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传统服饰历史演变与艺术特征分析

2019-02-27 01:31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徽派服饰文化服饰

曲 义



徽派传统服饰历史演变与艺术特征分析

曲 义

(宿州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以徽派传统服饰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比较归纳等研究方法,将徽派传统服饰中蕴含的文化元素归纳提炼为山越时期衣冠百年不易、大迁徙时期双向涵化、宋元时期技术改变服制和明清时期审美风尚大变等四点。从服装造型的角度,分别对徽派男子服装和女子服装的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并就相应常见服装造型和贫富差异在服装造型中的体现进行对比,努力探寻徽派传统服饰文化艺术元素的独特之处。

徽派;传统服饰;历史阶段;艺术特征;差异

徽州地区以皖南为中心,自宋徽宗时至民国,行政格局较为稳定。本文通过对徽州区域的徽派传统服饰进行田野调查,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并借助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提供的相关资料,着眼于从服饰变迁、造型和材料三个角度,按照性别划分,对徽派男装和女装进行艺术性研究。运用历史学、社会学、美学、服装学等文化艺术理论,深度挖掘其中的文化艺术元素精华。

本文采用了四种研究方法:(1)文献检索和分析。检索相关的书籍、论文、报刊,将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梳理研究现状,为研究工作打下基础;(2)田野调查法。通过对黟山和白际山脉一带的徽州地区以及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进行实地考察,收集第一手传统徽派服饰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3)比较法。运用比较学的方法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横向比较为主,纵向比较为辅;横向对比为明线,纵向对比为暗线,对徽派服饰类型进行分析;(4)归纳总结法。对运用上述研究方法所取得的一手资料进行信息统计处理,对研究的内容及结果等进行归纳总结。

以时间为纵轴,对徽派传统服饰的历史发展进行梳理和阶段式划分,并对各个阶段的服饰发展演变特征进行总结。以性别为横轴,对徽派传统男子服饰和女子服饰的造型进行艺术剖析,并对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特征进行解读。

一、徽派传统服饰的历史发展阶段划分

(一) 山越时期衣冠百年不易

在三国孙吴大军为了扩充兵源而向徽州地区开拔之前,徽州地区的山越地方武装长期割据。山越是山民和山贼的统称,该时期服饰因地制宜,取材主要以山间动植物为对象,植物纤维为葛和麻、动物纤维包括麂子和山羊等。极贫者亦有用土法造纸为衣,用以遮羞。

山越时期服饰文化形态百年不易的原因可归纳为两点。第一,徽州地区“东有大鄣之固、西有浙岭之塞、南有江滩之险、北有黄山之厄”[1]。地理环境长期阻隔了山越服饰与主流平原服饰文化之间的交集。第二,孙吴军事干预山越之前,徽州地区长期罕受外域战争波及,跨区域人口迁徙少,故而包括服饰在内的文化交融度低。

(二) 大迁徙时期双向涵化

孙权于东汉末年初定江东后,为扩增兵源巩固政权,开始大举讨伐江东一带的地方武装势力。因军事实力不敌孙氏大军,被征服后,徽州一带的山越开始与外界矛盾共处。此后历史上所发生的东西晋更迭时期的永嘉南渡、唐末五代更迭时期的广明南渡、南北宋更迭时期的绍兴南渡等战争和政权交替所导致的大规模人口迁徙,是徽州山越服饰文化与中原服饰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阶段。

徽州各地习中原之俗重蚕,“至欲熏斋洁以饲之[2]”,丝绸、苎麻和皮草成为大迁徙时期徽州服饰的三大材质。部分中原士大夫效仿山居者以纸为衣之习[3],虽然纸衣原为徽州极贫者服用,但徽州地区自古造纸技艺高超,深受文人墨客垂爱,并以夏着纸衣为雅士之风尚。综上所述,反映出山越服饰文化与中原服饰文化间的双向涵化特征。诚然,在此过程中,包括服饰在内的主流中原文化对弱势的山越文化的涵化程度是更强的。

(三) 宋元时期文化坚守与服饰变革

宋元时期的徽派服饰文化一方面反映了对于新安理学的坚守,另一方面反映出因纺织材料革新而产生的服饰变革。徽州地区是新安理学的发源地,徽派传统服饰作为反映徽州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款式相对保守、色彩较为素雅、装饰质朴,伦理纲常色彩十分明显。

另一方面,棉是舶来品,最初在印度河文明中开花散种。传入我国时,最初只在边陲地区织布制衣,中原地区仅作观赏之用。宋代起,徽州地区开始大量植棉[4],棉布在服用面料中的比例大幅提升。至元代,棉纺织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织机装备技术、棉纺织技术愈趋成熟,布匹质量和花色较前代均有较大改观,最终确立了棉布在当时及之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四) 明清时期审美风尚大变

徽商于宋时萌芽、活跃,于明清步入了最为辉煌的发展阶段,是我国历史上长期活跃的商帮之一,位列三大商帮之首。徽商自古崇文重教,儒商之誉由此而来。在坚守徽州传统文化的同时,遍及各地的徽商因生活富足,服饰上讲究奢华富丽,乐于吸收不同的流行元素为一身,尤以吸收清代服饰的繁缛之风最甚。徽商们荣归故里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徽派服饰风格的变化与最终确立。

元代和清代均是我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元代的民间服饰基本保持了各族原有的服饰文化,而清代为了实现满汉一体、加强统治,在服饰制度上推行男从女不从,通过立法强势向汉族服饰文化中植入满族服饰文化的审美标准。因此,徽派服饰形制与服饰文化中具有一定的满族文化涵化特征。

二、徽派传统服饰的艺术特征

(一) 男式褂

褂的衣长至臀围线下,作为礼服穿着,它是搭配袍或衫共同服用的外衣,作为常服穿着,褂可单穿,夏季亦有无袖褂。从门襟造型上看,以对襟褂居多,斜襟次之。褂的形制原本相对固定,随着徽商的兴起,贫富差距在男褂上出现了十分明显的差异性变化,主要表现在外轮廓、领子、贴边、口袋、纽扣、袖结构、面料和开衩共8个方面(图1、图2)。

图1 非富阶层男子所服褂衣款式图

图2 富家男子所服褂衣款式图

非富阶层与富裕阶层男子褂衣差异比较:

(1)外轮廓与领形。非富阶层男子褂衣相对合体,富家男子所服褂衣外轮廓相对宽松,各部位尺寸均较大。非富阶层男子褂衣领开口维度贴合颈圆柱、领座较低。富家男子所服褂衣领口与脖子存在间隙,通过较高的领座与颈部贴合。

(2)口袋与纽扣。非富阶层男子褂衣在左前胸和腰线处门襟两侧各设有1个明贴袋,富家男子所服褂衣多仅在门襟左侧设1个挖袋。非富阶层男子褂衣门襟一般为7粒扣,富家男子所服褂衣门襟处多为共5粒扣。

(3)贴边与面料。前者在领口、袖口、门襟、下摆等处多以布条贴边,从而增加各个关键部位的服装耐磨度,而在富家男子褂衣中则较少运用贴边工艺。非富阶层男子褂衣材质多以粗土布居多,只有1层面料,无里料。后者的材质主要包括细棉布、丝绸、直贡呢等,有面料和里料(2层或4层)。

(4)袖结构与开衩。非富阶层男子褂衣袖口与找袖分割线间距大,富家男子所服褂衣袖口与找袖分割线间距小。非富阶层男子褂衣侧缝处各开1个真衩,富家男子所服褂衣在此基础上后中底部又增开1个真衩[5]。

(二) 男式袍、衫

徽派传统男子袍、衫的造型可分为连体式和上下分属式两类,以后者最具地域特色。连体式袍、衫为竖直式立领、右衽斜大襟、部分袖片与衣身连裁,款式特征与他地基本无异。上下分属式造型只在袍中出现,上身为褂、下摆内侧以盘扣与连体式袍下半身的衣片相连接,故而被徽州地区百姓称为“两接头”袍。除上下分属式袍外,袍和衫的主要区别在于不同季节的面料质地和面料层数上存在差别,造型则基本无异,均为长款外衣,衣长均位于脚踝上下。贫富差距在男子袍、衫上主要体现在材质、色彩和装饰三个方面。

非富阶层与富裕阶层男式袍、衫差异比较:

(1)材质。富裕阶层非寒季节多以细棉布、丝绸等面料制衫,寒时衣着通体用貂皮、羊皮和狐狸皮等动物毛皮所制的男袍为尚。非富者则多服麻和土棉布衫,袍分面料、填充物和里料三层,中间层多以棉花做夹层,面里料纱支紧密,以防棉丝蹿缝。

(2)色彩。富人所服袍、衫的色相丰富,白、灰、枣红、青、普兰、湖蓝等有彩色和无彩色均较常见。非富者所服袍、衫色彩相对较少,以普兰色、黑色和灰色为主。

(3)装饰。非富阶层所服袍、衫以实用为主,装饰性元素较为少见。富人所服的绸缎材质男衫面料常见有适合纹样的团花装饰贯穿于全身,题材以花开富贵等植物纹样为主,亦有万字纹等吉祥寓意的抽象化文字纹样。

(三) 男女裤装

徽派传统男裤有长便裤和膝裤两类。长便裤为徽州民间叫法,实际为吊裆裤。该裤无门襟,正背面裆位分别用一块等面积的狭长梯形块面与裤筒进行拼缝。裆深、腹腰厚和笼门宽取值均极大,有的立裆深甚至超过裤长的1/2,膝围线以下则相对合体,以便于山间劳作时登高爬坡。长便裤为高腰,腰头左右两侧外轮廓外倾,腰围极大,着装时必须将腰头与人体腰部间的余量折叠、系带,才能使之合体。徽州地区长便裤男女同款,故在女子服饰造型部分将不再赘述。

徽派男子裤装中最具地域特色的是膝裤,又名套裤。其造型特征是无裤腰,裤筒相对长便裤合体,裤筒上端系有数条2-3cm的布带,穿着此裤前需先腰间系带,再将裤筒上的布带与腰带系紧,从而保证裤筒不下掉,最后将裤脚口用布带固定。膝裤是徽州地区底层民众的常用传统裤装,既节省布料,又能保证人体的活动量,解放前此类裤装仍被山民大量服用。其服用功能与绑腿类似,但在构成形式和着装上具有差异。

膝裤与绑腿差异比较:

(1)构成形式。膝裤由裤筒、绑带和裤筒上缘带三部分构成,绑腿则只有绑带。

(2)着装方式、位置。绑腿着装后位于膝盖至脚踝之间,着装方式为绑。膝裤着装后位于腰部至脚踝之间,与常规裤装的着装位置无异,着装方式为先系后绑。

(四) 女式袄、褂

图3 常见女式袄、褂领与襟

图4 徽派女式袄、褂领与襟

徽派传统女式袄、褂款式相同,冬季着袄,有长、短两类,均由土棉夹层,故又叫棉袄。袄、褂的领型包括立领和圆形领线的无领,领开口造型主要包括竖直状、元宝状和盘状三种。门襟均为右衽,有斜襟、如意襟等。直袖宽大,找袖结构线从腋下附近垂直向上交于袖山。有的袄、褂衣身设有前后中心线,腋下衣片呈A形。领口、门襟、袖口贴多条撞色细边,下摆包边的尺寸最大。与常见造型相比,徽派传统女袄、褂的特色集中在前中贴边和门襟内缘下角贴边的造型之上(图3、图4)。

常见女袄与徽派女袄造型差异比较:

(1)常见女式袄、褂前后衣片领口处360°撞色贴边,徽派女式袄、褂领口前中位置贴边呈斜“Z”形,领口其它位置贴边与常见女袄相同。

(2)常见女式袄、褂侧缝处门襟最里侧贴边线形为弧形,徽派女式袄、褂侧缝处门襟最里侧贴边线形为钝角状。

(五) 女式坎肩

坎肩现称马甲,是搭配于最外层穿着的服装,多在春秋季使用。造型类似无袖有门襟的背心,腰节线以上的内弧度较大,腰线以下为直线形。坎肩外轮廓、内部零部件形制比较固定,造型差异集中体现在斜襟、对称襟和琵琶襟的线形之上。与常见坎肩造型相比,尤以琵琶襟坎肩最具徽派服饰特色[6](图5、图6)。

图5 常见琵琶襟坎肩正背面造型

图6 徽派琵琶襟坎肩正背面造型

常见款琵琶襟坎肩与徽派琵琶襟坎肩造型差异比较:

(1)分割线。常见款琵琶襟坎肩腰部无分割线,下端直开襟线位于腰线下方,背面设有一条后中。徽派琵琶襟坎肩正面设有一条横向的腰节分割线,下端直开襟线位于腰节线上,背面设有一条后中和一条腰节线,后中起于后领座底线,终点与腰线垂直相交。

(2)块面与零部件。常见款琵琶襟坎肩前襟衣片面积大,下摆开衩值小,共5粒盘扣:领口1粒、门襟上下共3粒、开衩1粒。徽派琵琶襟坎肩前襟衣片面积小,徽派琵琶襟坎肩下摆开衩值大,共10粒盘扣:领口1粒、门襟上下4粒、腰节线2粒、开衩3粒。

(六) 褶裙

徽派传统女裙以服用褶裙为主。徽派褶裙是在平原地区主流裙形(鱼鳞裙和马面裙)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但裙长和腰头高度相对较短,规律褶的数量少、褶量大,山地特色明显。该裙长度位于脚踝以上,自然下垂时外轮廓呈小A形,平展后呈110°-130°左右的大A形,但120°的褶裙较为少见。内部造型上看,腰头为直腰,下摆处通体撞色贴边。将平展的裙片平分为5份,在第2和第4份中设规律长褶,数量为6-7个。从左至右第1和第3份位置做长剑状撞色贴布,布边再以长条状刺绣或织带做边缘饰(图7)。

图7 徽派褶裙款式图

三、结语

通过对男式褂、袍、衫、女式袄、褂、坎肩、褶裙和男女裤装的造型进行研究,可将徽派传统服饰艺术及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特征归纳为以下五点:

(1)自山越至清,徽派服饰从不开化到形制确定,是山地形态文化与中原服饰文化相互碰撞与交融的产物。儒商、宣纸等文化特色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徽派服饰独特的文化底蕴与艺术魅力。

(2)从事山地农耕劳作和非农领域一般性生产劳动的普通社会阶层(下称前者)比不直接从事生产性体力劳动的富裕阶层(下称后者)所服徽派服饰褂衣合体。纽扣数量多于后者,亦是为了强调合体性,以便于体力劳作。此外,前者的服装中口袋相对数量较多,且均为明贴袋,便于携带工具等小件物品。上述服饰现象均符合服饰文化的实用性规律和现代服装人体工程学的内核。

(3)后者的服装往往维度较大、用料较多,面料和里料最多可达4层。虽与现代服装设计制作形式法则与合体性一般规律相悖,但却符合彼时厚重、饱满、博大和繁缛即富贵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和美学特征。

(4)前者的服装边缘多进行贴边设计,其目的在于增强服装的耐磨度,从而延长服用寿命。袖口与袖身分割线间距较大的目的是为了排版和裁剪时节省布料。充分体现出徽州地区普通民众的生活智慧和艺术创造力。

(5)后者的服装造型已然宽松,但部分男子服装后中底端仍要进行开衩处理,一定程度上使得服装变得更加松垮。宽松是一种审美标准,但松垮则影响美观。后开衩的真正用意在于仿效官服后背的造型,反映出富人对于仕途的向往,亦有官商一体的意味。

在服饰审美文化与设计风格多元化的今天,徽派传统服饰的生存土壤日益锐减。惟其如此,对于徽派传统服饰文化艺术元素进行历史与艺术研究,才有助于唤起人们的记忆与思考,最终才能有助于徽派传统服饰文化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1] 江舜民. 徽州府志[M]. 济南:齐鲁书社,1997. 22.

[2] 程颂藩. 程典[M]. 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986. 89.

[3] 罗愿. 新安志[M]. 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986. 341.

[4] 郑红. 近代徽州地区民间服饰文化研究[D]. 芜湖:安徽工程大学,2015. 13.

[5] 段小萌, 张竞琼. 近代民间服装的开衩形制与结构研究——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相关馆藏为例[J].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4(06),40-44.

[6] 郑丹妮,等. 清代女性琵琶襟马甲的艺术符号探究[J].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7,(05):31-35.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Huizhou School Traditional Costumes

QU Yi

(College of Arts and Design, Suzhou University, Suzhou Anhui 234000, China)

Taking the traditional costumes of Huizhou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comparison methods, the cultural elements contained in the traditional costumes of Huizhou are summarized into the two-year period of the Shanyue period, the two-way acculturation during the great migration period, and the technical change service during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The aesthetics of the system and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hanged dramatic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lothing styl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uizhou men's clothing and women's clothing, and compares the common clothing styling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ich and poor in the clothing styling, and strives to explore the traditional elements of Huizhou traditional costume culture.

Huizhou school; traditional costumes; historical stag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ces

曲义(1985-),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民族服饰艺术与服装服饰设计.

安徽省教育厅2018年度高校优秀拔尖人才培育项目(gxyq2018099),宿州学院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SZXYQNW2017002),宿州学院第三批优秀学术技术骨干资助项目(2018XJGG11),宿州学院2018年度校级质量工程资助项目(szxy2018ppzy01).

J523.5

A

2095-414X(2019)01-0022-05

猜你喜欢
徽派服饰文化服饰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动物“闯”入服饰界
徽派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
非遗视角台湾高山族(原住民)传统服饰文化研究
山水画般的徽派建筑
浅谈徽派“马头墙”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与演变
现代流行服饰文化视阈下的符号化消费
浅谈新徽派版画与古徽派版画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