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时弹性成像联合甲胎蛋白对肝细胞癌的早期预警价值

2019-01-22 12:40陈松海纪冬胡志军陆荫英王春艳邵清陈国凤
肝脏 2019年1期
关键词:准确度乙型肝炎预警

陈松海 纪冬 胡志军 陆荫英 王春艳 邵清 陈国凤

由于肝细胞癌(HCC)早期无明显症状及体征,发现时多已发展至中晚期,因此临床有必要寻找一种简单、有效的检查手段用于早期发现HCC。肝脏瞬时弹性成像(TE)是近年来新兴的检查方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探讨以肝硬度值(LSM)为基础建立的无创预警模型对HCC的临床价值。

资料和方法

一、 研究对象

回顾性研究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肝硬化诊疗二中心自2008年至2017年收治的HCC患者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HCC组纳入标准:参照2001年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修订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与分期标准》[1]、《HCC诊疗规范(2011年版)》[2]临床确诊为HCC,所有入组患者均为HBV感染,初次发病,且未接受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排除:丙型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先天性肝纤维化等,继发性肝癌者,存在其他脏器肿瘤及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者,因腹水、肥胖、局部瘢痕组织等原因无法行肝脏弹性检查者,严重沟通障碍或合并精神疾病者,拒绝定期复查TE及AFP者,失访者(只有1次就诊记录者)。乙型肝炎肝硬化组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依据200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3]、《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4]确诊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排除标准:同HCC排除标准。所有患者至少随访3次,每次随访间隔3~6个月,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Child-Pugh评分、血清白蛋白、ALT、胆红素、胆碱酯酶、血小板、AFP及LSM等指标,所有患者均行腹部磁共振增强检查。

二、 检测方法

(一) 肝脏TE检测:采用法国Echosens公司的FibroScan 502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参照用户手册进行。患者取仰卧位,双臂上伸抱头,肋间隙充分暴露,检测部位在患者右侧腋前线至腋中线第7、8、9肋间隙进行,连续成功检测10次,有效性判定:四分位间距(IQR)小于中位数的30%,且成功率(成功检测的次数/总的检测次数)=60%,结果以LSM表示。

(二) 血清学检查:在患者进行TE检测的当天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3~5 mL,检测白蛋白、ALT、胆红素、胆碱酯酶、血小板以及AFP,使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对血清学指标进行测定,检测步骤严格参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

三、 统计学处理

结 果

一、 临床资料

本研究总共筛选2 17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及HCC患者,其中拒绝行肝脏TE检测者856例,失访者926例,TE检测失败173例,最终纳入321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0.9±10.2)岁,其中男性250例(77.9%),HCC患者111例,Child-Pugh A级199例、B级111例、C级11例,按照2∶1随机分组,分别建立模型组(n=200)及验证模型组(n=121)。见图1,两组各项指标比较见表1。

图1 患者入组流程图

二、无创预警模型的建立

对建模组数据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LSM及AFP是HCC的独立风险预测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ALA=0.103×AGE+0.116×LSM+0.026×AFP。

表2 建模组logistics回归分析

三、ALA的效能

ALA在建模组中对HCC的预警分析见表3。ALA诊断HCC的准确度为84%,优于年龄(62.8%)、LSM(82.6%)及AFP(81.8%)等单因素预测效能。以ALA=9.61为最优截断值,通过验模组进行验证,ALA诊断HCC的准确度为84.3%。

讨 论

TE是近年来基于超声技术的LSM无创检测方法,经济易行、重复性高,在慢性肝病尤其是肝纤维化的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广泛[5-6]。Tatsumi等[7]对1 002例慢性肝病进行研究发现,HCC组的LSM明显增大,>12.065 kPa是HCC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本研究建立了基于LSM的HCC无创预警模型。

在本研究中,321例患者随机分组后对建模组200例患者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LSM及AFP是HCC发生的独立风险预警因素。建模组患者年龄与近年来全球不同国家及地区的发病年龄相当[8]。AFP是目前诊断HCC最常用的血清学指标之一,但由于AFP在小肝癌诊断中的灵敏度不高,易造成假阴性,并且在病毒性肝炎活动期及部分肝硬化患者中AFP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因此,目前针对AFP联合其他指标的研究较多[9-11]。本研究发现,AFP在截断值为38 ng/ml时,对HCC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Morikawa等[12]研究发现,当LSM的截断值为24 kPa时,其预测HCC的特异度高达92.7%。Jung等[13]发现,随着LSM的升高,患者发生HCC的风险比显著升高,当LSM>23 kPa时,发生HCC的风险比高达0.66。Jeon等[14]的一项研究表明, HBV相关肝硬化患者的LSM=13 kPa时,HCC的发生风险显著降低。本研究结果表明,LSM在27 kPa时诊断HCC的AUROC为0.787,其灵敏度及特异性分别为72.06%和71.21%,准确度为82.6%。

表1 建模组与验模组各项指标比较

表3 AGE、LSM、AFP和ALA的诊断价值

注:*与AGE、LSM及AFP比较,P<0.05

目前增强影像学检查是诊断HCC的主要手段,由于其对操作技师的技术水平及阅片医师的经验有较高的要求,且易发生造影剂过敏、放射性损伤、价格昂贵及等待时间长,以及广大患者不能接受短时间内反复进行影像学检查等因素,有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本研究建立的基于年龄、LSM及AFP的ALA,临床价值优于Grace等[15]通过LSM、年龄、血清白蛋白及HBV DNA水平构建的LSM-HCC评分(0~30分),在HCC早期预警方面更全面,更具有临床价值。当ALA的截断值大于9.61时,应该缩短影像学的随访间隔时间,需尽快在短时间内多次行相关影像学检查,以尽早发现HCC,及时治疗。

通过回顾性研究及ROC曲线分析,本研究明确了年龄、LSM及AFP是HCC的高危因素,并且建立的ALA均有良好的预警效能,其灵敏度、准确度及准确度均较高,并且简单易行、经济无创、可重复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准确度乙型肝炎预警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幕墙用挂件安装准确度控制技术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动态汽车衡准确度等级的现实意义
一款基于18位ADC的高准确度三相标准表的设计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预警个啥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
高炉重量布料准确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