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背景的高职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路径探索

2019-02-17 04:27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保障体系产教校企

(福建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2)

高职教育是培养能够服务一线职业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窗口,更注重对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实践教学的成效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质量。如何构建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当前众多院校所遇到的主要困惑。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发展的日益重视,高职院校从规模化发展逐步转向内涵发展,这使得高职院校不仅重视人才培养质量,而且更加关注其在科研、技术技能服务等方面的作用,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日益凸显。为更好地实现学校与产业的紧密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理念应运而生[1]。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系统地提出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宏观指导意见,为新时代高职院校办学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实践教学培养质量提出了挑战。

1 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概念解析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有效途径,是职业技能培养的必要方式,与理论教学有着相同的教学结构,不同的是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评价方式具有自身的特点,在制订实践教学体系时需要坚持特色性、实用性、混合性等原则。特色性指的是以综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技术技能积累为主线,产学研兼顾,培养新时代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用性指的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紧密结合职业岗位群建设,其实现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三个对接”[2];混合性指的是淡化了传统教育中理论与实践、教室与实验室、专业课程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之间的界限,建立一体化、混合型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广义上的,通常包括内外质量保障体系,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包含政府及相关社会组织对实践教学质量的计划、协调、监督、控制等活动;狭义质量保障体系通常理解为在学校内部运行的实践教学质量控制活动。本文中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指包含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体制、师资队伍、数据平台为基础的质量保障体系,以“检查、评价、监督”为手段的过程性的质量保障体系。

2 国内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管理流于形式,教学标准化程度偏低

构建结构严谨、内容科学、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是学校保障实践教学活动有序推进的重要保障,就现状而言,许多高职院校并未建立有效的制度体系,致使管理流于形式,没有使实践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3]。相比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如形式上既包含课堂教学中的实践部分,也包括在实训岗位上的实习实训和顶岗实习,还有实训基地中的实习;内容上分为不同专业、学习阶段、课程类别。形式上的多样性给实践教学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难题。其次,多数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的标准体系建设方面也是差强人意,主要表现为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仪器设备、师资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缺乏标准化建设,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有效对接市场与企业发展。

2.2 教师招聘渠道单一、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不足

当前高职院校教师招聘的主要来源是应届生,也包括少数的往届毕业生。他们企业实践工作经验或从事专业教学的实践经验不足。从学历身份而言,在高职院校任教的教师多毕业于普通高等院校,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相适应。虽然多数学校在引进或聘用人才过程中都会将从事基层实践教学工作的要求作为聘用合同的重要条款,但对于入职后工作繁重的教职工,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完成该项任务,所以此项要求形同虚设。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表现为能力较低、经验匮乏、教学理念与知识陈旧,缺少必要的学习和锻炼,这使得学校教学与企业实际生产活动脱节,从而影响到实践教学的培养效果。由此可见,建立一支由高素质的、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一线技术人员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对职业院校对接产业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相当重要的。然而由于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兼职教师在专业教师队伍的比例仍然偏低,无法弥补学校“双师”队伍发展滞后造成的不良影响。

2.3 实践教学经费保障不足,教学资源利用率低

随着现代产业的快速发展,企业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等的更新换代日益加快,尤其在高端装备制造、现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等国家战略型新兴产业领域尤为明显。相比之下,当前多数高职院校无论在生产实训设备、基础设施、信息化系统等方面,还是资金投入上,都与企业对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存在一定差距,这使得在校期间校方只教会了学生如何“操作设备”,没有让学生学会如何“生产”。较理论学习,实践教学因其性质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来保障仪器设备的采购、维护、更新,而学校的主要收入来源于财政拨款和学费,在学校规模化发展的时候,资金大都用于其他项目的支出,真正用于实践教学的则极为有限,这使得实践的仪器设备与学生数量的比例无法达到国家对实践教学的最低要求。对一个学校而言,实践教学需要多种因素的保障,比如完善的制度保障、必要的师资保障,在以上条件不能满足的情况下,即使配备了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的实践仪器设备,也会影响到设备的使用效率,这是当前国内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2.4 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式单一

在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过程中主要以结果评价为主,忽视了过程考核的重要性。多数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结果评测普遍采用学生向校方提交实习结果证明、报告、学习总结等方式,评判渠道单一,缺乏动态考察机制,这造成评判标准不统一、评判结果不准确,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实践教学的指导老师审核学生提交的材料后,仅仅给出一个结果性的结论或是反馈一段具有主观性的评价,对于促进学生进步所起到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一方面,考核标准是教师根据实践教学主观制定的,受个人知识结构的局限,有可能与现实生产相脱节,缺乏具体的、科学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为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道德情操,也无法使实践教学的意义与价值扎根于学生的认知。

3 基于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路径

3.1 产教融合构建实践教学培养目标、标准体系

第一,对照国家教育教学标准、学校规划,紧密结合产业岗位、实际工作需要以及学校专业特色制订人才培养目标,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行业企业专家、相关科研机构和学校共同制订。完善实践教学标准体系,包括设备仪器标准、课程体系标准、评价体系标准以及操作规范等。第二,构建目标清晰、定位准确的实践教学质量标准、考核标准。明确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做到质量评价与考核有章可循、有据可依[4]。

3.2 产教融合深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构建“结构合理、理论丰富,具备一定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教师队伍。优化师资结构,依据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及实践教学能力结构,引进具备相应专业能力的师资,完善和充实专业课教师队伍。聘请或引进具备丰富的企业生产实践能力、具备一定教育教学能力的企业专家从事实践教学任务,将聘用专家纳入兼职教师管理,完善相关制度。合理调整兼职教师比例及任教课时数量,做好管理服务。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培训,建立专业课教师到企业轮训制度及出国、访学、外地培训制度。

3.3 产教融合构建实践教学分层管理体系

校企协同构建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在校内以校系两级管理为主。教务处统筹实践教学宏观指导工作,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方案),指导各系制订实践教学培养计划,加强组织、统筹管理,做好资源配置,教学考核监督、评价。各系依据学校实践教学计划,开展实践教学。在校外由校企双方共同制订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完善相关制度,形成组织、运行、考核评价机制。成立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校外实践教学的日常管理工作。

3.4 产教融合构建实践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首先,搭建信息化数据管理平台。建立企业、教学管理行政部门与系部之间的信息互通、数据共享平台,有效缩短数据采集、整理、分析等环节的耗时,提升数据采集效率[5]。信息化数据管理平台能够直接反映实践教学的整个过程,学校继而可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诊断和改进。其次,建立校企合作监督委员会,共同监督完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校企共同制定的实践教学标准体系为依据,以信息化数据平台为支撑,建立包含常态纠偏和阶段改进的诊断与改进机制,促使实践教学的过程性管理和结果性评价共同发挥作用。

4 结语

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不可或缺的途径,是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构建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快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学校从宏观层面进行顶层设计,还需要有效促进校企协同,共同把好人才培养的质量关。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应当将信息技术作为今后发展的重要环节。

猜你喜欢
保障体系产教校企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我国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的研究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勇立改革开放潮头 创新粮食保障体系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