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德育渗透的思考

2019-02-21 10:20文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鹅溪小学黄晓霞
师道(教研) 2019年1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德育素养

文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鹅溪小学 黄晓霞

语文课程标准人文性指出语文学习过程是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语文教育活动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尊重人,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尊重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是语文课程的应有之义。在语文教学中学到了一些优秀的文化思想和中华传统美德,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端正自己的思想。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一)德育渗透过程中的差距因素

我国提倡素质教育,可以看出对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视,但目前看来,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渗透德育所达到的效果与我们的目标有很大差距。导致这样的差距,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学校、老师及家长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是很大,家长、学校对孩子成绩的关注度远远高于对学校教学内容的关注度。

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差距,对于课文中所渗透的德育思想挖掘的不够,不能充分发挥出课文中所渗透的德育思想。

(二)语文教学内容离不开德育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德育的渗透,如在教授季羡林先生所写的《怀念母亲》这一篇课文时,我们就可以从中引导孩子们学会感恩,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尤其是表达自身对长辈的爱。往大的方面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祖国建设离不开我们的努力与拼搏。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德育的渗透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对事物的正确的看法,并端正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

(一)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

在新课程教育的背景下,许多教师感到知识和能力明显不足,对每一个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更高了,这也意味着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与时俱进,终身学习。要坚持开展自身基本功的训练,持之以恒自我锻炼,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所发挥。同时需要不断反思,通过反思达到自身素养的提升。学生具有向师性,教师的言行会对小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注意自己的情感和态度,不应该把不良的情绪带到课堂中,要给学生们树立榜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积极向上的心态及爱国之心,这对学生道德风貌的培养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

在课堂教育教学中,我们可以针对文本的阅读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榜样教学法,借助文章中的英雄人物,仔细讲解英雄人物所具备的优良道德品质,以小学生能接受和理解的语言在学生的心中形成英雄形象,这样有助于激励学生向榜样学习。同时可以让学生先自己谈一谈对文本的理解,针对学生的见解,教师再适当点拨,这样做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在课外活动中渗透

语文课外活动是比较活跃和积极的,在语文课外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外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活动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这样便于学生理解,还要注意层次性,根据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来安排活动,比如让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找一些有趣且易理解的影片,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爱国的重要性。

三、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形成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引导,在课外活动和平常的课外阅读中也要注意德育的渗透。另外教师会对学生德育思想的形成产生很深的影响,所以教师也应该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注意日常的言语和行动,给学生树立好榜样。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德育素养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丰富课外活动内容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