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视角下高校校园纺织类产品的开发

2019-02-27 01:34石珮锦梁列峰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文创纺织校园文化

石珮锦,梁列峰



文创视角下高校校园纺织类产品的开发

石珮锦,梁列峰*

(西南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重庆 400715)

校园文创产品体现着高校的文化底蕴,是传播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可穿戴性的纺织类文创产品通过感染力和个性化的表现方式直接展现了校园文化的主要精髓,其产品在销售市场潜力巨大,但开发情况和市场现有份额却不容乐观。文章对比了国内外各高校纺织类文创产品的开发现状,提出了开发此类产品的新思路,总结出高校校园纺织类文创产品的设计方向,以期为纺织类产品的开发和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有益贡献。

校园文化;文创产品;纺织品;创意设计

文创产品被称作“带的走的文化”,是现代社会中体现、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将抽象文化转化为经济效益的一种产品形式[1]。文创设计不同于普通产品设计,它不仅要反映文化特点、浓缩文化价值,还要体现设计者的创意理念,注重纪念感和实用性。本研究将文创理念引入纺织类产品的开发,在依托高校地域文化的背景下,将大学文化自身特色与纺织品的实用价值相结合,将设计内容与创意形式相融合,利于开阔文创设计的思路,也将有效推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2]。

一、纺织类文创产品的分类

纺织类文创产品,是指借助创意技法和现代科技手段对纺织日用品、服装用品进行创造与提升,赋予产品人文特征和现代美感,而产出的高附加值纺织品。市场上已有的纺织类产品非常丰富,种类涉及到学习、办公、生活用品、收藏用品等各个方面,按照用途来分,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服饰用品,包括T恤,卫衣,帽子,包等;二是家纺用品,包括抱枕,毛巾、地毯等;三是文化纪念用品,包括织锦画,文具,活动旗帜等。纺织类文创产品一般具有实用性和文化性双重价值,其产品种类也会随着科技进步和生活需要日益增多,产品的表现形式也将通过设计师的独特创造而展现更多魅力。

图1 服饰用品:Jelly Belly的纪念棒球帽

图2 服饰用品:金门大桥纪念T恤

图3 家纺用品:故宫艺想抱枕

图4 文化纪念用品:织锦画轴《故宫全景图》

二、纺织类文创产品开发的意义

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我国文化部“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把振兴传统工艺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同时将文化产业打造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按照这个目标,预计未来五年内,文化产业的增长比例至少每年要达到15%以上,未来文化产业的增长空间及发展潜力巨大[3]。中国文化产业将要以超常态方式来发展,只能不断通过产业结合和文化创新,带动中国产业的顺利转型[4]。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纺织工业也应当在文化产业阵营中也应开辟出新的格局,与创意经济并行,从而带动行业内部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校园文化在文化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双一流”建设要求各高校更加重视大学精神和文化塑造。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历史渊源、自然景观等特色,创建高校的品牌和形象是对高校文化传播和弘扬的重要途径。生活中可穿戴的纺织类文创产品将是表达一所高校形象的重要载体,也是提高校园知名度、提高校园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法。对在校师生而言,具有标识性的校园文化产品也将带动校园文化的趣味传播,聚拢班级、院系或者社团之间的情感,是引导师生形成凝聚力的有效手段。

三、高校纺织类文创产品的开发现状

高校纺织类文创产品,是指以高校校园文化为基础,以校园标识、文化形象为设计来源的创意纺织品。与一般的只具有纪念意义的普通文创产品而言,可穿戴的纺织类文创产品更具有感染力和个性化,能够更直观地吸引消费者并准确传达校园文化理念。

如今国内外各高校皆有不同类型的校园文创用品店存在。但从中国高校整体来看,校园文创用品发展规模并不大,纺织类文创产品少之又少,且缺乏专业性和创新性,笔者调查了国内多所高校纺织类文创用品的市场开发情况,选取了四所具有文化特色、专业特色、自然景观特色为代表性高校进行数据调查,并实地调研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园内多个文化用品店(见表1),总结出我国高校纺织类文创产品的开发存在以下三个缺点:

一是产品市场空缺,种类样式少。国内仅有个别高校在校内设有专门经营校园文创用品的商店,例如厦门大学因风景优美游客众多而建设的南强书苑,厦大印象等,这些商店的产品游客购买力强且价格高。其他大多数高校的纺织类文创产品则为零散式经营或网上定制产品,作为消费主力的在校师生并不能在市场上找到满意的产品,产品的校内市场得不到有力开发,且产品种类少,经营模式单。通过表1国内大学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纺织类文创产品的对比可以看出,国内各高校的纺织类文创产品占店份额小,且种类普遍单一化,以团队活动用T恤为主,而伯克利的校园文化用品店却琳琅满目,从配饰用品到家纺用品均有销售。

表1 国内四所高校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纺织类文化产品对比

注:表中统计数据为实地考察记录所得,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考察记录时间为2017年2月1日,北京大学考察记录时间为2017年7月21日,厦门大学考察记录时间为2018年4月1日,郑州大学考察查记录时间为2018年6月22日,西南大学考察记录时间为2018年10月4日。

二是产品同质化,实用性能差。高校纺织类文创产品的同质化主要分为产品造型的同质化和产品质量的同质化。在笔者调研的学校里,出现最多的纺织类产品为基本款的T恤和简单款式的包,所售产品都造型简单,多为二次加工贴图、印花创作,设计模式简单,外观缺乏创新,导致同质化竞争加剧,市场前景低。学生往往因为集体活动购买价格低廉的产品一次性穿着,这样的产品性价比低,不具备日常穿戴价值,更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三是缺乏时尚趣味,消费认同感低。在这个追求创新和个性化的90后、00后时代,单单印有学校校徽校名,展现学校直观形象的产品,很难引起师生们的精神共鸣,不具备文化认同度,故在进行文创产品设计开发的过程中,将抽象文化进行图案、符号化等各种造型设计转化,对于文创产品的创新性再设计和应用非常重要,例如,故宫博物馆推出的“朕不能看透”眼罩、“朕”字棒球帽,因图案的趣味亲切和产品的实用便携,成为年度热销产品引人关注。

四、高校纺织类文创产品的开发思路

由于高校消费者群体的文化程度高,格局视野范围广,其对可用可穿着的纺织品消费也上升到精神消费和文化消费的层面。想要更有力的吸引消费者,获得当代青年的文化认同感,突破纺织类文创产品的设计瓶颈,就必须将校园文化与科技创意相结合,打破传统的生产模式和营销模式,按照以需求为导向的设计原则,开创纺织类文创产品新的运作方法和设计思路[6]。

(一) 同类产品深入开发,应用多样化

高校纺织类文创产品的开发,必须针对实用性能强的产品种类进行深入制作,加强产品的系列延伸,在原型设计的基础上,通过造型变换、材料、功能等多种方式,衍生出同类产品多样化的设计。以夏季最常穿着的短袖为例,不同款式、不同面料的多样化应用可迎合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无领T恤体现出自然随意的悠闲理念,根据领型结构可分为方领、圆领、U领、船领、鸡心领等等,直白坦然的方领青春随意,坦露香肩的一字领自然妩媚,深度夸张的U领可以起到柔化线条的左右,适合线条明显的方脸,而V领的T恤衫,能够加长脖子线条,有拉长身高的效果,更适合圆润的脸型。翻领的Polo衫则通过领口线的高低和角度变化展现出穿着者严谨、优雅的态度,是参加正式活动、职场生活的最佳选择,但却不适合脖子较短的人士穿着[7]。不同面料也决定了不同的产品性能:纯棉的T恤,吸汗散热且具有快干型,价格较低,却伸弹性差,易皱;莱卡面料的T恤,贴合度悬垂性好,具有一定的弹性,但却不如纯棉亲肤舒适;速干网眼面料,透气排汗易干爽,具有抗皱抗变形的特点,更加吸引运动型消费者的青睐。同样销售同类产品,使消费者在不同季节不同场合能找到心仪的设计,是吸引消费者、打开消费市场的重要方法。

(二) 知名品牌共融互利,品质差别化

纺织类文创产品特别是具有展示性的产品,品牌知名度是现代消费者看重的因素之一。将纺织文化产品与知名企业合作开发,或与市场品牌合作进行主题设计,赋予校园纺织类文创产品品牌力,既可以获得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功能性的肯定,提高商品品味档次,又对品牌的宣传推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如图5耐克旗下以迈克尔乔丹命名的Air Jordan篮球鞋系列,深受国内外年轻人的追捧,2014年,Air Jordan与美国北卡罗纳大学推出联名系列球鞋,产品销量火爆的同时提升了学校的文化知名度。近年来,各服装品牌竞争力越来欲强,大多数企业以高额费用赞助电视剧或综艺节目来提高自己的市场知名度,而国内各大高校学生校友基数大,纺织服装类文创产品受众人群广,如企业能够与校方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就能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产品销量。除此之外,根据产品的设计定位和受众群体的特性,将产品的品质和价格进行差别化营销,分类营销中、高低不同档次的产品,提高在同类市场的竞争力,达到最好的经济效益。

(三) 明确校园文化色彩,产品个性化

高校文创产品的特色所在,不仅来源于地域文化、历史渊源的不同,还必须树立鲜明的、极高辨识度的典型色彩。校园文化色彩应根据学校的沿革及历史进行选择,在统一的色调基础上,选定两三种辅助色作为点缀,使辅助色与主色调相协调,这种明确的色彩视觉度,有利于学生对校园精神和学习环境的心理认同感[8]。而纺织类文创产品的色彩设计,则是直观展现校园文化色彩的重要载体,带有强烈的指向性、识别性特点,感染力强,更能激发师生、校友对母校的感情。山东大学的主色调“山大红”色彩元素取自孔庙红砖色调,稳重、敦厚、大气,体现了山东大学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承最有代表性大学”的文化特色(图6)。高校纺织类文创产品的设计,以校园文化主色调为基底,辅以其他流行色彩,将产品依据校园特色做出个性化、鲜明感,既能够外树形象,又能够内聚人心。

图5 Air Jordan与北卡罗纳州立大学联名推出的篮球鞋

图6 山东大学标识系统主色调“山大红”

图7 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吉祥物“金熊”形象的开发设计

(四) 丰富校园文化符号,设计趣味化

每所高校在不同的构建阶段,都有不同的发展印记,高校本身的发展特色、地域文化都是打造其视觉形象,文化符号的关键因素。校园文化符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提取:校徽,校名,吉祥物,校花校树,校园建筑和园林风景,特色学科和知名人物。只有通过挖掘丰富的校园文化符号,才能在体现校园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符号形象进行创意设计,在视觉和心理上同时对消费者带来吸引力。同时,由于消费群体的年轻化和个性化,设计的趣味性变化也将是提高吸引力的关键。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吉祥物“金熊”为例(图7),其最初来源蜕变自加州州旗,后续已开发出不同角度、不同风格的“金熊”运用在纺织服装图案领域,即使将其图案运用于相同类型的纺织品上,也能极大地扩大消费者对同类产品的选择范围。

(五) 消费群体调研定位,创意多维化

产品的定位首先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已建立对消费市场的动态、目标客户的行为、心理特征的认知,从而精准把握产品的设计方向,建立准确的产品定位。通过对市场潜在消费群体的调查分析,分析出在高校文创用品的购买选择中,不同目标客户对校园情感需求,追寻的文化价值各不相同,创意来源的获取极大程度决定了消费者购买该产品的原因[9](图8)。例如已经毕业的校友,购买的文创产品多用于做纪念品,其产品的精神价值大于实用价值,产品应带有强烈的感情渲染力,能够勾起校友对母校的回忆,继而产生对母校历史文化、现代发展状况的自豪感,故设计应着重体现校园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感,利用图形图案赋予文化产品象征性。

图8 高校校园纺织类文创产品开发设计的创意思维图

五、结语

本文对国内高校校园纺织类文创产品开发情况的分析,明确了校园纺织类文创产品开发设计的思维方法,特别强调了校园文化环境和产品系列的关系,并通过有代表性的产品举例说明产品设计的创意方法。高校校园纺织类文创产品在文化创意产业中有巨大的潜力市场,并将在未来文化产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完善的行业经营模式和优秀的产品开发设计将给高校带来经济效益、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只有用符合时代的设计法则、开发校园纺织类文创产品,以实物为载体,以需求为导向,才能获得真正的认可。

[1] 磨炼.基于旅游纪念品及相关文创产品的设计策略[J].包装工程,2016,(16):18-21.

[2] 王昕,海妙.地域文化下的高校视觉形象设计[J].中国建材科技,2016,(25):105-106.

[3] 李克亮.文化部“十三五”规划: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J].文化月刊,2017,(3):8-17.

[4] 梁婉婷.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文化产业政策功能的转型[J].财经界:学术版,2016,(11):20.

[5] 宗立成,孟钰,赵的钰.基于校园文化资源的文创产品开发与产学研模式探索[J].设计,2018,(19):51-53.

[6] 任菲.校园文化产品设计研究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5,(09):42-44.

[7] 毛毳毳.从领型看女装的文化魅力[J].服装设计,2009,(02):64

[8] 张金歌.高等学校校园景观及建筑色彩设计探析[J].现代装饰(理论),2012,(03):58-59.

[9] 罗娟.高校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开发与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6.12.

Campus Textile Cultural Innovative Products Development from the Angle of Culture

SHI Pei-jin, LIANG Lie-feng

(College of Textile and Garment,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Campus culture innovativeproducts embody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colleges.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spreading campus culture.The innovative textiles with wearable features show the main essence of campus culture through their appeal and personalized expression. It also has great potential in the market. However, the market prospect and market share are not optimistic.This paper compar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textiles of colleges in China and abroad, and gives new ideas and summarizes the direction of campus culture innovative textile product,in the hope of contributing to development of textile products and Chinese cultural industry.

campus culture; cultural innovative products; textiles; innovative design

梁列峰(1965-),男,教授,研究方向:纤维材料,纺织品设计.

重庆市应用开发计划项目(cstc2013yykfA50005);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yjg133066,yjg20162019);西南大学学术型研究生精品共享课程建设资助项目(2016JPKC009).

TB472

A

2095-414X(2019)01-0053-05

猜你喜欢
文创纺织校园文化
澳洋纺织
陶溪川文创街区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我校再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