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先进 提质挖潜 乘胜前行
——对江苏农机试验鉴定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2019-02-13 07:48梁磊许凯刘毅黄杰陈晓杰马小非
山东农机化 2019年3期
关键词:大纲农机试验

梁磊 许凯 刘毅 黄杰 陈晓杰 马小非

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活动,进一步加强与各省农机鉴定站业务沟通交流,探索省级联合鉴定新模式,相互借鉴吸收先进经验,提高人员业务能力,促进山东农机试验鉴定工作上规模上水平,2019年3月27-29日,由鉴定站一行7人,赴江苏站进行了“对标先进,提质挖潜,乘胜前行”为主题的调研和学习交流活动。

期间,江苏站主要领导对本站的基本情况、工作重点、发展规划、试验鉴定工作等作了介绍;调研组与江苏站领导同志、相关负责人,针对试验鉴定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座谈,并参观了办公区域、试验室和白马试验基地。通过座谈交流和实地参观,清晰地认识了江苏省农机化近年来的发展变化,深入地了解了江苏站试验鉴定工作情况。具体调研情况如下:

一、江苏站基本情况、工作特点

(一)基本情况

江苏站目前编制49人,现有人员44人。有三大基地,南京市建邺区的站办公区域、与南京农业大学共建的浦口基地、溧水区的白马基地。主要职能:试验鉴定、质量投诉、监督检查、拖拉机标委会电器仪表分会工作、《江苏农机化》杂志社和农机产品认证公司。

2018年,江苏站受理省级委托检验663项,受理省级推广鉴定862项,颁发省级推广鉴定证书595张;受理部级推广鉴定455项,完成部级推广鉴定396项。2018年受理及完成情况,在全国鉴定系统中位居前列,与山东站共同受到部总站表彰。

(二)工作特点

江苏站与山东站在具体工作上内容相似,其工作思路和经验,有很多值得山东站借鉴和参考的地方。

1.试验鉴定工作

首先完善平台信息受理。江苏站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招标全国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的软件开发公司,现已正式运行,和山东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运行状态接近,现在正在抓紧解决网速过慢的问题。其次不断创新鉴定模式。通过与黑龙江站开展合作鉴定,学习研讨试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在现有人员的前提下,充分挖掘社会资源,通过江苏站培训发证管理模式,向社会检验人员发放83个鉴定员证,纳入鉴定站管理,作为外聘人员参与推广鉴定工作。创新组织模式。采取集中鉴定,将同类产品集中时间段、集中产品、集中区域统一鉴定,检验检测数据对同行业企业公开,利于企业对鉴定工作的监督和企业之间相互监督,提高鉴定质量;对设施农业、反季节产品,组织鉴定员、企业赴海南鉴定,可有效拉长鉴定时间,保证人员利用率,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2.农机质量投诉监督工作

江苏站将质量投诉、质量调查、质量监督三项业务统一纳入质量监督管理科,在开展业务工作基础上,着力加强农机质量监管数据的智能化分析,扩大农机质量调查和结果运用范围,探索建立“互联网+质量监管”新模式,为农机化质量监督提供高效的数据与技术支持。

3.试验室(基地)建设工作

建设白马试验基地以来,累计投资6000万元。现有2台拖拉机PTO试验台,1台液压提升试验台,2台液压输出功率试验台,1台440马力重型拖拉机改装的负荷车,1台安全架/安全驾驶室强度试验台,1条600米环形沥青路面跑道,2条振动跑道,1条颠簸试验跑道,配备了国内领先的发动机排放耐久性试验台架和驻坡试验台等设备设施,建立了完备的后勤保障体系。试验室内卫生、秩序良好,管理得当、规划合理,并能及时对仪器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报废暂停等工作。

二、重点关注问题

(一)“大马拉小车”问题

今年3月15日,农机化司等五单位发布了《“大马拉小车”问题农机产品消费警示》。所谓“大马拉小车”问题产品,即发动机功率与底盘设计严重不匹配,发动机功率大大超过底盘所能承受极值的产品,近年来在拖拉机上的表现尤为突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与利益驱动,部分拖拉机厂商不靠提升产品品质和售后服务增强竞争力,而是通过小功率段底盘配置大功率发动机的方式来降低成本,以劣质、低价或者超低价进行竞争,进而催生“大马拉小车”乱象。“大马拉小车”表面看是产品底盘问题,其本质是因自重过轻导致牵引性能不能正常发挥,难以配套有效的、适合的作业机具。

“大马拉小车”的主要危害是购置使用成本增加、故障增多、牵引力明显不足。特别是发动机功率严重超限,当开展深松重负荷作业时会出现轮胎打滑现象,无法正常工作。

防控“大马拉小车”带来的风险,建议采取的措施:

1.严控抽样基数。严格按照鉴定大纲规定,抽样基数中必须全部是标准配置的样机。尽量是现场抽样,通过观看生产现场和与企业人员沟通,把握住企业运营状态,减少视频抽样。避免企业无生产能力、无样机、用别的马力拖拉机换上车标顶替等情况发生,将抽样风险降到最低。

2.严控配置标准,杜绝以小套大。首先审查样机时,详细记录齿轮泵型号、额定压力、排量;测量下悬挂点提升行程;观察测量提升杆件和球销、挂接点等尺寸,判断与标准悬挂类别的符合性;通过测量油缸尺寸,初步判定最大提升力是否达标;通过一些前期“初步筛查”的工作,提高企业对缺陷和违规的自我认知,让企业从思想源头改变不正确的做法,降低试验鉴定工作的风险。其次严控“减配”现象。诸如梯子尺寸不合规,PTO防护罩、号牌座、一些警告明示标识、防护网(罩、套)、位灯、后反射器缺失,扶手不合规,安全架未安装,轮胎非标准,减震垫、吸音棉配备应付了事,座椅、安全带、空滤器、消音器采用低配产品,配重减配等现象。再次严控不合格或不达标的配件的使用。发动机、齿轮泵、分配器、多路阀、提升器油缸、液压输出快换接头、悬挂杆件等关键零部件,质量优劣差别很大,直接影响拖拉机动力输出轴功率、扭矩储备率、排气烟度、液压提升力和液压输出功率等产品性能。

3.严控标准使用质量、挡位数量和配比。新大纲对最大牵引力的要求:四驱机型不小于整机标准使用质量(带标准配重)的75%,两驱机型不小于整机标准使用质量(带标准配重)的55%。在轮式拖拉机设计中,四驱机型最大牵引力为整机标准使用质量(带标准配重)的65%~75%之间,两驱机型最大牵引力为整机标准使用质量(带标准配重)的50%~60%,大纲要求与拖拉机设计要求相匹配。鉴定实施中,达不到最大牵引力要求的,变速箱、后桥、半轴套管采用低标准材质,变速箱挡位设计不合理的,坚决中止。

4.严控用户调查。用户调查人员要仔细询问,尽最大可能与用户沟通,有条件的让用户现场核对铭牌,确保调查机型的准确性。遇到调查机型存在严重以上故障的情况,立即中止。如果是机手违规操作导致的故障,让企业出具技术分析报告,不出具或者情节十分严重的,立即中止。严防所调查的用户,拖拉机功能代号、变型代号说不上来,系列代号也说不清楚等现象的发生,杜绝存在浑水摸鱼的情况。

5.严格把控采信环节。采信报告问题,特别是可靠性报告,工作中仔细核对定型报告和鉴定机型的底盘相关参数是否一致,不是同一底盘系列的,坚决不采信。单独提供的可靠性报告,要查看原件;报告型号与被鉴定型号不同时,让企业出具书面材料并加盖公章,证实确属同一底盘后,方可采信。

(二)自动化、智能化农机装备专项鉴定问题

近些年,我国农业机械产业发展迅速,农机产品品类众多,产量庞大,性能和质量也有大幅度的提升,但与发达国家先进农机产品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在自动化、智能化农机发展上还有很大短板。

为解决自动化、智能化方面的短板,建议到企业和用户中开展学习调研,总结特点,如在节省人工、降低劳动强度、自动或智能化程度等方面,研究制定普遍适用、切实可行的考核指标。制定专项鉴定大纲时,纳入自动化、智能化考核指标,划分档次,保障先进的农机装备进入补贴系统,为享受适当高额补贴提供技术支撑。

(三)现有推广鉴定大纲(如微耕机,自走履带旋耕机等)适用范围过小的问题

农机生产企业研发的非典型的农机产品,没有相关的试验鉴定大纲,或企业不清楚是否可以归入某种试验鉴定大纲,在申报推广鉴定时会出现报错推广鉴定或者超范围报推广鉴定的情况。诸如,割灌机改进的具有耕地功能的简化版“微耕机”,由于其自身结构和质量等多方面影响,要想达到微耕机大纲中性能指标要求较难实现。不具备驾驶人座位的履带式旋耕机,自走、履带、旋耕等都具备,且实现遥控控制,更适用于果园、大棚等狭小空间使用,但大纲中的安全性、适用性等考核指标中都是指带有驾驶人员的机型。

解决这类问题,首先,制修订试验鉴定大纲时,加大调研力度,尽量扩大同类产品适用范围,助力先进适用的农机产品纳入试验鉴定大纲。其次,如果制修订的大纲确实不能包含某些类型的产品,应尽量明确其结构特点和适用范围,将不纳入的明确排除在外,避免引起歧义。再次,受理审查时,建议按照试验鉴定大纲的要求进行预判,对明显不能满足大纲要求的,不予受理,避免不必要的工作量。最后,对适用、可靠的改进型农机具,扩大专项鉴定大纲制定范围,允许先行先试。通过深入调研考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专项大纲,助力企业发展和先进农机产品的推广应用。

三、启发

通过这次“对标先进,提质挖潜,乘胜前行”主体调研活动,收获颇丰,对于吸收借鉴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很受启发。

(一)创新鉴定模式

有条件的情况下,集中检验鉴定,利用各地资源,季节性农机产品到外地外省去做;与其他省站开展合作鉴定,学习研讨试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接收部分外省企业的推广鉴定项目,了解外省农机企业生产、设备、检测等状况,不断创新鉴定模式,提高省站鉴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适应能力。

(二)提高监管水平

继续加强与全国农机“3.15”活动的联系衔接,争取明年将主会场设在山东。加强鉴定工作人员培训,提升工作水平,不断拓宽质量监督涵盖面,扩大农机质量调查和结果运用范围,探索建立质量监管新模式。

(三)突出工作重点

要围绕补齐畜禽废物无害化处理、养殖业、农产品加工、设施农业机械化需求,深入企业、农户开展调研活动,对适合山东、覆盖全国、引领未来行业发展的先进产品,加大领域创新,先行先试,加强专项鉴定大纲的制定和鉴定能力建设,并及时调整鉴定指南。

(四)培养领军人物

加强农机产品鉴定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行业标准、试验鉴定大纲的制定方面上数量、上水平,加强适合山东的特色机具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围绕试验鉴定业务进行研究探索,积极争取与农机鉴定相关科研项目,加强行业领军人物培养。

(五)做好风险防控

聚焦试验鉴定工作全流程关键点。组织实施好农机试验鉴定工作,切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加强廉政警示教育,严格执行大纲标准要求,为农机化主管部门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和服务支撑。

猜你喜欢
大纲农机试验
50个重要的知识点 一份“学习大纲”帮您梳理党的二十大报告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不一样的农机展
CS95
驭胜S330
C-NCAP 2016年第八号试验发布
试验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