑犹薄,投闲身自由。(《睡起书触目》)[3]399

说与乡邻当贺我,死前长作自由身。(《戏咏闲适》)[3]431

不是无羁束,闲人得自由。(《十月晦日作》)[4]240

闲身少羁束,随处得徜徉。(《园中》)[5]52

官闲身自得,客至眼殊明。(《客至》)[5]75

人生得自在,更老未为迟。(《闲游》四首其二)[5]154

陆游以上诗句所流露出的含义,无疑就是将自由视为休闲的某种属性。此外,陆游还有以下类似的诗句:

天亦知予懒是真,暮年乞与自由身。(《或问余近况示以长句》)[3]349

辙迹当年遍九州,晚归始解卧林丘。……尽言未办常扃户,竟是吾身得自由。(《遣兴》二首其一)[6]53

闭门常自得,作计更谁如?(《村舍杂兴》五首其四)[5]406-407

少随官牒嗟无策,晚脱朝衫喜自由。(《林间书意》二首其二)[7]151

我是仙蓬旧主人,一生常得自由身。退归自合称山长,变化犹应侍帝晨。(《遣兴》二首其二)[7]427

我们看到,在这些诗句里,和“自由”并列出现的“懒”、“卧林丘”、“闭门”、“脱朝衫”、“退归”等等词汇,其实也就是“休闲”之意,可见陆游对休闲的理解,始终是围绕着“自由”这一核心特征而展开的。

马谊妮等学者说得好:“休闲和自由一般被认为是同类概念,休闲的各个范畴几乎没有不具备自由性质的。”[8]的确,当代学界对休闲之主要特征的认识也正不约而同地聚焦于“自由”这一核心。美国休闲学家约翰·纽林格(John Neulinger)认为:“休闲感有,且只有一个判据,那便是心之自由感。只要一种行为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不受压抑的,那它就是休闲的。去休闲,意味着作为一个自由的主体,由自己的选择,投身于某一项活动之中。”[9]著名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也认为:“休闲,就是对自由的支配。”[10]显然,陆游早已频频道出了休闲的实质,尽管他没有直接给出“闲即自由”一类的命题。

展开去说,“自由”之概念显然有按人的本心、本性、本意行事的内涵。因此,当陆游发出下面的感叹时,我们便清楚地看到:辅君、做官、入世并非陆游的初心,而复返田园,隐居休闲,“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周易·蛊卦》)才是他的自然本性:

北窗本意傲羲皇,老返园庐味更长。(《北窗》)[3]389

健忘闲何害,贪眠老正宜。本心惟泥酒,余习略存诗。(《自诒》)[6]143

先亲爱我读书声,追慕慈颜涕每倾。万事到前心尽懒,一编相向眼偏明。致君正使违初志,为己犹当毕此生。更祝吾儿思早退,雨蓑烟笠事春耕。(《读书》)[6]475

独往成初志,安居谢世纷。(《幽居杂题》四首其四)[5]259

薄宦非初志,幽居不计年。(《卜居三山……》二首其一)[5]299

本意归来老故丘,闭门饭足尚何求。闲云一片自舒卷,幽鸟数声相应洲。(《戏遣老怀》五首其五)[7]89

交世非初志,谋生又绝疏。(《寓叹》三首其二)[7]356

平生绝爱山居乐,老去初心亦渐偿。(《山居》)[11]169

陆庆祥认为:“休闲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化”,[12]21并指出“人的自然化……是以自然之本性更好地参与到社会与宇宙的创化之中。休闲的自然化本质,其形而上的自然本性的回归以及形而下的在自然山水中游玩、亲近大自然的现实活动,无非就是想表明休闲是人的私人领域的回归。”[13]32他还主张:“休闲与‘解脱'、‘自由'等概念的必然联系,可以说明休闲是人向自然本性回归的经验活动。”[13]109陆游的诗句论述,对于现代休闲本体论的此类思路,显然具有支撑作用。

二、“闲中有真乐”:闲与安乐心态

“安闲”一词至迟在汉代焦赣的《易林·益之乾》中就有了。在笔者看来,“闲”是原因,而“安”是结果。因为有了闲的状态,一个人的情绪才会安宁。汉语里又有“忙乱”一词(至迟在南宋朱熹的《朱子语类》中已出现),正可以从反面来印证:人在忙的状态下,则容易心乱,心绪不宁。

事实上,陆游也常将“闲”的状态与“安”的情绪相提并论。在他的诗句里,休闲在情绪呈现上首先必然是一种心灵安稳的状态:

学道逍遥心太平,幽窗鼻息撼床声。(《晚起》二首其二)[14]135

饭饱眼欲闭,心闲身自安。(《疏山东堂昼眠》)[14]325身寄穷山里,心安一事无。(《宴坐》)[14]439

一生忧患如山重,此日安闲抵蜜甜。(《自述》二首其二)[6]390

无事自能心太平,有为终蔽性光明。(《书怀》)[5]308

安闲多熟睡,衰退少新交。(《园中作》)[7]454

万事罢经营,悠然心太平。(《书适》)[11]220

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破阵子》二首其二)[11]422

此外,陆游的“僻巷地无喧,闲人虑不烦”(《东轩》),[5]291“身健心闲百虑轻,秋晴未必减春晴”(《秋晴》),[7]313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陆游不但指出了“闲”与“安”的必然关系,还认识到了“闲”与“乐”的不解之缘。其实,作为传统休闲文化的著名典型,“孔颜之乐”、“曾点之乐”已经向我们透露了休闲的本质乃是一种因自由自得而产生的愉悦。唐代的白居易、宋代的文同等都写有《闲乐》一诗,而且诗中“闲”字都置于“乐字”之前,也可见闲是原因,而乐是结果。在陆游的诗里,“乐”与“休”、“闲”也总是相伴而生:

少年从宦地,休日喜无涯。(《休日有感》)[15]97

功名已付诸贤了,长作闲人乐太平。(《访昭觉老》)[14]97

老向人间未拂衣,偷闲聊喜息尘机。(《偷闲》)[14]218

军中罢战壮士闲,细草平郊恣驰逐。(《冬夜闻雁有感》)[14]219

解组径归应更乐,偷闲犹足傲羲皇。(《晚晴》)[14]312

埋没文书每自怜,偷闲出郭一欣然。(《小雨出西门五里至东岳庙》)[3]223

琴书自足闲中乐,天地能容醉后狂。(《霜天杂兴》三首其一)[4]143

放翁澹无事,乐此清夜永。(《园中秋夕》)[4]218

现代西方休闲学语境中,美国学者卡普兰(Max Kaplan)把“心理快乐(psychologically pleas⁃ant)”[16]作为休闲定义中的要素。杰弗瑞·戈比(Geoffrey Godbey)也指出:“休闲是指人们以自身的生活方式愉快地、自愿地去做事情”。[17]可见,陆诗已经充分暗示出了休闲本质的这一层面。并且,陆游还特意说“闲中有真乐”(《闲思》二首其二),[4]303意在强调休闲之乐非同一般的物质性快乐,而是意味深长的精神性快乐。此意尤其值得我们思考。

此外,有学者指出:“情趣是休闲的灵魂。”[18]而事实上,陆游也早已暗示出“闲”和“趣”的关系。他有八首诗题目都叫《闲趣》,其中一首云:“岂惟自得闲中趣,要遣儿孙世作农。”(《闲趣》)[4]341此外还有一句诗:“自是闲人足闲趣,本无心学野僧家。”(《夏初湖村杂题》八首其三)[5]45那么,“闲乐”和“闲趣”又是何关系呢?笔者认为,二者都表示一种休闲带来的愉悦,所不同之处在于“闲趣”有主动发现而获得快乐之意。即“闲趣”从属于“闲乐”,是“闲乐”中的一种独特状态。

三、“闭门谢俗子”:闲与私人领域

在陆游的许多诗题和诗句里,都有“关门”、“闭门”、“闭户”、“杜门”、“掩关”等之类的字样。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现象,而是有着深厚休闲哲学基础的表现。在陆诗的字里行间,作为一种休闲策略的关门闭户所导致的与世隔绝,并未给诗人带来不便或不适,相反却使他感到自适和自得。请看他的自我描述:

闭户日陶然,晴窗春已妍。(《新晴午枕初起信笔》)[3]111

落笔未妨诗衮衮,闭门犹喜气扬扬。(《饥坐戏咏》)[4]179

幸自杜门无一事,不须清夜感衣砧。(《幽居》)[6]135

村野易过日,闭门心自欣。(《村野》)[6]481

杜门虽与世相违,未许人嘲作计非。(《农舍》四首其四)[5]348

闭门真得计,切勿变轩昂。(《雨霁》)[7]300

美国哈佛大学的汉学家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提出“私人天地”(Private Sphere,一译“私人领域”)概念,并将其界定为:“一系列物、经验以及活动,它们属于一个独立于社会天地的主体,无论那个社会天地是国家还是家庭。要创造一个私人空间,宣告溢余和游戏是必须的。”[19]可见在宇文所安眼中,“私人天地”和“休闲”具有密切的联系。私人领域保障了休闲的获得,这种休闲,不是公共娱乐性的,而是文士们内心的“闲情逸致”。本乎此概念,中国当代休闲学理论认为:

对于休闲来说,私人领域这一概念是非常重要的。[20]169

回到私人领域是拥有闲情的关键,也是闲情所具有的最为明显之特征。很难想象一个人心中指向公共领域,仍能获以闲情。[13]71

真正的休闲是个体回归私人领域,……[13]73

陆庆祥把“关门”作为回归私人领域的一种标志:“‘门'在中国古代的诗歌中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意象。关门、闭门,门里、门外都是一种人生境遇的呈现。关上门意味着士人回到个体的私人空间,而门外则常常意味着繁华的公共空间。”[13]63陆诗恰好是对此论的一种印证。陆游显然意识到了休闲的私人领域性质,因为在他看来,只有和外界保持一定距离,才能不受外界声色名利的诱惑和干扰:“声利能令智者愚,放翁闭户养迂疏”(《闭户》二首其一),[4]249也才能不被官场或社会的一些制度所拘束:“拘挛动觉吏有责,幽独更似僧无家。”(《冬夜》)[3]201故而,他采用闭门的方式拒绝俗人、俗物和俗事:

直令掩关避世俗,未害煎茶唤邻舍。(《幽居戏赠邻曲》)[4]205

闭门谢俗子,与汝不同调。(《灯下读书戏作》)[6]172

学道莫如心自肯,杜门真与世相忘。(《北窗微阴》)[5]57

乞身林下养衰残,闭户宁容外物干?(《闭户》)[7]117

谢客杜门殊省事,一盂香饭养天和。(《杂赋》十二首其十)[11]90

“闭门万事不相关,饱受人间一味闲。”(《闲适》)[7]305——在私人领域的一方天地中,陆游方才得以生发出了丰富多彩的休闲工夫,充分地发展人性的各个方面,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这也使他有着多方面的成就。试看他自己的一些描述(相关例子甚多,仅举数隅):

闭户著书千古计,变名学剑十年功。(《宿鱼梁驿五鼓起行有感》二首其二)[14]232

闭门种菜英雄事,莫笑衰翁日荷鉏。(《咏史》)[3]402

闭门养气渊源在,未敢摧伤学楚骚。(《岁晚》)[3]446

箪瓢虚道不堪忧,闭户方从造物游。(《闭户》)[3]450

闭门莫道都无事,又了移花一段忙。(《秋兴》三首其一)[4]10

闭门无事不胜闲,心境超然一室宽。(《题斋壁》二首其一)[4]215

道妙从来亦粗闻,闭门方用十年勤。(《龟堂杂兴》十首其九)[6]201

残发凋零不满巾,闭门聊得养天真。(《闭门》二首其一)[5]415

闭门旋了和诗债,卖药不偿沽酒资。(《闲思》)[11]8

……

以上陆游的诗句无疑透露出这样的内涵:向私人领域的回归是休闲最基本的发生或实现机制。它能够提供最大程度的自由,消除休闲的障碍,使人从容不迫地从事各种休闲活动,也从而养成淡然淡定,超越功利,涵养人性的休闲人格。因此,这也印证了现代休闲学的观点:“很明显,公共领域的劳作最容易使人的生命流于异化,成为手段;而只有在休闲中,人才能找回自身。”[12]23

四、“万物本常闲”:闲与宇宙状态

潘立勇先生等指出:“闲是个体生命和宇宙生命的本然状态”,[20]168“作为本体的闲,更是具有宇宙的普遍意义。在中国古人看来,不仅人类本应休闲,万物也是‘闲'的。……宇宙万物本体为闲暇,人也是万物之有机的一部分,故人之闲的根据是万物之闲。……从终极意义上讲,儒道都是认同宇宙之闲的本体地位的。”(同上)的确,至迟从唐代起,相关思想就已经得到呈现。例如唐代诗人崔曙就明确说过:“世人久疏旷,万物皆自闲。”(《颍阳东溪怀古》)纵观宋代,不少文士都有这种万物皆闲的思想或观念之流露,例如辛弃疾、范成大、朱敦儒乃至诗僧大慧禅师、无准禅师、宏智禅师等人,而陆游则是其中最为典型者。他的诗中有这样的句子:

素璧徐升天宇闲,连峰积雪苍茫间。(《寺楼月夜醉中戏作》三首其一)[14]29

众死一身今独健,人忙万物本常闲。(《东园小饮》四首其四)[6]239

春江风物正闲美,绿浦潮平柁初起。(《对酒作》)[5]122

中原俯仰成今古,物外自闲人自忙。(《八月四日夜梦中作》)[5]327

在这种“宇宙皆闲”之观念的影响下,陆游进而把“闲”字赋予具体自然万物,对不少动物、植物冠以“闲”字来加以描绘,例如:

桥边沙水绿蒲老,原上烟芜黄犊闲。(《十一月三日过升仙桥作》三首其三)[14]138

三山葱茏鲛鳄静,九关肃穆虎豹闲。(《自雪堂登四望亭因历访苏公遗迹至安国院》)[14]204

月轮桂满蟾初冷,星渚桥空鹊尚闲。(《立秋前三日夜坐庭中偶赋》)[14]388

幽吭弄暖闲相命,劲翮凌风远有声。(《秋晴园中山禽绝多有感而赋》)[3]23

寒蝶徘徊掠衰草,孤花闲淡弄斜晖。(《休日行郡圃》)[3]177

一等人间闲草木,月窗君看早梅枝。(《赠惟了侍者》二首其二)[3]370

饭余常贮新陈谷,农隙闲眠子母牛。(《农家》)[3]447

儿女若一家,鸡犬意自闲。(《东西家》)[6]19

数点霏微社公雨,两丛闲淡女郎花。(《小圃独酌》)[6]225

此外,陆游还常常把“闲”字赋予无生命的自然物,在他的诗中,常常出现“闲云”、“闲窗”、“闲门”、“闲房”、“闲院”、“闲馆”、“闲日月”等等。这些字眼想要表达的,显然是在暗示世人:既然休闲是宇宙的普遍性质,故而也应是人的生命状态。人也应像自然学习,和闲闲万物一样寻求舒适、自由的生活。

总之,陆游的诗句常常涉及闲与自由本性、闲与安乐心态、闲与私人领域、闲与宇宙状态的密切关联,它们所流露的休闲本体思辨往往与现代休闲学原理不谋而合,并且富有传统休闲哲学特色,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猜你喜欢
闲趣陆游诗句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一转身,就是一辈子——陆游和他的《钗头凤》
三月·闲趣
李运生国画作品
除夜雪
百姓闲趣
Guess What Mum Wants
初夏绝句
巧用诗句育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