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的教学体会

2019-03-18 02:00黄淑莲
关键词:圆锥体圆柱体圆锥

黄淑莲

【摘要】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思维性比较强的科学。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笔者深深地体会到:要使学生把数学学得乐,学得好,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手段的运用。现在从以下几方面谈谈笔者对六年级数学教学的教法与体会。

【关键词】  数学 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1-176-01

一、让学生亲自实践,求异创新

让学生动手操作是我教学的一个常用方法。在操作过程中,我主抓两方面:做一做和画一务。做一做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做;画一画就是让学生通过画线段图把题意表达出来。这样,既可提高学生思维的形象性,又发展了学生的智能。

如在数学十二册教学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时,我先出示几对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让学生分组按照课本的方法操作一次,再逆操作一次(圆柱体倒往圆锥体),操作完后,让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空圆锥里装满水倒入空圆柱内,水占空圆柱体的几分之几?(三分之一)

(2)倒了几次才倒满空圆柱体?(三次)

(3)这个实验说明等底、等高圆锥和圆柱的体积怎么样的关系?(圆锥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在学生说出结论之后,我又出示另几对没有等底、等高的关系的圆柱与圆锥体,要求学生按照前面的方法操作一次,然后讨论回答:

(1)空圆锥里装满水倒入空圆柱内,水占空圆柱体的三分之一吗?(没有)

(2)倒三次能倒满空圆柱体吗?(不能)

(3)为什么会出现上面这种情况?(因为这时圆柱和圆锥的底不相等,高也不相等)

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自己会发现,圆柱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的三倍;圆锥体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进而概括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公式V=■sh。

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锥体体积公式的理解,而且在了解和掌握公式来源的过程中悟出了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

又如教学分数的应用题时,我的做法是:多要求学生画线段图,借助线段图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化抽象为直观,化繁难为简易。例如,笑笑家八月份用水12吨,比九月份多用了■,笑笑九月份用水多少吨?在学生读题、审题之后,引导学生作图分析。

题目中是把九月份的用水量看作单位“1”,单位“1”的量是未知的,需要把它求出来,八月份用水量是12吨,要先求出八月份用水的吨数相当于九月份的几分之几,即是求12吨的对应分率。看线段图,学生就会很容易看出这个12吨的对应率是1+■,那么列式是12÷(1+■)。

二、多说多读,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语文课上提倡多读,多说,数学课也应该如此。多读——读概念、读公式、读法则。多说——说问题、说法则、说意义、说算理、说思路。经常进行这样的读说训练,即可培养学生思维的形象性和思维性,又可避免太多无味的笔练。例如,一段公路,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可以引导学生说出思考过程;我这样想,这道题要求“两队合作几天完成?”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来计算,工作总量是“1”,两队合作效率未知,要先求甲队的工效加上乙队的工效,即■+■。再引导学生说出列式过程,说清各部分表示什么,最后说出计算过程,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结果是多少等等。

三、换角度分析,拓宽解题思路

数学着重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要引导学生大胆设想,从不同的角度,多方法去寻找解题的突破口,通过这样散发性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对题目全盘理解,从而找到最佳途径。如有一道这样的应用题:某厂去年生产的彩色电视机和去年生产电视机总数之比为■,去年生产电视机总数为25000台,求去年生产彩色电视机多少台?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去分析,思考,得出下列几种做法:

方法一:(把比转化成分率)

25000×■=11250(台)

方法二:(把比转化成分率)

25000-25000×(1-■)=11250(台)

方法三:(把比转化成分率)

25000÷■=11250(台)

方法四:(按比例分配)

25000÷■-25000=11250(台)

方法五:(用比例解)

解:设去年生产彩电x台。

■=■         x=11250

通过分析得出多种解法,哪怕其中有些解法有点迂回,只要能得出道理,就应给予肯定。这是学生思维能力充分的挥的体现。

四、多种形式训练,提高计算能力

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使学生快速准确地计算,还要使学生的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在教学中就要加强学生口算的训练,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观察的习惯,结合性质、定律进行简便运算的训练。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运用规律。例如:

A、1.75+■+3.25+■运用了加法交換律和结律。

B、32×4.4+3.2×56运用了数的转化的特点和乘法分配律。

C、12.5×3.2×0.2运用乘法结合律。

D、1-■-■-■-■运用了拆数的知识。

以上几点是我在六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尽管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但我深深体会到: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组织好教学方法,就一定能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圆锥体圆柱体圆锥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埃及沙漠赫尔格达红海沿岸沙漠呼吸
人工“向日葵”材料问世
以“圆锥体”的概念解析家委会的职能
学包圆锥粽
坡角多大,圆柱体在水平面滚得最远
找出圆柱体
圆锥计算题,“展开”来思考
圆柱体上的最短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