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达本胺治疗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毒副作用研究

2019-02-08 07:24章海英赖卫强
药品评价 2019年20期
关键词:毒副作用国药准字淋巴瘤

章海英,赖卫强

赣州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江西 赣州 341000

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高度异质性淋巴细胞恶性增殖疾病,作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占10%到15%,原发于淋巴结、皮肤或者结缔组织,具有病情发展速度、预后效果差等特点,研究显示,T细胞淋巴瘤5年生存率仅在30%左右[1]。目前,临床上主要以CHOP及类CHOP方案为化疗方案,但总体疗效不是很显著,西达本胺是我国自主新研发的新型药物,是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在体内外实验中抗肿瘤作用良好[2]。本研究主要探究西达本胺治疗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毒副作用,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医院收治的T细胞淋巴瘤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过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诊断为T细胞淋巴瘤;②Ann Arbor分期Ⅰ~Ⅳ期;③患者的预计生存期在6个月以上;④化疗前相关心电图、血常规检查无异常;⑤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其他脏器疾病患者;②患者血常规、心电图异常;③合并其他肿瘤疾病或淋巴结转移患者;④接受过放化疗治疗患者;⑤孕妇或哺乳期妇女;⑥严重过敏史或过敏体质患者。研究取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男8例,女7例;年龄22~68岁,平均(48.87±5.42)岁;Ann Arbor分期:Ⅰ期2例,Ⅱ期3例,Ⅲ期8例,Ⅳ期2例;T细胞淋巴瘤类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6例、鼻腔NK/T细胞淋巴瘤4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3例、皮下膜脂炎性T细胞淋巴瘤1例、皮肤T细胞淋巴瘤1例。观察组:男9例,女6例;年龄23~67岁,平均(49.03±5.36)岁;Ann Arbor分期:Ⅰ期2例,Ⅱ期4例,Ⅲ期6例,Ⅳ期3例;T细胞淋巴瘤类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7例、鼻腔NK/T细胞淋巴瘤5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2例、皮下膜脂炎性T细胞淋巴瘤1例、皮肤T细胞淋巴瘤0例。两组性别、年龄、Ann Arbor分期、T细胞淋巴瘤类型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CHOP样方案化疗,第1天静脉滴注长春地辛(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7028)2mg/m2、吡柔比星(北京友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0970295)90mg/m2,第1~2天每天静脉滴注环磷酰胺(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0857)600mg/m2,第1~4天每天静脉滴注地塞米松(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449)20mg/m2;或EPOCH化疗方案,第1天静脉滴注长春地辛2mg/m2、吡柔比星60mg/m2,第1~2天每天静脉滴注环磷酰胺600mg/m2,第1~4天每天静脉滴注地塞米松20mg/m2,第1~5天每天静脉滴注依托泊苷(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014)75mg/m2,化疗周期为28d,持续治疗6个周期。化疗期间配合脏器治疗,漱口水配置为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维生素B12(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3321)2mg、制霉菌素(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2917)500万U,使用漱口水保证口腔清洁;给予温热0.9%氯化钠溶液坐浴,预防肛周感染;同时进行对应保肝、护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西达本胺(深圳微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40129)30mg口服,每周2次,持续服用4周后停用2周,6周为1个周期,共持续治疗4个周期。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评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 H O)实体瘤治疗疗效标准,制订为:①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是指肿瘤原发病灶消失,且并未出现新病灶;②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是指肿瘤病灶最大径减少超过或等于30%;③病情稳定(stable disease,SD),是指肿瘤病灶最大径增大少于20%,或减少少于30%;④病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是指肿瘤病灶最大径增大超过或等于20%,治疗有效率=(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100%。

(2)淋巴结指标。使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机(美国通用电气公司,Optima CT680,国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3300392号)比较两组治疗后深部淋巴结缩小情况。

(3)血清指标。使用相应指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试剂盒(深圳新博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精氨酸酶1(Arg-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ducible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水平。

(4)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统计两组毒副作用发生情况,包括:①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有血小板计数减少、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血红蛋白降低;②全身不良反应,主要有发热、乏力;③胃肠道不良反应,主要有腹泻、恶心和呕吐;④代谢及营养系统不良反应,主要有食欲下降、低钾血症和低钙血症。

1.4 统计学指标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例(%)]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评定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0.00%高于对照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评定比较[例(%)]

2.2 两组淋巴结指标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腹腔、盆腔、纵隔淋巴结缩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淋巴结指标比较[例(%)]

2.3 两组血清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Arg-1、VEGF、iNO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rg-1、VEGF、iNO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CD45RA+、CD45RO+指标比较()

表3 两组CD45RA+、CD45RO+指标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 <0.05

2.4 两组毒副作用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全身不良反应、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学不良反应、代谢及营养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毒副作用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非霍奇金淋巴瘤,在我国发生率较高,有T细胞、NK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多种病理亚型,及前T细胞肿瘤和胸腺后T细胞淋巴瘤两种类型[3]。临床上多采用CHOP方案为基础化疗方案,其中长春地辛被广泛的应用于癌症的化疗方案;吡柔比星直接嵌入DNA双链间,对DNA聚合酶、核酸合成产生抑制作用,致使肿瘤细胞死亡;环磷酰胺是一种变为活化作用型的磷酰胺氮芥而起作用的氮芥类衍生物;地塞米松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皮质类固醇;依托泊苷为细胞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物[4]。西达本胺是一种我国自主研发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毒副作用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与王杰松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与肿瘤发生及进展密切相关,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即可抑制血管形成、致使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分化等,进而发挥抗癌作用[6]。

精氨酸酶是催化水解L-精氨酸生成鸟氨酸与尿素的反应酶,人体中肝脏、肌肉处活性较高,水平升高可代表早期癌症出现[7];VEGF是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可促进内皮细胞发生有丝分裂,增大血管生长作用,肿瘤新生血管生长过程中VEGF较高[8];iNOS是利用一氧化氮的氧化应激协助巨噬细胞在免疫系统中对抗病原体的一种酶[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Arg-1、VEGF、iNO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既往研究表明[10],血清中的Arg-1、VEGF、iNOS可以为T细胞淋巴瘤生长提供帮助,促进其生长,使患者病情进展。

综上所述,西达本胺治疗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有效率较高,且能有效缩小深部淋巴结,降低血清Arg-1、VEGF、iNOS水平,减少治疗后毒副作用发生情况。

猜你喜欢
毒副作用国药准字淋巴瘤
更正声明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乳腺癌术后采用罗哌卡因联合帕瑞昔布钠治疗的镇痛效果观察
关于注销盐酸吡格列酮片等15个药品批准文号的公告(2019年 第50号)
附子的毒副作用分析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晚期食管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的疗效及毒副作用分析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
静心的毒副作用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