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村振兴蔬菜产业发展策略

2019-03-16 01:43万云龙
吉林蔬菜 2019年1期
关键词:蔬菜发展

万云龙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210000)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乡村兴则中国兴,乡村美则中国美。

乡村振兴首要任务是产业振兴。农村可发展产业很多,就农业方面,畜禽养殖,花卉、中草药、茶叶、蔬菜、优质稻米、林木、特色渔业等都是较好可以发展的产业。因地制宜,选准、激活、做强优势主导产业,形成“一村一品”,发挥产业带动能力是产业振兴的基础,本文仅浅谈在乡村振兴中如何发展蔬菜产业,将蔬菜产业做强做大,增加农民收入,对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收入和幸福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1 因地制宜,选好当地适宜发展的蔬菜种类

我国幅员辽阔,从北到南横跨寒带、亚热带、热带几个气候类型,蔬菜种类丰富,从栽培地域优势上有华南与西南热区冬春蔬菜,长江流域冬春蔬菜,黄土高原夏秋蔬菜,黄淮海与渤海设施蔬菜等优势栽培区域。

发展蔬菜产业要根据各地气候特点,以及蔬菜历史种植习惯等因素选择适宜在本地区发展的主要蔬菜种类以及配套的栽培条件、栽培方式、设施类型,如江苏连云港东海桃林的温室番茄、江苏宿迁洋北大棚西瓜、江苏响水露地西蓝花等地区是目前当地乡村发展较好的蔬菜产业类型。因地制宜、选准蔬菜种类,形成独具特色的蔬菜产业,实现“一村一品”,是蔬菜产业良好发展的关键。

2 做好产地规划和基础条件建设

乡镇政府要根据当地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和蔬菜主导产业,做好蔬菜产地的规划和基本建设,加强以水利设施和温室、大棚为重点的菜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机耕道、电网配套,按照规划和生产规模逐步建成能排能灌、土壤肥沃、通行便利、抗灾能力较强的高产稳产蔬菜生产基地,提高蔬菜综合生产能力。

建立蔬菜生产配套使用的工具房、农机房、贮藏室等配套用房,有条件的乡镇可建设配置相应的预冷设施、整理分级车间、冷藏库,以及蔬菜清洗、分级、包装等设备,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

3 培育各种新型蔬菜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

蔬菜产业见效快,效益好,风险大。蔬菜产业发展要坚持以家庭农户为基本单元的经营主体地位,促进小农户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转变,使小农户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将千家万户小农户培育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入推进蔬菜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同时适当引进蔬菜龙头企业,促进企业+合作社+大户的利益共同体的集群集聚发展。为了更好规避产业风险,按照不同蔬菜产业发展规律,合理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蔬菜属于用工密集型农业产业,蔬菜种植大户、家庭农场10~20亩为宜,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农忙时临时雇佣部分人员帮忙管理。蔬菜专业合作社、一般蔬菜种植企业50~200亩为宜,聘用1~2个经验丰富的种植能手,指导工人进行日产管理和生产。大型蔬菜企业也要根据企业规模、风险防范、管理能力进行适度规模种植,在产能不足情况下尽量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以及种植大户种植,尽量避免季节性、品种性过剩带来的销售风险。

4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技术培训

乡镇农业部门要加强与县级农业推广部门以及农业科研单位的联系,对各种蔬菜经营主体的技术负责人、种植大户定期进行技术培训,使他们能熟练掌握蔬菜轻简栽培技术,蔬菜病虫害发生的规律,综合防治技术,水肥一体化、设施环境调控等各种蔬菜栽培管理技术,提升专业化水平,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5 加强蔬菜种植过程管理,提高蔬菜产品质量

引进国内外优良的蔬菜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模式,良种与良法配套,加强蔬菜的种植管理,推行测土配方施肥、精准施药和科学用药,加大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力度,按照绿色蔬菜生产规程进行绿色化生产,建立蔬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

按照国家相关要求,统一追溯模式、统一业务流程、统一编码规则、统一信息采集,实现对蔬菜生产投入品、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全程追溯,提高蔬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6 强化蔬菜品牌建设

根据地方蔬菜主导产业,制定当地主要蔬菜种类的安全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建立完善质量品牌管理制度,提升标准化生产能力和品牌培育创建能力。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蔬菜企业引入国际公认的先进质量管理方法,依法争创蔬菜驰名商标、名牌产品、生态原产地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引导当地蔬菜企业强化商标品牌意识,建立完善蔬菜商标注册、使用、维权等管理制度。充分利用当地各种媒体媒介做好蔬菜品牌的宣传,提升品牌的效应和影响力。

7 推动蔬菜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促进蔬菜生产、加工、物流和服务相互融合,推动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发展,通过培育、引进蔬菜贮藏保鲜、深加工等企业,逐渐形成蔬菜生产、贮藏、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实现蔬菜产业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在蔬菜绿色基地的带动下,利用地理优势,推进蔬菜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生养老等产业融合,让菜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促进农村生态、景观等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经济优势。同时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农超、农社、农企、农校等产销对接的新型流通业态。同时要让种植大户和农业合作社更多参与并分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是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前提和物质保障基础,以上是作者对如何健康、可持续发展蔬菜产业的几点思考,以期对选择蔬菜为主导产业的乡镇有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蔬菜发展
蔬菜“涨疯”,咋了?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难吃”的蔬菜也有“过人之处”
奇怪的蔬菜
蔬菜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蔬菜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