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Viktor&Rolf秀场服饰看当下服装造型要素“体”的创新应用

2019-02-27 01:30时雅菁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体感秀场立体

时雅菁



从Viktor&Rolf秀场服饰看当下服装造型要素“体”的创新应用

时雅菁

(闽江学院 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本文是关于服装造型点、线、面、体四要素中“体”要素应用手法的研究与探讨。在服装上常规“体”要素表现形式的已有研究基础上,搜索大量图片、资料进行总结、归类和分析,发现“体”要素应用的三个阶段或层次:“纯粹外形线”设计思想阶段,“夸张”和“强调”设计思想阶段以及Viktor&Rolf品牌服饰中的“体”要素应用的新思路。并进一步总结归纳出Viktor&Rolf品牌服装设计师对服装造型要素“体”创新应用的五个方法:与3D立体造型装置相结合;俄罗斯套娃——运用叠加法增大体积感;通过切割、镂空来强调“体”造型;从平面到立体中获得意外的“体”感;隐意视错形成立体感服装造型。本文中对于当下服装设计中“体”要素创新应用的研究是对现代服装设计方法研究的深入与补充。

服装;造型要素;体;维果罗夫

造型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绘画用颜料、绢、布、纸等,雕塑用木、石、泥、铜等),按审美要求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物体处于空间的形状,是由物体的外轮廓和内结构结合起来形成的。[1]如汽车、椅子、花瓶等物体形状不同,特征各异。造型便是把握物体的主要特征所创造出的物体形象。任何造型,无论是平面还是立体的形态,都可以归纳为点、线、面、体的要素构成。而服装造型是属于其中立体构成的范畴,主要是通过点、线、面、体四大要素进行分割、组合、积聚、排列,从而产生形态各异的服装造型。而在点、线、面、体四要素中,相对于其他要素,体要素对服装的外轮廓即廓形变化具有更强的影响,服装造型更强调人体与衣服之间的空间关系,以及服装的立体形态。

一、“体”要素在服装上的常规表现形式

体是面的移动轨迹和面的重叠,是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三次元空间,点、线、面是构成体的基本要素。设计中的体可以是面的合拢与点、线的排列集合等,设计上的体有色彩、有质感[2]。在服装中的“体”,体感强烈是指服装的身体感强、有较大的零部件明显凸出整体,或局部处理凹凸感明显的服装。体造型形式的服装显得很有分量。服装中的体造型主要通过衣身、零部件和服饰品来表现。

(一) 衣身的“体”感

服装的整体部位如蓬松飘逸的服装大身、膨大的裙体、褶皱的运用等都是体的表现。如婚纱设计、礼服设计或中常见使用裙撑后膨大的裙体中体的造型就非常的明显,洛可可时期女装中被紧身胸衣勒细的腰部与宽大的裙撑形成了一种体的对比,来突出女性的曲线美,而巴斯尔风时期女服加了臀垫的高高翘起的裙裾与高高耸起的发髻中的体感均衡;再如服装中的褶皱设计、用面料反复堆积形成的空间,用绳带抽褶或进行反复系扎而成的服装部位如多层灯笼裙的裙身、灯笼裤等也有明显的体感;另外,较为宽大的服装本身就具有较强的体感,例如相比春夏的服装,冬装的体积感相对较强,如肥大蓬松的羽绒服、皮草大衣等。

(二) 零部件中的“体”感

突出于服装整体部位的较大零部件大都具有较强的体积感。如西班牙风时期服装中夸张的拉夫领或者羊腿袖都具有极强的体感,给人以庄重威严的感觉。创意服装设计也经常可以看到将一些服装的零部件进行夸张的设计手法,如近年来常见的结合包袋功能的硕大无比口袋与经常出现在服装中,演出服上造型夸张、蓬松凸起的大领子,对门襟、腰带等部位的夸张与强调均能体现出较强的体感。

(三) 服饰品中的“体”感

服装上体积较大的三维效果的服饰品如包袋、帽子、腰带、手套、头饰等都是体造型。包袋、帽子是体感最为明显而且也是服装整体搭配中使用最多的服饰品,常见的造型夸张的服饰品来丰富整套服装的造型,形成一定的体对比。

二、擅长运用“体”感的服装品牌与设计师

(一) “体”要素应用的“纯粹外形线”设计思想阶段

20世纪50年代被称之为“形”的时代,当时最为著名的三大设计师:克里斯蒂安·迪奥,克利斯托巴尔·巴伦夏加,皮尔·巴尔曼三人都是服装廓形设计的高手,尤其是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服装设计师之一的克里斯蒂恩·迪奥,更是推出了“NEW LOOK”,“H型”,“x型”,“Y型”,“F型”等多种经典的服装式样,但此时对于服装造型要素“体”的应用还在“纯粹外形线”设计思想的阶段,主要是对服装外轮廓线与人体之间的空间进行变化。

(二) “体”要素应用的“夸张”和“强调”设计思想阶段

近年来国际秀场或服装比赛中,也不乏运用夸张法营造“体”感,吸引观众的眼球。如在服装比赛或服装走秀时,都会做一些体积较为膨大的服装作为压轴来增强气场,一些较为前卫的设计师也善于夸张一些服装中的腰头、领子、袖子、门襟、口袋等零部件或者帽子、围巾、包包、手套等配饰,将它们做得硕大无比来作为主要设计点进行强调,擅长运用这类设计的品牌较为普遍。例如Jacquemus 2018春夏女装秀中就以一顶帽檐直径40cm左右,整体直径1米左右的帽子搭配一条紧身抹胸小短裙,夸张的帽子与人体形成强烈的体积对比,让人过目不忘。虽然被放大、放宽或者加厚的的部件变化万千,但总的设计思想却较为简单,就是运用“夸张”和“强调”的手法。

(三) Viktor&Rolf品牌服饰中的“体”要素应用的新思路

对比以往的服装造型要素“体”的设计思路,纵观Viktor&Rolf近十年的秀场服饰,就可以洞察出设计师Viktor Horsting与Rolf Snoeren对于服装造型“体”的设计思路较为奇特新颖,打破常规思维,不拘泥于纯粹外形线的设计和“夸张”手法的运用进行逆向思维、侧向思维,创造出一些前所未有,具有全新“体”感的服饰,可以说似乎多年来设计师秀场主题思路都围绕着对于“体”要素应用手法进行变化,体现出其对服装造型要素“体”的不懈追求与无穷创意。

三、Viktor&Rolf秀场服饰中“体”要素的创新应用

(一) 3D立体造型装置与服装的结合

Viktor&Rolf 2008秋冬秀场,开场模特一身灰色戎装,大写的“NO”字占满整个前胸,并且是3D效果突出出来,有极强的立体感和视觉冲击力。这种采用填充、堆积或悬挂的造型方法将3D立体造型装饰应用于服装时,对工艺要求较高,且设计时较大、较为突出有一定厚度的图案会让人感觉突出于服装之外,非常醒目,适用于较为前卫、个性的服装、创意服装设计及舞台服装设计当中。

图1 Viktor&Rolf 2008秋冬3D立体字母造型

服装上体积较大的配件或零部件以及使用工艺手法制作的有一定厚度的图案会让人感觉突兀于服装之外,非常醒目,使用此类较大突出于人体的立体装置时,还需考虑与整体造型的色彩、面料的统一调和;服装上体积较小的体则会有一种活泼跳跃的感觉,在服装上使用较多有一定体积感的非点性的饰品等。

图2 Viktor&Rolf 2010秋冬“俄罗斯套娃”打造“超强体”感

图3 Balenciaga 2018秋冬“九层外套”设计中的“体”积感

(二) 俄罗斯套娃——运用叠加法增大体积感

西方服饰中追求服装的“立体”造型由来已久,但以前多通过撑垫和填充的手法来实现立体造型。如面料里层加入填充物,形成立体造型,一般以棉花、弹力絮等轻软、蓬松物体作为填充物;或借助其他可塑性材料,形成立体造型。如西方传统的晚礼服造型中,火腿绣、鲸骨裙撑等造型为确保外部空间的立体效果,常对内部空间采取特殊处理,如胸垫、臀垫、束缚等手段来强调曲线,在侧缝、公主线处嵌入支撑面料的弹性条状布料,内衬多层网状硬纱以形成外部的膨起造型等。[3]

近年来秀场中多见一些通过内外层次服装的叠加以获得体积感的方法,类似于俄罗斯套娃,一层套一层,最多的可达数十层,如Viktor&Rolf 2010秋冬秀场中,超模Kristen McMenamy穿着二十多套的衣服亮相T台,犹如一个巨型衣架,拥有女王般的强大气场,这些重量已超过模特本身重量的数倍,设计师Viktor Horsting与Rolf Snoeren在发布会现场演示如何将模特McMenamy身上的这些巨大的服饰一件件脱下,被脱下的一件件服装再由其他上场的模特现场穿上进行展示,整场秀充满了趣味与惊喜,服装整体的体积感随着一件件的衣服被脱下或穿上,而不断的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了非常多变的廓形与服装整体造型。而2018秋冬Balenciaga秀场上,同样运用不断叠加增大服装体积的方法,将9件上衣进行叠穿,打造出冬装的体积感与强大的气场,并通过色彩、质感、面料来强调其层次性与不同的风格,甚至将不同风格的服装进行调和统一,这种类似于俄罗斯套娃的将多层次的服装进行叠穿也可以打造出不一样的体积感,是服装体造型的一次全新尝试。

图4 Viktor&Rolf 2010春夏电锯切割手法营造“立体”空间感

(三) 通过切割、镂空来强调“体”造型

Viktor&Rolf 2010春夏的设计中,一件原本看似为常规廓形的礼服纱裙,放弃了运用常规的裙撑进行衬垫造型,而是用大量硬挺的薄纱进行堆叠,实际上不仅运用了堆叠的方法,用堆积出膨大的礼服裙下摆,还用电锯进行切割,水晶紧身胸衣裙装除了裙身上挖空的隧道一般的圆孔以及边缘被砍掉的部分外,其余的裙摆都是实心的。另外一件礼服裙的裙身中间被切割掉了6英寸,切割后的实心礼服裙有种挑战地球引力般不可思议的感觉,不同面展示出了不同的造型,使得服装的空间感被强调,突破了传统的服装廓形,通过薄纱堆叠出立体造型、如圆锥体、圆柱体等,再用切割、镂空、分割等手法使服装具有极强的“立体”空间感。

(四) 从平面到立体中获得意外的“体”感

图5 Viktor&Rolf 2015秋冬“平面油画”变身“立体服装”造型

图6 三宅一生设计作品“平面折纸”变身“立体服装“造型

服装最早都是属于二维平面结构,无论东西方的服装都是前后衣片相连,衣身与衣袖相连,肩袖平直,采用直线的裁剪方式。但是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观念,影响了不同的服装结构。面结构为代表的宽衣体系和三维空间为基础的宅衣体系。从70年代开始,来自亚洲日本的设计师,以极具东方特色的披挂、层叠、褶皱、包缠等方式,在欧美竞争唱主角的时尚大舞台上饰演着个性独特、风格鲜明的角色,并充斥着20世纪后去的时尚舞台,在许多时装周中,出现大量借用平面结构服装中的披挂形式、直线裁剪,无省无分割等设计手法。[4]在二维平面转为三维立体时,对于空间的不确定性,往往会给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Viktor&Rolf 2010春夏秀场中,设计师Viktor Horsting与Rolf Snoeren在发布会现场将一幅幅的挂在墙上的平面油画作品披挂、层叠、系扎到模特身上,变为一套套百变的时装,油画的金色立体画框围绕着人体发生曲折和变化,强调了空间的变换,与平面的画布形成对比。这种设计手法三宅一生所探索的由平面折纸衍化出的服装廓形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通过平面到立体的变化的不确定性来探索出全新的立体服装廓形,体现了一种东西方服装文化的融合。

图7 Viktor&Rolf高级定制2016春夏隐意视错形成“立体”面部造型

(五) 隐意视错形成的立体感服装造型

Viktor&Rolf 2016春夏高级定制秀场上,创意总监Rolf Snoeren、Viktor Horsting剑走偏锋,采用清一色的白色设计,利用纸张般立体硬挺的面料,运用隐意视错利用面料的分割、折叠、褶皱等,隐意立体的眼睛、嘴唇、鼻子与发丝在割裂、重组与服装纸上,犹如置身于怪诞的立体纸张世界,将立体装饰艺术与服装结合的完美无缺。

四、小结

服装造型是通过点、线、面、体四大要素进行分割、组合、积聚、排列,从而产生形态各异的服装造型。[5]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设计方法,它与科技进步、时代审美与设计师的思维方式密不可分,与3D立体造型装置相结合;俄罗斯套娃——运用叠加法增大体积感;通过切割、镂空来强调“体”造型;从平面到立体中获得意外的“体”感;隐意视错形成立体感服装造型等追求服装体感的新方法是服装史上未曾出现过的创新,对于当下服装设计中“体”要素创新应用的研究是对现代服装设计方法的研究与探索。

[1] 杨威.浅谈服装造型设计[J].丝绸,2005,(05):44-46.

[2] 於琳.服装造型设计的要素及造型规律[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63-66.

[3] 刘丽,巨德辉.浅谈服装造型的立体雕塑性[J].山东纺织经济,2015,(12):43-44+58.

[4] 刘均.服装结构中的创意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18,(14):80-82.

[5] 郭新梅.“点·线·面”教学法在服装结构课程中的教学实践[J].纺织服装教育,2016,31(02):129-131.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Viktor&Rolf's Show to See the Innovative Application of “Body” Fashion Modeling Elements

SHI Ya-jing

(Clothing and design faculty, Minjiang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108, China)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about the "body" elements application, which is a part of four elements of clothing modeling: point, line, surface and body.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findings on the regular expression of "body" elements in clothing, we searched for a large number of pictures, By summarizing, classifying and analyzing the data, we found the "pure shape line" design thinking stage, the "exaggeration" and "emphasis" design thinking stage, and the "body" elements of the Viktor & Rolf, which are applied with new ideas. And the article further summarizes five innovative methods of Viktor & Rolf’s designer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body" are: combining with 3D stereoscopic modeling device; Russian Dolls increase the sense of volume by superposition; emphasizes "body" modeling by cutting and hollowing out with unexpected "body" feeling from plane to three-dimensions; and forms three-dimensional garment modeling by implicit visual mistake. The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ve application of "body" elements in current fashion design is an in-depth and supplementary study on modern fashion design methods.

clothing; modeling elements; body; Viktor&Rolf

时雅菁(1987-),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服饰色彩、服装设计与服饰文化.

TS941.2

A

2095-414X(2019)01-0012-05

猜你喜欢
体感秀场立体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超级秀场 笑口常开
超级秀场
立体登陆
引入体感控制技术推动校园足球发展
Pop—Up Books立体书来了
让你眼花缭乱的3D立体趣图
电动车体感防盗系统
秀场直击
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