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金英教授治疗胎漏、胎动不安经验介绍

2019-01-29 15:43傅金英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5期
关键词:腰酸安胎胎动

郭 淼 傅金英

(1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研究生2017 级,河南 郑州 450000;2 河南省中医院妇产科,河南 郑州 450000)

傅金英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博士生导师,河南中医药大学妇科学科带头人,从事妇科临床、教学工作20 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聆听教诲,现将导师临床治疗胎漏、胎动不安病经验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学习。

1 病因病机

妊娠期阴道有少量出血,时出时止,或淋漓不断,而无腰酸、腹痛、小腹下坠者,称为胎漏;妊娠期出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1]。胎漏、胎动不安是堕胎、小产的先兆,多发生在妊娠早期,少数在妊娠中期。该病西医称之为先兆流产,为临床常见病。

导师傅金英教授认为肾气虚损、热扰胎元为本病的基本病机。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生殖。《素问·奇病论》云:“胞络者,系于肾”,《难经》云:“命门者,女子以系胞”。《女科经纶·引女科集略》指出:“女子肾藏系于胎,是母之真气,子之所赖也。若肾气亏损,便不能固摄胎元”。故肾与妇人胎产密切相关,母体肾气充盛,方能固摄胎元,维系胞胎正常生长发育。脾为后天之本,肾所藏之精气,赖后天脾胃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充养而成,方能生生不息,不致匮乏[2]。脾为后天之本,脾安胃和,气血生化有源,气充则系胎有力,血足则养胎有源,气血调和,胎元自安。清代沈金鳌云:“胎前一团火,产后一盆冰”[3]。妇人孕后阴血下注冲任胞宫养胎,人体阴血有限,下聚以养胎,则濡养机体之阴血偏虚,阳气偏旺,则血热内生。若夫妇先天禀赋不足,或房劳多产,或孕后不节房事,或饮食失常、劳累过度,均易直接或间接损伤肾气,气虚冲任气血失于固摄,下注于冲任、胞宫养胎之阴血下泄而阴道出血,肾虚冲任气血亏虚,胎元失于固摄而有欲坠之势,故有腰酸腹痛下坠之症。

2 治则治法

2.1 基本治则 傅金英教授认为,本病的治疗必以胎元存活为前提。胎元存活者,当以补肾健脾,清热安胎为基本原则。《傅青主女科》云:“然脾为后天,肾为先天,脾非先天之气不能化,肾非先天之气不能生……是补后天之脾,正所以补先天之肾也;补先后二天之脾与肾,正所以固胞胎之气与血”[4]。胎前易生热,故明代汪机说:“妊娠必须清热调血,使血循经,以养其胎”。傅氏及汪氏箴言为本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若胎堕难留或胎死不下,则易急下胎益母。

2.2 治疗方法 傅金英教授以寿胎丸合四君子汤为主方治疗该病,临床效果颇佳。基础药物为:菟丝子、桑寄生、续断、杜仲、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白芍、黄芩。菟丝子滋补肝肾、平补阴阳、固冲安胎,《药品化义》谓其用之入肾,善补而不峻,益阴而固阳;续断、杜仲二者补肝肾、强筋骨、调冲任安胎,且续断能通调血脉而止血安胎,《本经逢源》谓续断主带脉为病,因带脉下系胞宫,带脉实则胎系有力。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补血安胎,《本草求真》 谓:“桑寄生,号为补肾补血要剂。”四者共用,共奏平补肝肾、调理冲任、固本安胎之效。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取四君子汤之意,益气健脾,以助气血生化之源,加之白芍养血敛阴,气血双补,使冲任气血充盛调达,胞胎自安。脾肾双补,二者相互资生、相互促进,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共固胞胎之气血。黄芩乃安胎妙药,一者坚阴清热安胎,二者可制约诸补益药之温燥,三者炭炒止血力增。

胎漏、胎动不安以肾气虚损为本,临床往往兼有血热、阴虚、血瘀等表现,故灵活随症加减极为重要。若出血淋漓不止,色淡、质清稀,加入艾叶、阿胶等温经止血;若血色鲜红、质黏稠,加入黄柏炭、地榆炭、仙鹤草、连翘等清热凉血止血;若出血淋漓,夹杂血块,加入少许丹参、桂枝、赤芍等化瘀消癥、祛瘀安胎;若兼有眩晕耳鸣、腰膝酸痛等症,加入女贞子、墨旱莲、山茱萸等补益肝肾、滋阴止血;若兼有恶心呕吐等恶阻之症,加入木香、砂仁、陈皮、紫苏叶等理气安胎。

2.3 情志调护 情志因素与本病的发展、预后关系密切,患病之后,患者情绪平稳,则气血和调,利于疾病愈合;而恐惧、忧思、郁怒等负面情绪会进一步加重气血紊乱,导致脏腑失和,疾病难愈,甚至可导致堕胎、小产[5]。临床观察研究表明,心理评价及心理干预在胎漏、胎动不安病的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采用心理评价及干 预措施的妊娠期妇女先兆流产治疗效果更好[6]。傅金英教授在临床工作中,注重对胎漏、胎动不安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告知该疾病的生理病理及预后转归,嘱其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禁房事,调情志。尤其是对习惯性流产患者,更加热诚关怀她们,消除其紧张、烦躁情绪及恐惧心理,增强其信心,提高安胎成功率。

2.4 中西合参 傅金英教授指出,安胎过程一定要动态监护,避免盲目保胎,影响母体。西医的各种辅助检查应贯穿于中医药治疗全程之中,既作为治疗效果的评定指标,又为下一步治疗提供依据。血清孕酮和β-HCG 在早期先兆流产的检测中存在着重要的意义[7],彩超对胚胎、胎儿宫内发育状况进行评估。若患者孕酮值偏低,需补充孕酮对症治疗。若治疗过程中,出现难免流产,阴道大量出血,则需及时入院清宫处理,切勿贻误病情。

3 验案举隅

宋某,女,41 岁,已婚。2017 年10 月30 日初诊。主诉:停经39 天,阴道少量出血5 天。病史: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6 年9 月22 日。5 天前劳累后出现阴道少量出血,量少,色暗红,呈间断性,伴腰酸困,偶有小腹隐痛,自觉乏力、气短,无恶心呕吐等症状,纳眠可,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彩超示:宫内可见6 mm×3.7 mm 囊性物,未见卵黄囊及胚芽回声;查孕酮值17.00 ng/mL;血β-HCG 值401.12 mIU/mL。诊断:胎动不安病;辨证:脾肾气虚。中医处方:菟丝子30 g,桑寄生15 g,续断20 g,杜仲15 g,山茱萸15 g,黄芪30 g,党参20 g,白术15 g,茯苓15 g,白芍20 g,当归10 g,黄芩炭12 g,黄柏炭15 g,地榆炭15 g,仙鹤草30 g,陈皮12 g。7 剂,水煎服。西医处方:地屈孕酮片,10 mg,1 日2 次,口服;黄体酮注射液:20 mg,1 日1 次,肌肉注射。

2017 年11 月7 日二诊:诉阴道出血减少,现偶有少量淡褐色分泌物,无腰酸腹痛,偶有乏力、恶心,纳差,眠可,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沉。彩超示:宫内可见13 mm×10 mm 妊娠囊,可见卵黄囊及少量胚芽回声;查孕酮值21.30 ng/mL;血 β-HCG 值4 736.52 mIU/mL。上方基础上加健脾和胃、降逆止呕、理气安胎之品,具体方药如下:上方加紫苏叶12 g,砂仁12 g,鸡内金20 g。西医处方遵上。

2017 年11 月14 日三诊:诉服药3 天后阴道出血停止,现无阴道出血,无腰酸腹痛,无恶心呕吐、乏力气短等不适,纳可,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滑。查孕酮值28.37 ng/mL;血 β- HCG 值50 635.27 mIU/mL。具体方药如下:上方改黄芩炭为黄芩,减地榆炭、黄柏炭。西医处方:地屈孕酮片,10 mg,1 日2 次,口服。嘱其定期围保,不适随诊。3 个月后电话回访示:其后无阴道出血,胎儿发育良好。

按语: 本病例中患者妊娠后出现阴道出血、 腰酸腹痛、 乏力气短等一派脾肾气虚之象, 归属于中医胎漏、胎动不安病的范畴, 总治疗原则为补肾健脾, 清热安胎,故给予中药寿胎丸合四君子汤为基础方, 加之清热凉血止血之品, 一助止血, 二则清热安胎, 防诸补药温燥伤阴。 因患者孕酮值偏低, 故西医给予补充孕酮对症处理。二诊患者出血明显减少, 故上方续服, 因患者出现恶心纳差等脾胃症状, 故加入紫苏叶、 砂仁理气安胎, 加入鸡内金健胃消食、 防诸补药滋腻碍胃。 三诊患者诸症消失, 故适当减量凉血止血之品, 继续补益脾肾、 固冲安胎巩固疗效。 胎漏、 胎动不安病的治疗以补肾健脾为本,佐以清热安胎, 并灵活随症加减。

猜你喜欢
腰酸安胎胎动
胎动怎么数
补肾安胎饮对肾虚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
寿胎丸联合安胎扶元饮对肾虚血瘀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
这些肾虚谣言,别信!
胎动,优生晴雨表
胎动
——来自宝宝的问候
胎宝宝动在告,诉你什么?
早期先兆流产不同安胎结局与孕囊增长、血清β—hCG水平变化的关系
固肾安胎丸联合低分子肝素干预复发性流产妇女血栓前状态的疗效
经常早醒,可能是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