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调查与培养

2019-02-07 13:07杨晶华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7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摘  要:最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打下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本文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研究,并提出对未来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  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策略

一、引言

在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且大学英语课班容量大,英语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直是很多老师教学中面临的困难。笔者根据国内外语言学家和外语专家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定义和分析,采取了李筱菊对口语交际能力的界定,包括语言能力,即语言形式结构系统本身的操作能力;语篇能力,即语言形式结构置于语篇(话语)中的能力;语用能力,即语言形式结构置于情景下运用的能力。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笔者抽取河北东方学院护理学专业的部分学生样例,根据学生2018—2019秋季学期期末考試卷面分数,选取80分以上学生5名,70—80分的学生7名,60—70分学生11名,50—60分学生3名,40—50分学生4人,共计30人。但部分学生在测评中因故缺席,以及部分录像保存出现问题,最终收集的有效语料包括23名学生两次朗读,25名学生两次口头作文,其中22名学生参加了全部四次测评。

(二)研究问题

1.学生学期初和学期末两次口语交际能力水平;2.学期内采取的授课方法和策略是否有效。

(三)数据处理

在此次研究中,学期初和学期末两次测评任务完全一致,都包含两个任务:1.课文朗读,短文长度为70个词左右,说明文文体,生词量不超过3%,且学生准备时间一分钟。2.口头作文,题目为“Do you think it is appropriate to get married in college?”学生准备时间为两分钟。根据Forster等人的建议,整理过程中剔除口语中频繁出现的非正式句头语、自我修复、重复,以及常见的填充语,如:er,um停顿等,并用省略号代替um,er等填充语。

在测试学生语言能力时,笔者根据Wolf-Quintero等人总结的测量二语能力发展的三个参数:流利性、复杂性和准确性为依据。流利性指在规定的时间内说出或写出的形符数,在本次测试中形符数为学生单位时间朗读的单词数。准确性指的是使用语言准确无错误,在本次测试中通过朗读课文中的发音错误次数,及口头作文中的语法句法的不一致性来衡量。朗读句子单词发音错误越低,准确性越高。句法一致性指句子之内或句子之间若干因素之间在词法或句法上的呼应性。测评中,学生语法句法使用的不一致性的次数越低,准确性越高。而语言复杂性,指能够运用多种且难度系数高的结构或词汇。在测评中测定学生单位时间内口头作文句子数以及高级词汇(四级)短语的使用次数。详细数据见表1和表2。在测试学生语篇能力时,因为标记语的使用对口头作文的语篇连贯起到重要作用,所以重点测评学生标记语使用的频率以及标记语使用种类有什么变化特征。在测试学生语用能力时,根据语用能力指的是语言形式结构置于情景下运用的能力,笔者重点考查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否顺利组织语言,给出得体合适的回答并做到有效沟通。

三、结果与讨论

(一)语言能力

表1和表2数据显示,学生朗读形符数由112.36提高到121.52,停顿次数由2.17降到1.17,表明学生的朗读流利性有所提高。学生朗读课文的发音错误数量由1.65降到1.43,口头作文的语法不一致性由2.36降到2.0,学生语言准确性略有所提高。学生单位时间口头作文表达的句子数由2.13增加到3.64,高级词汇量也由0.56提高到1.79,语言的复杂性也略有所提高。综上,学生语言能力整体有所提高。

(二)语篇能力

口头作文中,附加性标记语和因果标记语及条件标记语是学生主要采用的标记语种类。学生标记语使用次数由2.64提高到3.28,标记语种类由学期初8种增加到学期末10种,标记语词汇使用的种类也也由15种增加到21种。综上,学生使用标记语的意识和频率在提高,语篇能力整体略有所提高。

(三)语用能力

在本次口语测评过程中,观察学生做口头作文时及回答问题的灵活应答程度是否有所提高。整体来看,第二次口头作文过程中,大部分的学生能做到根据问题,有效回答。普遍内容更丰富,更详实,且举止不像第一次回答问题的时候局促不安,更加自然得体,极个别同学没有明显提高。

四、结论与启示

此次研究虽有很多局限和不足之处,但也有许多有价值的启示:

(一)民办院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普遍口语交际能力较低,亟待改善提高。

(二)在为期一个学期的调查研究中,笔者通过某些教学手段,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略有提高,以下是对民办院校英语口语教学的一些建议:1.课上任务型口语教学活动中,采取两人小组或4—5人小组形式,更有益于口语活动开展2.鼓励学生适当使用标记语,使表述变得清晰有条理;3.增加英语语用教学比例,并将情境教学法更好地运用在口语教学中;4.组织英语游戏或竞赛等形式,培养学生兴趣;5.学生通过微信群提交口语作业,促进交流学习;6.适当增加大学英语课程中口语测试的比重,并积极深化学校口语教学改革和研究。

结语

提高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改革中追求的目标。希望本研究能对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课堂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起到一些提示帮助作用,以此促进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外语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文秋芳.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文秋芳.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发展的规律与特点[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3]文秋芳.从全国英语专业四级口试看口语教学[J].外语界,2001(4):24-28.

[4]李莜菊.语言测试科学与艺术[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5]王艳.高年级英语口语教学刍议[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3(1):43-48.

[6]丁炜.培养有能力的交际者—美国口语交际教学[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3):24-29.

作者简介

杨晶华(1980—),女,籍贯:黑龙江省哈尔滨,河北东方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浅析如何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如何在阅读中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