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灯会元》中的“者”字

2019-01-20 20:41魏启峰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德山尊者灯会

魏启峰

(天水师范学院 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五灯会元》是北宋、南宋之际五部禅宗语录(《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联灯会要》、《嘉泰普灯录》)的合编,南宋普济撰。其语言属于近代汉语。

《五灯会元》中的“者”字可分三类:第一类是传统语法学所说的代词,有的用在动词、形容词或其短语后面,指人、物、事、时间、地点等,[1]如“师初偕天童交禅师问道,盟曰:‘他日吾二人,宜踞孤峰绝顶,目视霄汉,为世外之人,不可作今时籍名官府、屈节下气于人者。'”[2]有的用在数词后面,表示“个”、“类”等意思,[1]364如“习学谓之闻,绝学谓之邻,过此二者,谓之真过。如何是真过?”;[2]337有的用在“今”、“古”等表时间的词后面,[1]364如:“山僧行业无取,忝主山门,岂可坐费常住,顿忘先圣付嘱。今者辄学古人,为住持体例,与诸人议定,更不下山,不赴斋,不发化主。唯将本院庄课一岁所得,均作三百六十分,日取一分用之,更不随人添减。”[2]885“古者道,如何是禅?三界绵绵,如何是道?”;[2]570有的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1]244如“临阵抗敌,不惧生死者,将军之勇也。入山不惧虎兕者,猎人之勇也。入水不惧蛟龙者,渔人之勇也。”[2]729有的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原因,[1]248如“寂而非寂者,盖无能寂之人也。照而非照者,盖无所照之境也。”[2]456

第二类为指示代词“者”,同近、现代汉语中的“这”。[3]例如:

师示颂曰:“心是性体,性是心用。心性一如,谁别谁共?妄外迷源,只者难洞。古今凡圣,如幻如梦。”[2]284

上堂:“金锋敌胜,罕遇知音。同死同生,万中无一。寻言逐句,其数河沙。举古举今,灭胡种族。向上一路,啐啄犹乖。儒士相逢,握鞭回首。沙门所见,诚实苦哉。抛却真金,随队撮土。报诸稚子,莫谩波波。解得他玄,犹兼瓦砾。不如一掷,腾过太虚。只者灵锋,阿谁敢近?任君来箭,方称丈夫。拟欲吞声,不消一攫。”[2]440

前例的“者”指“心是性体,性是心用。心性一如”的禅宗道理。“者”字单独作主语。后例的“者”在名词前,与所指示的名词“灵锋”结合在一起构成短语,作句子的主语。

但《五灯会元》的“者”字,还有另一类用法,如:

尊者一日白佛言:“今日入城,见一奇特事。”佛曰:“见何奇特事?”者曰:“入城时见一攒乐人作舞,出城总见无常。”佛曰:“我昨日入城,亦见一奇特事。”者曰:“未审见何奇特事?”佛曰:“我入城时见一攒乐人作舞,出城时亦见乐人作舞。”[2]12

上例两个“者”字,其用法与前两类不同,不是置于其他词或短语之后,也不是指示上文提到的事物。

笔者考察了《五灯会元》全书的“者”字,其中后一类“者”字凡72见。据我们分析,这种“者”,其实是“尊者”、“侍者”、“行者”、“道者”等禅宗人物称谓的省称。因为称谓中含有“者”字,而《灯录》多对话体,称谓的重复率很高,所以为了行文的简略,编撰者就用“者”来代替全称。说到底,这是以部分代替整体的修辞手法的使用现象。

下面根据所省称的具体内容把“者”分为四种情况,分别举例说明。

1.“者”是“……尊者”的省称,凡24例。如:

(1)尊者化缘既久,思付正法。寻于吒利国,得优波鞠多以为给侍。因问鞠多曰:“汝年几邪?”答曰:“我年十七。”者曰:“汝身十七,性十七邪?”答曰:“师发已白,为发白邪?心白邪?”者曰:“我但发白,非心白耳。”鞠多曰:“我身十七,非性十七也。”[2]13-14

“者”代三祖“商那和修尊者”。

(2)(提多迦尊者)后至中印度,彼国有八千大仙,弥遮迦为首。闻尊者至,率众瞻礼。谓尊者曰:“昔与师同生梵天,我遇阿私陀仙授我仙法,师逢十力弟子,修习禅那,自此报分殊涂,已经六劫。”者曰:“支离累劫,诚哉不虚。今可舍邪归正,以入佛乘。”弥遮迦曰:“昔阿私陀仙人授我记云:‘汝却后六劫,当遇同学,获无漏果。'今也相遇,非宿缘邪?愿师慈悲,令我解脱。”者即度出家,命诸圣授戒。其余仙众,始生我慢。尊者示大神通,于是俱发菩提心,一时出家。者乃告弥遮迦曰:“昔如来以大法眼藏密付迦叶,展转相授,而至于我。我今付汝,当护念之。”[2]16

三个“者”均代五祖“提多迦尊者”。

(3)须菩提尊者在岩中宴坐,诸天雨花赞叹。者曰:“空中雨花赞叹,复是何人?云何赞叹?”天曰:“我是梵天,敬重者善说般若。”者曰:“我于般若未尝说一字,汝云何赞叹?”天曰:“如是尊者无说,我乃无闻。无说无闻,是真说般若。”[2]114

两个“者”都代“须菩提尊者”。

(4)宾头卢尊者。因阿育王内宫斋三万大阿罗汉,躬自行香,见第一座无人,王问其故。海意尊者曰:“此是宾头卢位,此人近见佛来。”王曰:“今在何处?”者曰:“且待须臾。”言讫,宾头卢从空而下。王请就座,礼敬。者不顾,王乃问:“承闻尊者亲见佛来,是否?”者以手策起眉,曰:“会么?”王曰:“不会。”者曰:“阿耨达池龙王曾请佛斋,吾是时亦预其数。”[2]115

第一个“者”代“海意尊者”。第二、第三个“者”代“宾头卢尊者”。

2.“者”是“侍者”或“……侍者”的省称。凡37例。例如:

(1) 大于侍者到,师问:“金刚正定,一切皆然。秋去冬来,且作么生?”者曰:“不妨和尚借问。”师曰:“即今即得,去后作么生?”者曰:“谁敢问著某甲?”师曰:“大于还得么?”者曰:“犹要别人点检在。”师曰:“辅弼宗师,不废光彩”侍者礼拜。[2]197

三个“者”都代“大于侍者”。

(2) 文远侍者在佛殿礼拜次,师见以拄杖打一下曰:“作甚么?”者曰:“礼佛。”师曰:“用礼作甚么?”者曰:“礼佛也是好事。”师曰:“好事不如无。”[2]206

两个“者”都代“文远侍者”。

(3) 师有偈曰:“直下犹难会,寻言转更赊。若论佛与祖,特地隔天涯。”师举问僧:“汝作么生会?”僧无语,乃谓侍者曰:“某甲不会,请代一转语。”者曰:“和尚与么道,犹隔天涯在。”僧举似师。师唤侍者,问:“汝为这僧代语,是否?”者曰:“是。”师便打趁出院。[2]411

“者”代“侍者”。

(4) 德山侍者来参,才礼拜,师把住曰:“还甘钦山与么也无?”者曰:“某甲却悔久住德山,今日无言可对。”师乃放手曰:“一任只对。”者拨开胸曰:“且听某通气一上。”师曰:“德山门下即得,这里一点用不著。”者曰:“久闻钦山不通人情。”师曰:“累他德山眼目。参堂去。”[2]814

三个“者”都代“德山侍者”。

3.“者”是“行者”的省称。凡5例。如:

(1) 古寺和尚,丹霞来参,经宿。明旦粥熟,行者只盛一钵与师,又盛一碗自吃,殊不顾丹霞。霞亦自盛粥吃。者曰:“五更侵早起,更有夜行人。”霞问:“师何不教训行者,得恁么无礼?”师曰:“净地上不要点污人家男女。”霞曰:“几不问过这老汉!”[2]175

“者”代前面提到的“行者”。

(2) 有一行者,随法师入佛殿。行者向佛而唾。师曰:“行者少去就,何以唾佛?”者曰:“将无佛处来与某甲唾。”师无对。[2]366

“者”代“行者”。

(3) 住后,有行者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乃礼拜。者曰:“和尚为甚么礼俗人?”师曰:“汝不见道尊重弟子。”[2]544

“者”代“行者”。

4.“者”是“纸衣道者”的省称。凡6例。如:

(1) 纸衣道者来参,师问:“莫是纸衣道者否?”者曰:“不敢。”师曰:“如何是纸衣下事?”者曰:“一裘才挂体,万法悉皆如。”师曰:“如何是纸衣下用?”者近前应诺,便立脱。师曰:“汝只解恁么去,何不解恁么来?”者忽开眼,问曰:“一灵真性,不假胞胎时如何?”师曰:“未是妙。”者曰:“如何是妙?”师曰:“不借借。”者珍重便化。[2]791

“者”代“纸衣道者”。

上述诸种用法,似与《五灯会元》当中以人物称号中的一个字代替其整个称号的用法相类。如:

(1) 洪州泐潭法会禅师,问马祖:“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祖曰:“低声!近前来,向汝道!”[2]158

“祖”是“马祖”的省称。

(2) 潭州秀溪和尚,谷山问:“声色纯真,如何是道?”师曰:“乱道作么?”山却从东过西立。[2]181

“山”指“谷山”。

(3) 佛日长老访师。师问:“伏承长老独化一方,何以荐游峰顶?”日曰:“朗月当空挂,冰霜不自寒,”[2]539

“日”代“佛日长老”。

猜你喜欢
德山尊者灯会
Designing current–strain-assisted superconductor–ferromagnet multi-bit memories
降龙尊者
Role of a wireless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in dystonic gait in functional movement disorders:A case report
机智救场
过去未来现在
科尔沁兄弟(短篇小说)
读郑重《十八应真像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