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汽修专业技能竞赛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应对策略探究

2019-02-27 09:30余姚技师学院王顺锋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9年24期
关键词:心理特点阶段技能

余姚技师学院(筹) 王顺锋

技能大赛参赛选手的竞赛心理训练直接影响着选手综合竞技水平,我们要重视选手训练中各环节的心理变化,才能抓住最佳时机,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因势利导,培养选手们健康的竞赛心理,保证他们在赛场上的稳定发挥。技能训练及竞赛过程一般由选拔组队阶段、训练阶段、比赛阶段组成。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和目标,选手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我们要注意观察选手的心理变化,强化积极因素、化解消极因素,才能保证训练工作的顺利开展。指导教师除了重视理论学习和实操训练外,还要对选手进行心理辅导及训练,方能提高训练效率和比赛成绩。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心理训练是激发潜能、提高竞技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比赛总有输贏,想赢怕输的心理往往会影响选手正常水平的发挥,而加强选手心理训练,可有效地提高选手的应变能力,能最大限度地调整好自己的竞技状态。当然,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日积月累才能养成。

1 选拔阶段学生心理特点与应对策略

选拔阶段通过宣传动员、笔试面试、体能测试、协调测试、实操测试、组队分组多个环节测试,快速高效地筛选出最适合竞赛的选手,各阶段学生心理特点及应对策略见表1所列。

表1 选拔阶段学生心理特点及应对策略

2 训练阶段学生心理特点与应对策略

表2 训练中期阶段选手心理特点

(1)训练初期阶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该阶段选手开始投入训练,学习主要技能效率非常高,他们有激情、有理想、有冲劲、能吃苦、能动性高。在这个阶段,选手们会抱着理想和憧憬,开始紧张而艰苦的训练,而且效率奇高、进步神速、相信教练。他们从不会到会,从互相认识到重新审视,但也容易变得为了在以后的晋级淘汰制中赢得竞争而单兵作战、固步自封,从而出现孤芳自赏、恶性竞争的不良心态。

在这个阶段教师要保护选手的训练热情,利用好训练的高效率,在最短的时间内让选手学会赛项技能。同时,教师必须正视和重视这一阶段选手的消极因素,在训练的最开始就开宗明义,指出开放心态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一定要做到互相学习、团结协作、共同进步,要相信教练但不盲从教练。

(2)训练中期阶段。训练中期阶段是学生基本掌握了赛项技能,进而加深理解、提高效率、熟练稳定的阶段。由于性格不同,每位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心理也有所不同,有的浮躁、懒惰,造成进度缓慢,有的积极勤奋、训练,效果事半功倍。而性格差异或激烈竞争等原因,也可能使队员间出现些相互排挤、自我封闭、敏感、不愿意接受队友的建议等负面消极表现,具体见表2所列。此时应鼓励队员之间相互学习、交流。教师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具体应对策略和目的见表3所列。

(3)训练后期阶段。该阶段是训练的强化阶段,是学生突破难点全面掌握技能的的阶段。此阶段的心理状态将直接影响到选手参赛的自信心。比赛即将来临,学生可能会激动、兴奋、紧张、浮躁、战斗欲强,希望获得认同感,非常在乎别人的评论,在技术方面过分关注局部而忽略整体等。教师应利用这些特点,将学生打造成心理成熟、自信十足的强悍选手,具体做法有:当学生浮躁时,找出其薄弱的技能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反复练习;尽量挖掘学生本身和作业中的闪光点进行表扬,经常给予正面肯定的评价;引导学生顾全大局,在比赛中不因局部或某个环节上的小问题而影响整体成绩;压制或拖慢学生的兴奋点,让他们将最好的状态调整到赛前阶段。

表3 训练中期阶段应对策略和目的

3 比赛阶段学生心理特点与应对策略

(1)赛前阶段。比赛前几天,选手心理波动会特别大,指导教师必须重点疏导,切不可轻视。

选手在赛前食不知味、夜难安寝属正常心理反应,教师要认清形成原因,才能帮助选手克服困难,走出心理困惑。若一味地说“要放松”“别紧张”,可能会使选手无所适从,甚至带来反效果。只有明确地告诉选手怎样做,让他真正抛掉包袱、轻装上阵,才能使其正常或超水平发挥。教师可告知选手,紧张是正常的,适度紧张有利于水平发挥。还要关心选手,帮其制订合适的目标,帮其放松。具体应对策略和目的见表4所列。

表4 赛前阶段应对策略和目的

(2)赛中阶段。该阶段是选手展示成果的阶段。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选手水平的发挥与其身体状况、适应能力、抗干扰能力等息息相关,也与其心理素质密不可分。比赛过程中,选手若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纵有再好的体能和技术,也难发挥出应有水平,正所谓“两强相遇勇者胜”。在比赛过程中,选手的心理波动较大且有一定规律,选手常常会在比赛的开始和收尾阶段出错而被扣分,具体见表5所列。掌握了心理波动规律,我们就有应对策略。教师须利用单项训练法对比赛初期和结尾两个时段的作业流程进行重点训练,让其熟练掌握、力保不失,尽可能缩短选手的低竞技状态时间。此外,教师还须让选手明白赛场上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遇到突发情况,我们只能积极地面对,而不是停下来等待大赛执委会处理。

表5 比赛过程中选手的心理特点

(3)赛后阶段。指导教师一定要重视对比赛后选手心理状态的分析、引导、训练,面对获胜者的欣喜、兴奋,失利者的沮丧、苦恼,教师必须一一应对,消除隐患。赛后心理调整的重大意义在于直接影响下阶段的训练、比赛以及选手整个身心的健康发展,具体心理特点见表6所列。因比赛而产生的情绪波动,有时会延续很久,甚至会影响到选手赛后的训练及生活。我们可针对不同情况采用放松训练等心理训练措施,使其克服不良心理,强化自己的积极因素,具体如表7所列。

表6 赛后选手心理特点

表7 赛后阶段应对策略

猜你喜欢
心理特点阶段技能
Open science:The science paradigm of the new era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