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史观下民族史学的话语体系建构研究

2019-03-17 07:53
贵州民族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史观史学观点

李 慧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云南·昆明 650091;六盘水师范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贵州·六盘水553004)

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国家在国际上的话语权,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发挥。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民族历史研究关乎民族相关学科的合理发展,也体现了民族的历史存在性,少数民族研究必须要重视民族史学研究。民族史学研究的作用发挥,需要建立合适的话语体系。虽然当下民族史学研究取得一定成就,但是有关成就还并没有完全为国际学界了解和接受,民族史学的话语权还有待提高。不同民族态度和立场,很容易使民族史学的研究有主观成分,会影响各方面对民族史学研究成果的认可。全球史观把人类社会发展看作一个整体,形成了一种宏观表达。民族史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必须要基于全球史观来审视,展开宏大的历史叙事,并形成自身独特的话语表达。

一、全球史观是民族史学话语体系建构的重要视角

长期以来,由于民族国家的历史能够吸引读者并激发出强烈的情感共鸣,本民族历史的书写成为塑造国家认同和巩固国家统一的重要手段,民族史学的研究多为民族国家范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全球史观成为民族史学研究的新维度,民族史学的话语体系建构也需要根据全球史语境来进行话语表达。

(一)民族史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

每个国家、民族的历史都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部分,虽然很多国家、民族的历史研究中,都会突出自身的主体地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特定国家、民族的历史就是世界发展的历史。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个纷繁复杂的过程,任何单一的历史研究模式都难以揭示历史的全貌,必须要多维度地研究历史,才能更加客观、立体地揭示历史发展的全部进程。民族问题是世界性问题,民族历史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部分,对于民族历史的研究既要从特定国家地区的历史发展来审视,同时也需要具有宏观视野,才能使民族史学的研究更加客观理性。

(二)民族史学研究需要和世界接轨

在世界全球化发展日趋加速的今天,从宏观角度审视和研讨历史,是史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民族史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相关研究需要借鉴和引进其他国家地区有关民族的研究成果,同时民族史学的研究成果需要在世界范围内验证自身的科学性。不同国家和地区民族发展道路具有历史偶然性,但在世界范围内的民族问题总有相通之处。学科研究的路径可以有区别,不同方向的学科研究最终成果应该是一致的。民族史学必须要基于全球史观建构合适的话语体系,才能使相关研究在世界历史框架下得到认可。

(三)民族史研究的影响力扩大需要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民族史研究都容易局限于国家、地域和历史局限,因此形成的话语体系也难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得到更多国家和地区认可。中国为多民族国家,中国的发展历史也是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史,民族在国家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关于民族特殊的民族政策,都为民族史学的研究指明了指向,同时也形成了民族史学特殊的话语表达。因此相关话语体系的建构需要更多地从全球史角度来审视,以确保国内民族史学的独特表达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

(四)民族史需要彰显自身的世界存在

民族问题和国家社会政治、经济的研究息息相关,民族历史研究关乎民众情感的凝聚,为了使民族国家的框架更加稳固,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民族历史的研究中,都自觉强调自身的主体地位。在这种强调中,其他被忽略的民族和群体的历史很容易被抹煞。[1]国内民族史学界在世界范围内证明民族的存在,必须要在全球语境下进行表达,发出自己的声音。

二、全球史观下民族史学话语体系的建构策略

全球史观下民族史学话语体系建构的实质,是基于全球整体来考虑民族史学的理论观点和民族知识的外在表达,按照全球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来考察民族历史,使民族史学的基本概念和观点符合整体历史精神。无论是口头表达话语还是文字表达的话语,都是表达一定思想、观念、情感、理论、知识等的字词、句式、信息载体或符号,话语体系是思想理论知识和知识体系的外在表达形式。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会形成一些基本概念和观念,在民族史学的研究过程中,通过这些观点或概念,可以考察相关概念和观点是如何提出来的,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思想面貌。民族史学中概念和观点是民族历史研究的主干,也是话语体系建构的对象。

(一)以全球历史观统整民族史学的话语表达

民族问题是世界共性问题,民族历史的发展和世界历史的发展息息相关,民族问题有一定独立性,但是民族问题和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有密切关系。对民族历史的研究抱持不一样的观念思想,民族史学会形成不一样的研究格局,也会形成不一样的话语表达,观念思想是话语体系的内里。全球史观强调整体性观念,全球史观下民族史学的话语体系要形成全球史观的表达,必须要确立整体历史观,以这样的观念统整民族史学的话语表达。首先,要把整体历史观的基本思想作为民族史学表达的核心话语。民族史学研究是民族历史素材和理论思想的结合,在民族史学研究过程中,在一些重要史学观点或结论的提出中,会存在一些比较核心的话语,这些话语表征了民族史学研究的思想倾向,是民族史学研究的起点或者是落脚点,对于表明民族史学的观点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整体历史观作为民族史学话语表达的基础思想时,需要把整体历史观的一些观点作为其中的关键话语,以核心话语的思想倾向引领民族史学话语的总体走向;其次,以整体历史观作为民族史学话语表达的参照标准,民族史学研究中会形成各种各样的话语表达,由于思考基石或者是言语表达等原因,这些话语在由意识转变为语言表达时,很可能会形成缺乏整体历史观的表达。要确保民族史学的话语表达都和全球史观的取向一致,还需要以全球史观作为民族史学理论观点表达的参照标准。最后,以整体历史观作为民族史学话语表达的生发基础。全球史观为民族史学话语表达提供了新的维度,一般情况下民族史学的研究都会从国家、民族、地方等视角进行民族史学研究,这样的研究是必要的。民族史学的各种话语表达是和相关立场一致的结论,而全球史观的宏观视角为民族史学的问题探讨或者是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维度,会形成民族史学新的话语表达。[2]

(二)基于全球史观提炼民族史学的概念和观点

民族史学要表达什么,提出什么概念,形成什么样的观点,是民族史学话语体系建构的主体。言辞表达是形式,概念和观点才是民族史学话语建构的实质。全球史观下民族史学的话语体系建构的首要任务是基于整体历史观提炼民族史学的基本概念和观点。首先,要以整体历史视野审视民族历史。民族史学的观点概念提出以民族历史为素材,不同视角下民族历史素材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很多民族历史研究会基于本民族或国家出发,或者是以历史的纵向延伸为出发点,这样的研究视野会导致民族历史研究以国家、民族或者是历史本身为中心。在此基础上来得出各种民族史学观点或概念,这样的民族历史研究势必会具有一定主观性。全球史观强调去中心化,全球史观下,所有民族的历史发展都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部分。以全球史观为研究视野,首要问题是以整体视野审视民族历史,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整体性的民族史学概念观点生成。其次,要把民族历史带入到人类发展历史中来思考。民族历史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民族史学的研究要得出和人类发展历史相对应的概念和观点,必须要把民族历史代入到人类历史发展中来思考。从人类文明的走向、人类历史活动的特征、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等方面来思考民族历史,在把民族历史上升到人类历史发展范畴来思考时,所得出的结论才能具有人类普遍性意义。最后,按照整体历史观提炼出民族历史的基本概念观点。民族史学进行至今天,有关民族历史的基本问题,如民族的生成、民族的发展、民族的未来走向、民族的特征等都形成了一定概念观点。但是也存在许多研究空白,在把民族历史带入人类发展历史时,还需要基于整体历史观提炼出新概念和观点,弥补民族历史研究空白。

(三)按照全球史观解释转化民族史学已有概念和观点

全球史观是在当下全球合作趋势下形成的新学术研究趋向。在全球史观引入之前,民族史学已经有所进展,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形成了一定民族历史概念和观点。这些概念和观点是基于其他语境所形成的理论观点,有关民族的基本问题表述都是基于国家或民族自身所进行的表达,相关观点并不完全对应全球史观,不符合全球史观下的民族史学话语体系表达要求,有的观点可能在语义范畴方面比较狭窄,有的概念观点可能思想意境需要提升,等等。因此在全球史观下民族史学话语体系建构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解释和转化和民族史学已有的概念和观点。[3]首先,要整理民族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和问题。民族史学研究的范围极为广阔,其基本问题主要包括民族源流、民族和国家、民族历史特征、民族发展历史、民族语言、民族宗教、民族文化等问题,这些基本问题下又有很多分支问题,以及跨界问题,虽然研究程度不等,但民族史学已经在以上各种问题上形成了一些概念观点,或者是态度,这些问题的观点表达就形成了民族史学当下的基本话语体系,因此还需要把相关问题罗列出来,形成全球史观下民族史学概念和观点转化的根系。其次,归纳民族史学研究已经形成的基本概念和观点,民族史学关于以上基本问题大多形成了一些概念和观点,为了使所有观点都能够转化和发展,还需要把基本概念和观点找出来,如历史上民族和国家的关系演变特征及本质等。这些具体概念和观点是民族史学话语表达的基本构成,也是全球史观下民族史学话语体系调整的具体对象。再次,以全球史观审视和调整民族史学的基本概念和观点。全球史观为民族史学的基本概念和观点提供了新的语境,一般情况下,民族史学的研究都是在民族国家的范畴内,所得出的结论也是依据民族国家情况或者是需要。全球史观倡导跨越边界思考历史,不仅要跨越民族国家的地界、也要跨越语言、宗教等地理边界。去中心化与强调互动是全球史观的两个基本观点,要把民族史学的基本观点和全球史观的观点精神进行对照,找出各种概念观点和全球史观不一致的地方,进行全面调整,在解释和转化中形成和全球史观一致的民族史学概念观点。

(四)基于全球史观考察和发展民族史学的概念或观点

作为一门基本学科研究,民族史学的概念和观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民族史学的研究在不断进步,相关概念和观点需要与时俱进地发展。全球史观是民族史学研究的新维度,民族史学的概念和观点需要基于全球史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4]首先,要在全球史观下研究民族史学概念观点的社会条件和历史根源。民族史学提出的概念和观点都有一定社会条件和历史根源,这些历史条件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部分,因此可把相关概念放置在当时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背景考虑,对相关概念和观点作创造性转化,使之成为合乎全球史观的概念观点。其次,在全球史观下发掘概念观点之间的彼此联系。事件的真相包括对象本身和对象之间的联系,民族史学的研究是对民族历史发展规律和特征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定性民族历史的各种问题,同时也要发掘民族历史发展中各种概念和观点之间的联系,以概念观点的确立以及之间的关系明确罗织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貌。全球史观是宏观视野,在中观或者是微观语境中互不相干的概念和观点,在宏观语境下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全球史观下可以发掘民族史学已有概念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促成民族史学的创新性发展。最后,基于全球史观延伸出新的民族史学基本概念。民族国家视角下有关民族史学的研究都是基于民族国家出发,其延伸出的问题多是民族和国家本身的问题,由此形成的概念观点往往局限在民族国家范畴内。而在人类整体历史发展观照下,民族史学研究必然会涉及整个人类文明或命运方面的问题,在相关问题的解答中便会形成民族史学新的概念和观点。

民族史学的研究关乎民族国家的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在历史发展中,民族或者是国家并不能独立决定自身的命运,少数民族的发展和人类历史发展一同沉浮,要使民族史学的研究居于更高的位置,形成更为深刻的理论,就必须把相关研究放置于全球化语境中,把民族历史和人类历史勾连起来,以人类历史发展窥见民族历史发展。相应地,民族史学的话语体系也需要基于全球史观来建构,这样才能形成宏大的历史叙事,充分发挥民族史学在政策决策和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史观史学观点
观点
一个不容忽视的高考考察维度——比较史观
全球史观在初三历史复习中的运用
和而不同 学以致用——近两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多元史观刍议
史学漫画馆
业内观点
史学漫画馆
新锐观点
当代史学的转向
观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