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培育农村新型主体推进农机化高效发展

2019-02-13 07:48尹燕国刘志伟
山东农机化 2019年3期
关键词:肥城市领办社员

尹燕国 刘志伟

近年来,围绕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肥城市农机部门高点定位、全面动员、持续发力、重点引导,不断探索创新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先后重点培育了基层农机站领办型、村集体领办型、大户(能人)领办型、企业领办型等农机合作社新型主体,为全面推进“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夯实了组织基础。

一、合作社概况

(一)基层农机站领办型

农机站领办型成立时间早,示范作用强,贡献较大,在2008年至2013年间起了领头羊作用。在众多农机从业人员未认识农机合作社这种新生组织前,前期积极引领了农机合作社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在成立注册、探讨发展、厂库棚硬件建设、技术示范演示、试点工作等方面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为了便于把工作全面开展、落实好,肥城市农机管理部门连续多年对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作业试点进行了补助、各类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示范进行了推广、培训了新型农民农机技术等工作,以上工作均由基层农机站领办型合作社协助完成。站在社会管理角度,该类型公益性强,稳定性好。如肥城市孙伯祥农机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26人,各类农业机械设备50余台(套),有独立的院落,办公室、培训室共8间;硬件设施面积达到320平方米,具备农田作业、农机修理、举办各类现场会等多项服务功能。从2015年上半年开始,按上级文件精神,所有入社社员如果是公职人员身份已退社。

(二)村集体领办型

成立时间晚、建设标准高、稳定性更强。肥城市安庄镇蔡家颜子村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村,常住人口480人,拥有耕地900多亩。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村里青壮劳力外出打工,农田劳动力缺失严重,全村粮食生产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村集体一班人因势利导,借助国家利民政策春风,积极引导村民以资金、土地入股形式组建成立肥城市地龙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于2013年12月注册成立,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农机具维修管理、安全生产学习等制度。目前,合作社可为全村及周边村粮食、经济作物生产提供耕、种、耙、收、管、运、烘干及粮食深加工一条龙服务。合作社成立后,村两委带领社员在流转的土地上,利用先进农机具开展新农艺耕种、规模化机械病虫害防治、机械化收获等新技术,收到了农作物增产增效又提优的良好效果。每户社员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收入也有了大幅度提升,实现了村民富裕、村集体壮大的双赢局面。

(三)大户领办型

发展平稳、形式多样、效益明显。多数是以大户牵头、其它农机户带机入社组建而成,主要是服务本社社员为主。该类型的合作社统分结合,单机核算,形式灵活,市场面宽,在农机作业服务领域占比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合作社为平台对外开展各类作业服务,根据农时季节,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农机服务,入社社员接受合作社的统一调度和收费标准管理,合作社实行单机核算,根据每台机组的作业收入,按一定比例作为管理费用,其他收入全部归机组和机手。合作社尽力为社员承接业务,为社员提供后勤保障服务,如“三夏”“三秋”农忙时统一生产和生活,统一采购农机配件和油料,统一机械维修保养和年检。

(四)企业领办型

该类型农机合作社数少质高、优势明显、服务面宽。为进一步提高机械利用率,这些加入农机合作社的农机户每季完成耕、耙、播、收、排灌等作业后,把自己的农业机械开到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清洗、维修、保养、存放;还能代为完成牌证的办理、年审等,服务链条完整;不仅解决了农机户机具维修保养及露天存放的难题,而且让他们安心解脱出来去从事二三产业。肥城市安庄镇旭东农业机械作业专业合作社就是依托旭东农机公司成立的农机专业合作社。

二、存在问题

(一)设施建设用地难

作为农业生产经营作业服务重要主体的农机合作社,普遍存在用地难。全市124家农机合作社,用地手续齐全的寥寥几家。一是农机存放难。全市50%以上的农机合作社缺少能集中存放农机具的标准库房,除农忙季节使用外,大部分时间闲置露天停放,风吹日晒雨淋,极大损害机械性能,缩短使用年限;有些机械随处停放,影响村容村貌,还存在被偷盗等不安全隐患。二是粮食晾晒难。越来越多的服务主体提供粮食烘干托管服务,但是粮食干燥、仓储等问题还没有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存在晒粮难、储粮难问题。

(二)土地流转难

在土地流转方面出现流转难,一方面农民惜地捂地不愿流转,一方面土地撂荒薄种,甚至个别农民在自家地里种植速生林等问题。原因如下:

1.年龄较大的农民(年龄在50多岁以上的)以种地为生计和乐趣。对土地感情深,不愿流转土地。

2.村镇建设规划和种植结构调整,很多村村民看到所经营的土地可能在规划调整范围内,存有土地流转高价期望,达不到要求便不愿流转土地。

3.凡土地流转的农民合作组织和农机种植大户为便于大型机械作业,需整片搞流转。若一块地中有少部分不愿流转,就放弃了对整块地的流转意向。

4.土地经营情况多样。农机合作社对土地流转充满了期待,但在实际流转过程中却有很多具体困难。(1)流转的期限不一。流转的合同一般在三年左右,也有的合作社一年一签,也有少数人从亲戚那里承包土地,并没有规范的合同约定。(2)流转费用增长快。六年前,包地时每亩600-800元左右,现在每亩800-1000元左右,租地成本已经占到合作社生产成本的一多半以上。

(三)投资大、融资难

与工商企业一样,农机合作社发展到一定阶段也需要顺畅的资金进行周转,但是合作社面临的却是信贷渠道不畅,手续复杂,贷款金额小。对农机合作社来说,投资是一项很大的开支。如:1台120马力以上拖拉机去除补贴后7万元以上,种1000亩地需3台,就需20多万元。上一台15吨的烘干机,去除补贴后,还要10多万元,再加上基础设施则需30万元左右,而目前合作社自己的资金规模小,所以如果贷款额度小就很难发展。其次还有贷款利息高、信贷时间不灵活、数额小、程序复杂等原因。合作社急需资金时有时不愿到银行贷款,而向亲戚、朋友们借贷。

三、两点建议

(一)加大对农业生产流转及托管的指导

一要加大农业生产土地流转及作业托管工作指导力度,加强对《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支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的通知》《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托管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宣传解读,总结推广街镇、村级及合作社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为农业生产土地流转及托管发展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舆论环境;二要鼓励支持镇街、村、合作社不断地探索创新农业生产流转及托管服务模式和管理机制,更好地适应农户的多样化需求;三要对达不到规范化要求的服务组织,加强指导服务,帮助健全民主决策、生产管理、收益分配等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引导农业生产供需双方按照市场原则协商确定土地流转费及托管作业服务价格,并加强经常性指导和动态监测。

(二)积极落实农用地管理政策

建议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用地问题,国家层面采取顶层设计,积极落实农用地管理政策,将合作社用地纳入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和乡村规划;尽快制定出台农机合作社场库房建设具体用地政策,简化审批手续,对符合用地条件的申请,及时办理许可,依法解决农机具存放等附属设施用地。借鉴推广青岛、菏泽等市实施农机“安居工程”、建设农机大院的经验做法,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扶持农机合作社加强农机场库房建设,破解农机“存放难”问题。

猜你喜欢
肥城市领办社员
胡耀邦:让社员们多搞点“小自由”
土地适度规模的有效形式——股份合作——村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见成效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古绛镇乔野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做好粮食种植“大文章”
“围绕”在百姓四周——黄陵“代办领办”拓展为民服务
小鹿和泥塘
爱是什么
山东省肥城市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经验与做法
体育教师参与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四点做法
Comparison of plasma microRNA-1 and cardiac troponin T in early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