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民间文化“伊玛堪”的历史价值研究

2019-03-17 07:53房博然
贵州民族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萨满赫哲族

房博然

(中国人民大学 艺术学院,北京 102627)

一、“伊玛堪”的相关概述

(一)赫哲族“伊玛堪”的内涵和保护现状

“伊玛堪”源于赫哲语中的Imuihan,本意是阎罗王,它以说唱的艺术形式表达一种宗教崇拜,与阎罗王以及萨满教有着密切的关联,“伊玛堪”被称颂为赫哲族的民族史诗,是赫哲族人们在几千年的漫长历史长河中,用祖祖辈辈的智慧和汗水创作出来的独特的民族文化,是赫哲族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赫哲族古老的历史人文、渔猎生活、风土人情等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具有重要的文学和艺术审美价值,除此之外,在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及语言学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因此,“伊玛堪”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尤为重要。对赫哲族“伊玛堪”的保护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重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采录和整理为主的发端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第二个阶段是“伊玛堪”的采集与整理的深入与发展阶段,主要是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至20世纪60年代初;第三个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末,该阶段主要是对“伊玛堪”进行采集、整理及抢救性保护与初步研究,第四个阶段是对“伊玛堪”采录、整理及全面保护与多学科研究阶段,这项工作从本世纪初开始延续至今,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继续开展这项工作。通过这几个阶段的保护,伊玛堪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其文化历史价值也在不断凸显。

(二)“伊玛堪”的类型

根据“伊玛堪”作品的相关内容,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萨满英雄故事类,这类作品的名称往往都带有“莫日根”字样,且作品篇幅较长,主人公莫日根具有鲜明的神性和英雄主义色彩,该种类型的“伊玛堪”一般要遵循相对固定的模式,可以总结为:英雄身世模式、英雄获取神通的模式、英雄结拜兄弟的模式、英雄比武择婚等几种模式,这种类型的“伊玛堪”体现了赫哲族具有的萨满神学世界观、价值观,可以说是“伊玛堪”中最为古老的作品类型。第二种类型是传奇故事型,这类作品相对来说更加富有想象力,在故事情节的设计上更加大胆,在叙事的方式上也更加的灵活多变,它不再以称颂萨满英雄人物为主线,而是以各种玄幻神话故事为主,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仍然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但是在故事情节的设计上不再遵循固有的套路,丰富了“伊玛堪”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使人物的性格更加多样化,传奇故事类“伊玛堪”的出现,是对传统的以萨满英雄人物为主的“伊玛堪”的冲击和挑战,同时也标志着“伊玛堪”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第三种类型是生活故事类的“伊玛堪”,这种类型更具有生活气息,在故事的设计上更加关注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情节的设计上也与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贴切,与以上两种类型的“伊玛堪”相比,生活故事类“伊玛堪”在篇幅上往往比较短小,也更加通俗易懂,在传播能力上具有其他类型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也获得了很多人的喜爱。

二、赫哲族“伊玛堪”的历史价值

(一)“伊玛堪”的美学文化价值

“伊玛堪”是一种以说唱为表达方式的艺术形式,但其目的和功能绝不仅仅停留在娱乐大众的层面,而是要通过艺术的形式将英雄之美、生活之美、渔猎之美、自然之美等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中去,从而启发人们的心智,加强美德教育,提高人们的审美境界。说唱者通过对作品的演绎带领观众共同领略赫哲族古老的渔猎生产和生活之美,感受“莫日根”为正义和自由而战,追求人生更高真谛的正义之美,以及故事主人公果敢英勇、骁勇善战、不惧牺牲的英雄之美,具有重要的美育价值。此外,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伊玛堪”是以说唱者为核心的集体娱乐活动,在文化生活相对匮乏的年代,“伊玛堪”成为赫哲族人们重要的娱乐活动,通过说唱的形式将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故事搬上舞台,呈现给大众,内容包括:原始部落联盟之间的战争、热血的英雄故事、家族的兴盛衰败等,抒发了赫哲族人们的爱国观念和家族情怀,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是对人们心灵的充实和满足,是赫哲族人们追求美好自由生活的缩影,是赫哲族名副其实的美学教科书。

(二)“伊玛堪”的宗教文化价值

“伊玛堪”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故事情节贯穿着萨满教的巫术和神灵观等内容,是研究赫哲族宗教信仰的重要参考资料。赫哲族信仰萨满教,萨满是原始部落中必不可少的存在,他往往是被上天选中,具有占卜吉凶能力的人。赫哲族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每当部落遇到重要的抉择之前,就需要萨满通过占卜来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萨满在部落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受到整个部落的尊重和爱戴。“伊玛堪”以萨满为故事原型,宣扬萨满具有通天的神力,将萨满教的信仰通过祭神、祈神、敬神等故事情节具体化、生活化。使得萨满教依附于这些故事流传至今,在今天萨满仍然是很多赫哲族人们的心灵领袖,给他们提供生活和灵魂上的指引。在我国提倡宗教信仰自由的今天,虽然无神论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旋律,但是以赫哲族的萨满教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宗教,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宗教信仰可以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约束,使人们更加向善、向美。

(三)“伊玛堪”的民俗文化价值

“伊玛堪”是对赫哲族生活场景的部分再现,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价值,首先体现在赫哲族的渔猎民俗上,赫哲族的饮食以肉类为主,“伊玛堪”故事情节中的主人公通过狩猎、捕鱼为生,赫哲族人们尤爱吃生鱼,当地人往往用“刹生鱼”招待客人以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尊敬。其次“伊玛堪”的民族价值也体现在赫哲族的婚姻习俗上,这也是“伊玛堪”最突出的民俗,在“伊玛堪”所描绘的英雄史诗中,婚姻是每个故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往往就是为了营救自己的妻子或者喜爱的女子才展开后续一系列的“斗智斗勇”的行动,故事的结局也往往是主人公通过了重重磨砺考验,最终获得大圆满。“伊玛堪”中的婚姻习俗包括从开始的抢婚型、转借婚型到后来的比武择亲、求婚型等,从这些婚姻习俗中就可以看出赫哲族的婚俗从落后愚昧到文明的逐渐转变。最后赫哲族“伊玛堪”的民族价值还体现在服饰习俗上,“伊玛堪”渔猎民俗使得赫哲族人获得了“鱼皮部”之称,他们的衣服用鱼皮制成,这也与赫哲族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关,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在2005年还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目前国家大力保护的制作工艺之一。

(四)“伊玛堪”的语言学和文学价值

赫哲族没有文字,而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没有文字作为辅助加以记载,赫哲族语言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会逐渐消亡。“伊玛堪”就承担了文化的记录与传播的功能,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伊玛堪”将赫哲族的语言保存下来,但是,赫哲语也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当今会说赫哲语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据统计,进入本世纪以来赫哲族人会说赫哲语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10.17%,在年龄分布上主要以60岁以上的老人居多,60岁以下会说赫哲语的仅有两人,因此可以说赫哲语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几十年后随着赫哲族老人的离世,如果还没有实现赫哲语使用的年轻化,赫哲语将很快在世界上消失,这种消亡是不可逆的,是一种文明形态的彻底消亡。因此更应当发挥“伊玛堪”语言传承的功能,培养一批“伊玛堪”说唱传承人,缓解赫哲语面临的生存危机,保持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语言的多样性。此外,“伊玛堪”还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除“伊玛堪”外,赫哲族文学还包括特轮固、说胡力、谚语等多种形式,但是“伊玛堪”不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远胜其他类型的文学形式。除了具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伊玛堪”语言生动形象、质朴清新,极具文学鉴赏价值,是赫哲族乃至我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对赫哲族“伊玛堪”的传承和保护

(一)改变口头传播形式,充分利用新媒体

“伊玛堪”传统的传播形式是口头传播,正是这种口耳相传的方式使得“伊玛堪”得到了原汁原味的传承,这种传播方式对于少数民族特别是没有文字的赫哲族来说意义重大,在新媒体没有出现之前,口头传播更能适应“伊玛堪”的传播需求和现状。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伊玛堪”传播方式也应当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作用,尤其是电视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近些年通过电视节目很多少数民族技艺传承者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中央电视台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上更是不遗余力,给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一个大舞台,此外,当前各种自媒体兴起,“伊玛堪”也应当乘胜追击,主动拥抱自媒体,利用自媒体扩大其影响力。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新兴媒体在传播“伊玛堪”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新兴媒体在对“伊玛堪”进行传播和推广时,会更多地考虑其商业价值和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甚至可能会不惜对“伊玛堪”进行大改造,加入一些更能吸引受众的流行元素,这就使得“伊玛堪”的本质被改变,不再是原汁原味的艺术形式。

(二)培育社会需求,增加传播动力

“伊玛堪”是赫哲族生活的一部分,存在于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赫哲族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对“伊玛堪”的需求越来越小。因此,想要使“伊玛堪”得到传承和保护,就必须培育社会大众对“伊玛堪”的娱乐需求,只有这样“伊玛堪”的传承才能更有动力。一方面可以利用赫哲族的传统文化活动,为“伊玛堪”提供展示和传播的平台,在活动过程中加入“伊玛堪”说唱比拼等项目,将“伊玛堪”与民俗活动完美融合。另一方面,要将市场化引入“伊玛堪”的保护和传承中去,市场化可以为其发展注入活力,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也可以倒逼“伊玛堪”去粗取精,发挥“伊玛堪”音乐的优势,改进其不足,使其更能符合现代大众的审美风格,扩大“伊玛堪”的影响力。

(三)发挥教育的引导作用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基础,通过教育才能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得以流传至今,让古代贤者的智慧指引我们的发展方向,对于“伊玛堪”的传承和保护来说教育同样至关重要。要将“伊玛堪”的教育引入赫哲族中小学教育以及高等教育中去,通过中小学的“伊玛堪”教育,可以培养中小学生对“伊玛堪”的兴趣,而且也可以及时发掘在“伊玛堪”说唱表演上有较深造诣的传承人,进而使其接受专业的培养,成为“伊玛堪”传承和保护的重要力量;通过“伊玛堪”高等教育,可以加强对“伊玛堪”的科学化研究,使“伊玛堪”更成体系,成为一门专门的科学,完善其理论体系,更有利于“伊玛堪”的传播,同时经过高校专业化的教育培训,可以让学生在演唱技法上更加成熟。为了使教育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一方面应当在师资力量上给予保障,应当让民间“伊玛堪”说唱者进入校园,他们可能并没有接受专业化的高等教育,但是他们对“伊玛堪”的理解是从生活中感悟出来的,更能接近“伊玛堪”的本质;另一方面,学校在课程的设置上也应当结合“伊玛堪”的实际情况,平衡好专业课和理论课的比例,使学生在理论加实践中领略“伊玛堪”独有的艺术魅力。

(四)用政策为“伊玛堪”的传承和保护保驾护航

要想让“伊玛堪”的传承和保护真正落实,还需要相关政策和制度发挥其规范性、权威性的作用。首先,应当通过法律与生俱来的刚性特质,为“伊玛堪”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对利于传播“伊玛堪”的行为加以保护,只有让“伊玛堪”得到充分保护和传承,才能在更大范围、更广舞台上进行传播;其次,赫哲族也应当通过政策上的倾斜,鼓励和支持“伊玛堪”的传播和保护,改善“伊玛堪”说唱者的生活状况,为他们提供一些物质上的奖励,只有物质生活得到充分的保障,才能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为“伊玛堪”的传承和保护增添活力,注入能量。

“伊玛堪”的传承和保护关系到几千年的中华文化的连续发展,也关系到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更关系到中华文化在与世界文化交流中保持特色。因此,我们应当在思想上对其传承加以重视,在行为上加以推动,以保证其长远发展、与时俱进。“伊玛堪”的传承困境是许多民族音乐共同的问题,比如当前唢呐、二胡等民族乐器也同样面临着传播主体和外来乐器的传播压力,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发展环境下,为了使民族文化精髓得以传承,还需要各主体长期努力。

猜你喜欢
萨满赫哲族
论新时代背景下赫哲族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传承赫哲族音乐的几点思考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萨满文献开发利用路径探索
赫哲族滑爬犁的演化及在赏冰乐雪活动中的应用
何为萨满:人类文明史的眼光
黑龙江省同江市赫哲族聚集区赫哲族人口现状研究*
黑龙江鄂伦春族萨满文化的遗存调查与保护研究
鄂伦春族萨满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浅析吉林陈汉军旗萨满的文化认同
黑龙江省赫哲族“伊玛堪”说唱保护项目现状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