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江科技”课程体系开发的探索与研究

2019-03-18 11:47杨勇
教师·下 2019年1期
关键词:实践分析校园环境

杨勇

摘 要:自2014年以来,江苏省如皋市长江高级中学依托地域优势,在“腾江越海,登高致远”的“如皋精神”指引下,紧紧围绕“绿色”“科技”“共享”三大理念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出以“长江科技”为主体的特色课程管理和应用方式,并决定将“长江科技”作为学校特色课程进行研究,同时申报成立江苏省“长江科技课程基地”。文章就长江科技课程体系开发的探索与研究谈谈该校的经验。

关键词:“長江科技”;课程编写;实践分析;校园环境

江苏省如皋市长江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地处世界长寿之乡、中国花木盆景之都、江苏历史文化名城的如皋南大门,毗邻沪陕高速及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如皋港。自办学之初,学校紧紧围绕长江镇政府提出的“建设全市一流高中”的要求,牢牢把握“教育现代化建设”这一工作主线,以“促进教师发展、学生成人成才”为目标,坚持“学生多元发展、教师多能发展、学校特色发展”,且以“建大美学校,行大美教育,育大美之子”的学校愿景统领校园环境建设。

一、“长江”特色科技课程体系的背景

我校师生基本上都是自小喝长江水长大,深受长江文明的润泽,对长江充满了深厚的情感。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凸显科技教育的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自主性、创新性,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掘其潜能特长,并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师资力量,着力将学校打造成以“探究长江科技,提升核心素养”为品牌的特色学校。

我校对“长江科技”课程开发建设与实施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是教育本身的需要,是学生成长的需要。“硝烟弥漫式的考试”剥夺了青少年应有的快乐,“长江科技”课程基地就是要给学生学习之外无穷的探索的乐趣。二是促进教师的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开发“长江科技”课程体系,就是以科技教育为抓手,以人文教育为辅助,涉及语文、地理、物理、生物、化学、历史等多门学科,加强学科间的协作,构建研修共同体,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三是进一步促进学校发展。学校秉持“特色兴校”的理念,坚持“科技为龙头”的特色建设,让“长江科技”课程扎扎实实地推动学校特色发展。

二、“长江”特色科技课程体系的标准

学校开发的“长江科技”课程体系是我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及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重要科目。设置该课程旨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走进社会生活,获得社会体验,实现社会价值,服务社会和人民,并使其学习生活更充实、更有趣、更有意义和更富有创造性。

通过“长江科技”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发展,切实优化学校师生的教与学的方式。一方面使学生保持独立持续的探究兴趣,获得参与研究、参与社会实践与服务的体验,提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奉献精神,增强服务意识,拥有关注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另一方面使教师转变传统意义上的角色定位,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协助者,注重构建“学术共同体”和“学习共同体”,让教师用学习的态度去观察同行的专业行为,以研究的视角去分析同行的专业修为,让教师在互励互助过程中,提高整体专业化水平。这可让学校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实现双赢。

因此,我们开展特色科技课程,原因在于:首先,特色科技课程是以科学为核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由此为其思维模式发展奠定基础;其次,科学内容的学习,会涉及大量专业的融合,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形成完善的学科意识,不会因情绪等问题拒绝特定学科的学习;最后,本文所提出的“长江科技”特色课程,事实上是以长江科技为主、长江人文为辅的课程模式,由此能让学生在学习吸收科学知识的同时接受人文的洗礼,从而培养其相对高的道德情操及涵养。

三、“长江”特色科技课程体系开发的原则

一是亲历性原则。教师应利用学校现有的硬件及软件条件,在编制长江科技课程体系时,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实践情境,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方法,拓宽其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走出课堂,置身于博大精深的长江文明中去亲自接触和感知。通过亲身经历、实际操作与活动,他们可获得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拥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是自主性原则。教师应根据本课程的目标和特点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和活动场所,自创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应认识到自己既是课程的执行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亲自去活动、体验乃至创造,使其享受探究的乐趣、活动的愉悦、服务的充实,获得并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生存体验。

三是协同性原则。由于“长江科技”活动具有开放性,活动的实施既要求学校各学科教师共同协作,又要求学校教师与社会各界人员(如家长、社会有关机构的工作人员等)相互配合,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可协同完成教学任务。学校应善于协调各方人员的关系,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发挥作用。

四是整体性原则。要充分把握“长江科技”两个字的内涵与外延,注重帮助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长江”特色科技课程体系开发的内容

长江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近年来水质每况愈下,其赖以生存的资源消耗殆尽。学校开设了“长江科技”课程,目的就在于以长江文明为载体、科学技术教育为动力,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长江、保护长江。结合师生探索与研究的结果,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1)长江和长江文明的起源的探索与研究;

(2)长江文明与学校办学理念的融合的探究;

(3)长江两岸的地理环境和地域情况的探索与研究;

(4)长江水系污染和治理的探索与研究;

(5)长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探索与研究;

(6)长江水系、水文的探索与研究;

(7)长江内的物种变迁的探索与研究;

(8)长江航运和港口设计等科学化的探索与研究;

(9)长江能源(电站)的开发和利用的探索与研究;

(10)长江科技课程与相关学科的融合探索与研究。

在課程体系开发上,我校主要围绕以上十大探究方向来编写,目前已编写的有《母亲长江》 《长江文明的源头》《长江中学与长江科技》《可爱的长江》等系列师生读本。

五、“长江”特色科技课程编写的基础和前提

(一)“长江”特色科技课程的实践

为确保课程有效开展,首先,选定教学内容。比如课题组选择以水质研究为基础,即以化学化验、地理勘测、水文分析等综合一体的科学实践课程。其次,以教育成果为目标,反向推进分析教学内容的排列及组合。比如上述水质研究,最终确定为以地理勘测的实地考察和取样为教育开端,要求参与者撰写报告并处理样品,进而采取化学实验,分析水中所包含的物质。对此,笔者早已从地方相关部门获得资料,由此可以布置针对性的实验教学方案。参与者在分析完水文状况之后,要求根据所获得结果撰写报告,并分析各种物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物质的由来。在学生完成相应分析后,应教授学生水文类知识,要求学生根据知识分析如皋市长江流段的水文特征。再次,综合学生所呈交的报告,对报告进行讲评。在水质研究中,应让学生对水文状况进行科学化的了解,同时要求学生提出治理建议。最后,根据学生所提出的水污染的治理建议,进行反思总结,使学生认识到保护长江水的必要性,以及自身对保护长江所能做出的贡献。

(二)“长江”特色科技课程实践成果分析

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根据“长江如皋市流段水质研究”的科学课程教学实践,得出了如下结果:第一,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参与了地质勘查、水质勘察、化学实验等过程,有效提升了动手能力;第二,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对长江水污染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而且对长江与人类的关系的认识,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第三,在课程完成后,笔者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所有参与课程的学生家长均表示,在课程结束后,学生均能就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提出一些恰当合理的建议;第四,在课程完成后,笔者进行了抽样访谈调查,超过90%的学生表示愿意继续参与此类课程。综合可见,对高中生开设科技课程,不仅使其压力得到舒缓,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通过开设具有学校特色的长江科技相关基础课程、特色课程和实践课程,营造了学校科技研究情境,促进了学校特色、学生特长发展,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了学生保护长江、关注生态的意识,促使其为振兴家乡、服务社会而努力。

六、“长江”特色课程体系开发的总结与反思

本次特色科学课程体系在编写和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三个问题:第一,学生对“科技”一词的认识不够强烈,而在笔者进行以“长江”为主题的人文宣导后,学生的参与热情有所提升。可见,虽然科学技术是理性的,但是仍旧应当在教育过程中适当添加人文因素。第二,因为高中生叛逆心理的存在,在处理问题过程中,其极易出现一些极端化的表现,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建议阶段。从建议的比例来看,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应当从刑罚层面入手实施监管,并且“量刑”标准远超过我国法律的规定。对此,笔者只有结合学生的心理意识和当前立法原则,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刑罚”的真正意义在于纠正社会错误,而并非对人进行处罚。此后,学生也表示对我国法律内容的理解。第三,由于长期以来缺乏科学研究精神,部分学生在水质取样和化学实验中,表现出相对不耐烦的态度。对待该问题,笔者采用了“成功激励法”,即先行降低实验和取样的难度,并设立阶段性的标准,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而积极地投入学习之中。

总之,学校通过对“长江”特色课程的探索和研究,形成了系统的、科学的、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体系。我校师生一定会以此为契机,力争把“长江科技”这个品牌做得更好、更强、更出色,让学校在“走内涵之路、办优质教育、求特色发展”的办学之路上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张 华.对话教学:涵义与价值[J].全球教育展望,2008(6):7-16.

[2]孔企平,傅禄建,赵连根,等.有效教学的几个理论问题[J].上海教育科研,2007(2):33-36.

猜你喜欢
实践分析校园环境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校园环境优化研究
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学生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生态学视角的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研究
双钢琴演奏心理调控的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探究小学生自主学习音乐能力的提高
智慧校园环境下移动学习模式与策略研究
智慧校园环境下移动学习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