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钢琴作品的民族风格研究

2019-03-17 07:53赵静静
贵州民族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装饰音民族音乐少数民族

赵静静

(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焦作 454000)

一、少数民族钢琴作品的内涵、发展历程和现状

(一)少数民族钢琴音乐风格的涵义

钢琴音乐自从进入中国后,经历了与中国传统音乐的融合、创新,通过几代音乐家和钢琴家的努力,形成了中国民族钢琴音乐的独有风格,为中国钢琴文化注入了特有的民族性元素。少数民族钢琴音乐中包含了钢琴音乐内涵、乐器语言、历史发展轨迹和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人文等多元化、深层次的内容。少数民族钢琴音乐的涵义没有明确的边界,其核心意义在于让音乐受众以社会普遍接受的音乐审美观念去表达对于少数民族钢琴音乐的认同度。在弘扬民族音乐和摘取西方钢琴音乐精髓为己所用的基础上,去除与时代发展和音乐价值违背的部分,整合出独具特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获得认可的少数民族钢琴文化。中国的民族钢琴文化是在交融、补充、碰撞中逐步形成的,既有西洋钢琴音乐的形态,灵活运用外来音乐表达方式的技巧,又要传承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神韵,做到万变不离其宗。作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少数民族钢琴音乐不仅要遵循人类艺术进步的客观规律,也深刻地彰显了少数民族当地的人文风情、地理历史因素的烙印,由此可见,少数民族钢琴音乐不仅是一种音乐艺术表达形式,更是一种社会级的现象,对于学术界、音乐界和中国的整体文化外观都会有深远的影响。

(二)少数民族钢琴作品的历史发展轨迹

在清末民国初期,西洋乐开始流传入中国,钢琴和提琴演奏也逐渐为大众所知。在新文化运动爆发后,随着思想的解放和外来文化大范围的涌入,中国音乐的传统创作模式开始逐渐转变,作曲家开始试图用西洋乐器和国外音乐创作思路、方法改造中国音乐,创作出了一批颇具民族风韵的作品,如《小朋友进行曲》《新霓裳羽衣曲》等,这些钢琴作品篇幅简短、节奏明快、整体结构简洁严谨。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民族音乐的钢琴创作已经逐步成熟,钢琴作品的风格极具西洋浪漫主义音乐的色彩,这些作品呈现出细致灵动、精巧优雅的特点,对大自然广袤和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进行描绘,比如贺绿汀的《牧童短笛》,这部钢琴作品完美融合了中国民族音乐的鲜明色彩和欧洲钢琴音乐的独特技法,具有无法复制的独特魅力。在建国后,我国的钢琴家们开始创作富于时代内涵的作品,这些作品大都旋律轻快、节奏紧凑,灵感多来源于民族音乐中的日常小调,比如《钢琴曲三首》,在借鉴外国钢琴音乐作曲技巧的基础上,通过结合中国传统的声调韵律,达到了钢琴音乐的和声与民族传统乐曲的完美结合,对少数民族钢琴音乐的个性化创作提供了助力。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少数民族钢琴音乐逐步朝着多元化、国际化的趋势发展,不管是作品体裁、表演技巧、和声方式、结构和节奏的选取,都以更加现代、更具艺术性的原则进行改编。同时,我国的钢琴青年艺术家们也纷纷走出国门,演奏的作品带有鲜明的中国民族音乐特征,在国际上打造出中国音乐的特有品牌。

(三)少数民族钢琴音乐的时代现状

艺术是反映少数民族精神世界和社会风貌的最佳载体,音乐是流动的艺术,其传播范围和速度较于其他艺术形式具有天然的优势。民族的音乐艺术有其客观规律、自然发展过程,不管是哪个民族,群体参与度越高、艺术的历史越久远,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也就越深刻。钢琴作品的创造,不仅仅是编曲演奏几个简单的环节,整体的创作过程既系统又复杂,而民族性格和传统文化风格是少数民族钢琴音乐作品的灵魂,是所有成果的源头。少数民族钢琴音乐中的民族色彩、人文艺术风格,本身就是民族精神的折射,是少数民族群众日常生活和历史进程的缩影。少数民族钢琴作曲家在传达本民族音乐语言的过程中,必然将民族的审美观念、社会观点和人文情怀倾注在作品的构思过程中。我国有丰富的民族音乐艺术资源和历史悠久的民族音乐文化,在少数民族钢琴音乐的素材选择上有天然优势,对于作品艺术性的深入,则需要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以更全面、更深入的视角去学习和了解民族传统和民族文化,融会贯通中西方音乐的差异和共通之处,不是简单地将西方的音乐技巧和中国的音乐素材进行叠加,而是本着弘扬民族精神的根本性原则,通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创作理念,进行有目的、有规律、注重艺术高度和思想深度地创作,让各种元素在碰撞和交流中得到浑然天成的融合,而这些成果,必须通过音乐家付出艰辛的努力和切身的艺术实践才能完成。

二、少数民族钢琴作品的艺术风格

(一)民族元素在钢琴艺术中的运用

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与钢琴作品的融合体现在多个方面。第一,钢琴艺术与少数民族传统民歌的融合。我国的少数民族民歌艺术体现了少数民族群众创造的深厚文化底蕴。赵元任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他开创了将少数民族民歌进行现代音乐编曲的先河,比如其代表作品《春思曲》,通过西洋音乐技巧的演奏,结合少数民族传统民歌的韵律,在展现少数民族民歌的情致和特点的基础上,打造出独特的钢琴伴奏调律。第二,少数民族传统乐器与钢琴的配合。钢琴因其营造的宽广音域,成为模仿其他乐器的最佳选择。我国的民族乐器和民间音乐演奏技巧一直是国外音乐家和演奏家在作品创作时试图模仿的目标,而少数民族传统音乐通过钢琴进行音律和声调的模拟,对于提高其受众认可度和扩大宣传范围都有极大的帮助。比如作曲家贺绿汀根据中国传统音乐改变创作的《牧童短笛》,不仅曲调出自民族音乐的经典作品,通过钢琴的演奏形式进行了系统化的改变,而且在编曲中运用钢琴的黑键来模仿中国民族乐器短笛的声音,使得乐律与节奏织体不失钢琴的优美丰富,又充满民族音乐的风情和东方艺术的神韵。第三,钢琴演奏与戏曲艺术的碰撞。中国的戏曲艺术源自各个民族的小调和地方曲艺,钢琴音乐在跟中国传统戏曲比较和借鉴中,创作完成了一批满怀历史文化情怀与现代音乐节奏的作品。比如作曲家张朝根据京剧演奏和唱腔创作的钢琴音乐作品《皮黄》,在演奏中没有直接采用京剧的经典元素西皮和二黄,而是通过变幻有致的京剧变奏方式和曲艺样板,通过运用传统的民族音乐韵律将民族音乐元素表达出来,创造出富于情趣和画面感的民族钢琴乐曲。第四,民族舞蹈的艺术形态与钢琴音乐的糅合。少数民族人民对于舞蹈和音乐有着别样的热爱,在少数民族地区,舞蹈不仅是艺术表现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人民在火把节时都会载歌载舞,不同的舞蹈用不同的音乐节奏进行表现。廖胜京根据彝族传统曲目改编了钢琴曲《火把节之夜》,通过对传统舞蹈音乐的改编,结合钢琴作品的多元化表现形式,描绘出彝族地区人民度过传统节日时借助歌舞传递情感、热闹祥和的盛景。

(二)钢琴作品中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编排风格体现

1.传统中国民族乐曲的五声乐式。

西洋钢琴音乐的特点是音域宽、表现力丰富,七声调式的运用较为普遍。中国的传统音乐则多为五声调式,对应的音律变化为宫、商、角、徵、羽,对于“Fa”音和“si”音很少涉及。这样的音节组成的乐律没有很大的矛盾和起伏性。在现代民族乐曲的钢琴改编中,音节和律调的选取集中在对传统五声音阶的模仿和运用上,在诠释少数民族钢琴作品的时候,要注意减少天然大调及小调中和声旋律的普通钢琴指法规则,对于作品进行钢琴演奏或西洋乐器合奏时,要注意音律之间的衔接和递进,用中国传统的三度音作为切入点,在表演过程中注意音节之间的起伏,表演手速均匀,从而调整音乐的节奏,更符合传统民族音乐的审美意趣,保证少数民族钢琴音乐作品的音色和节奏不失原乐曲的特点和风采,又能生动展现钢琴音乐改编的魅力。

2.体现旋律特色的少数民族钢琴作品的装饰音

对少数民族音乐作品进行现代音乐模式的改编,装饰音的作用不可忽视。装饰音是增强乐曲美感和生动度的有力途径。装饰音因其在乐章中分布的不同位置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头、中、尾,不同的位置营造出不同的音乐审美风格。在乐句开始部分的装饰音,采取对第一个音节的重点突出,显得情绪饱满激昂;在乐句中段的装饰音,往往用来对情境进行烘托,描绘出委婉动人的旋律。位于乐句尾部的装饰音,则用来增强乐曲的衔接流畅度。从装饰音出现的速度进行划分,有快装饰音与慢装饰音。较快的装饰音在乐章的分布中显得明快轻盈,用来烘托欢快美好的氛围;较慢的装饰音则显得意蕴深厚,用来展现深沉的情感和抒情的基调。同时,通过装饰音的变换节奏和位置转变,模仿出传统古琴曲谱的摇音,更显民族音乐的风致。

3.少数民族钢琴音乐的乐曲层次和演奏线条

与西洋音乐中经典的钢琴乐章相似,中国的民族钢琴作品进行和声和节奏的编排,必须要充分展现钢琴音乐宽广的感染力。在少数民族音乐作品的钢琴创作中,要摒弃传统音乐思维中明显的单向演绎,注意多声部、多线条的诠释和发散音乐思维的构建。另外,应该合理运用当前音效模拟技术和数字音乐技术,将科技和民族乐曲、钢琴文化有机编织起来,寻找多元化的表现路径和高水平的改编要求。彰显民族音乐的个性和内涵,同时体现文化交流融合带来的时代美感。比如音乐家储望华根据江浙一代传唱的经典民歌《茉莉花》,改编出同名钢琴作品,在乐曲中大段地保留了传统音乐的乐章结构和经典旋律,采用层次丰富、线条分明的演奏技巧,力道适宜的弹键,诠释音乐主题的表现力和质朴优美的格调。

(三)少数民族钢琴音乐作品的民族演奏特点

对于我国的民族钢琴音乐创作者来讲,要想作品经得起检验,能够取得广泛的传播和认可,对于钢琴音乐技巧的高水平掌握、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刻理解,都是不能缺少的。但对于钢琴音乐演奏家来说,要想生动诠释少数民族钢琴音乐作品,在掌握高超的钢琴演奏技能同时,还需要对具体的钢琴作品有高屋建瓴的精确把握。一个钢琴演奏者,只有将本国、本民族的音乐作品进行准确和生动的诠释,才能在此基础上对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音乐作品进行生动的演奏。重点在于,如何能让我国的钢琴演奏家在西洋乐器的空间中最大限度地展示中国的音乐精神。演奏的个性和特点取决于文化的根基,简单的模仿和机械的练习不能找到少数民族钢琴音乐的灵魂。傅聪是中国杰出的钢琴演奏家,他将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汇入钢琴乐曲的演奏中,在充分了解本民族深厚的文明基础上,找到东西方文化的共性,从而实现音乐演奏的平衡和音乐精神的传达。

三、少数民族钢琴作品的民族风格实践性

(一)发掘钢琴作品中的民族性

一种乐器演奏艺术的发展,不仅取决于该种乐器在制作水平和音色音准上不断地力求完美,也取决于能够完美发挥该类乐器的音乐作品数量和质量的提升。针对于此种乐器的作品越多,演奏的水平越高、演奏的技艺不断提升,能为音乐艺术的具体形式升华提供助力。所以说,少数民族钢琴音乐艺术要想获得长远的影响力,在国际上取得广泛的认可和关注,离不开相关作品创作的进步和发展。一个民族的人文气息和历史精神风貌是通过艺术进行表达的,少数民族的人文艺术是一个在社会生活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中不断发展进步的进程,是该民族不同时空的人民群众共同合力参与形成的,某种艺术形式的历史和文化进程越久远,蕴含于其中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也就越丰富、越深刻。少数民族音乐家和钢琴艺术的传承者在进行民族钢琴音乐创作时,既要整合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又要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民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将本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灌输到作品的创作中去,在实践中沉淀民族艺术根基和音乐作品的深度。

(二)民族钢琴作品体现时代性

在音乐艺术发展史上,各式各样的演奏技巧和风格都有时代的深深烙印,作曲家在特定的时空环境、社会背景中形成了专属于一个时代的思想价值、创作理念和音乐风格,并对未来的艺术走向和作品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对某一部民族钢琴音乐成果或是某一个艺术家进行深入的探究,就必须客观全面地考察他们所在的年代,考察那个时代的音乐特征和创作风格,这是对音乐作品的终极理解,也是解释音乐文化习俗的要素。不同社会背景下的钢琴作品,对于艺术的理解有着不同的角度和差异,艺术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而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一个音乐艺术家必定会存在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中,那个时代的社会发展状况、人文风俗习惯和审美价值取向定然会深刻影响创作的方向。纵观我国少数民族钢琴音乐的进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所展现的音乐艺术内涵也是不同的,但不管是在什么样的艺术环境中,少数民族钢琴音乐创作整体都在向着更深入、更完美的方向发展,我们的作曲家和钢琴演奏者都善于把时代音乐艺术特色融入民族作品的钢琴曲改编中,对民族钢琴作品进行了特别的解释和延伸,而这些艺术成果又成为未来民族钢琴音乐的发展趋向,在变化和传承中积淀着深刻的人文情怀,也使得民族钢琴音乐在不断重新解释和演变中丰富作品的内涵,完善作品的结构,进而形成时代特点鲜明、民族格调深刻的高水平钢琴音乐。

(三)保持少数民族钢琴音乐教育的传承性

少数民族钢琴音乐作品的格调和特点都需要历史发展的连贯性予以框架支持,而音乐教育是作品传承的实现路径。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体系就是师徒之间、作曲家与大众之间互相学习、不断交流中代代相传。少数民族钢琴艺术家要想把钢琴作品中外在的民族风格与内在的民族情感发扬和继承,就必须充实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和钢琴音乐教育。在不断的教育转接中,音乐艺术成果也得到广泛的流传,新的创意和更深层次的内涵才能被逐步发掘出来,民族音乐的内涵和外延才能不断地得到整合和充实,目前我国虽然有很多民族音乐的钢琴改编作品在国际比赛中获奖,但其中的大部分作品不涉及大型乐章,产生的艺术影响力和历史价值还不能与西方钢琴音乐成果相提并论,民族钢琴音乐继承者和大师的数量也不多。所以,要想让少数民族的钢琴作品能走向世界,培养国际化、有创造力的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就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只有从民族音乐教育的根本抓起,才能让少数民族钢琴音乐的传承和推广之路平坦、顺利。创作出国际化、认可度高、同时民族风格鲜明的作品,让作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四、结语

钢琴音乐的民族化创作面临着科技信息发展带来的挑战,但这也是民族音乐走向世界,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高认可度、知名度的绝佳机会,少数民族钢琴音乐取得什么样的成果,取决于民族音乐和钢琴演奏在实践中的碰撞、融合和发展。钢琴音乐因其天然的发展优势,给少数民族音乐进步和扩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我们要以客观全面的态度、以宽容多元的理念、以传承与发展的立场去对待这个问题。不能让民族钢琴音乐在追逐潮流中失去本心,而是把传承民族艺术风韵和人文内核作为首要任务,保持作品鲜明的民族风格。少数民族钢琴作品的灵魂,就是对民族风格的展现和对民族色彩的传达。民族音乐创作者和钢琴演奏家在深挖民族音乐的气质和精髓的同时,也要本着完善民族风格的适当改编原则,创作出展现少数民族特色风貌和富有时代音乐价值趋向的典型作品,以丰富的民族音乐储备和与时俱进的音乐创作理念,在国际上打造出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钢琴音乐品牌。

猜你喜欢
装饰音民族音乐少数民族
装饰音在爵士鼓演奏中的作用探析及运用策略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浅谈装饰音在意大利歌曲演唱中的艺术价值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钢琴装饰音发展探究
肖邦钢琴作品中装饰音的运用
——以辉煌大圆舞曲为例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