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美术课程评价策略探析

2019-03-21 21:10
成才 2019年4期
关键词:园本美术家长

随着基础课程改革的深入,园本特色课程的选择自主权不断增大,使得幼儿园的特色课程百花齐放,种类繁多。我园是一所开办近四年的园所,自开办以来,园本特色课程历经了几个阶段:教师特长特色课程——直接选用已出版的成套美术课程——自主筛选整合美术课程——构建与园所“和美”文化相宜的园本美术特色课程。在园本美术活动开展得精彩纷呈之时,伴随课程改革发展的步伐,我们一直没有停止过这样的反思:我们的课程是否都是适宜幼儿发展的,是否都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如何来评价我们的课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为了更清楚地了解课程实施的效果,更好地促进课程的发展,我们从园本美术课程的管理主体、评价对象以及评价主体等方面入手,探寻适切的评价策略,为更好地优化教育过程,促进园所、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注重园本美术课程管理主体的有效评价

幼儿园作为一个组织,园长应根据长远目标、教育法规对园本课程的选择、运作进行有效监控和指导,以促进课程实施主体的共同发展。在我园美术课程开发中,园长亲自引领团队根据课程开发需要,采取灵活的策略协调各种关系,整合家长、社区等多方资源,通过对幼儿园、教师、家长、幼儿发展的评价给予具体的、有操作性的引导,为园本美术课程建构与发展提供更切实的指导与帮助,为幼儿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机会,促进园本美术课程不断优化。

(一)对园本美术课程管理目标达成的评价

我园园本美术课程总目标是:优化教育资源、教育内容,构建永久地方特色的园本美术课程,提升活动实效;引导幼儿发现美、理解美、创造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关注教师“美育”,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我园地处湖北武汉,坐落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美丽的后官湖畔,有着优美的自然人文环境。美丽的田野,清澈的湖水,世界领先的汽车工业,善良朴实的民风,让我们深受楚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我们感受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步伐,呼吸着后官湖清新舒爽的空气,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自然。结合我园和美文化建设理念,我们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出发,依据《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艺术领域目标要求,制定了大中小班每周一课时的美术教育内容,包括《24节气主题创作美术课程》《荆楚文化美术欣赏课程》《传统节日美术绘画课程》等,课程还融入了园所和美环境创意展示、亲子开放日美术活动、节日画展等内容。为了达成目标,我们从课程计划、教育活动、活动后的反思、家长参与制作、幼儿家长问卷等形式来进行评价。

(二)对园本美术课程管理的适宜性评价

为了对园本美术课程管理进行适宜性的评价,我们成立了园本美术课程小组,由园长担任组长,集体讨论课程内容;考察担任美术活动特色教师的美术教学策略及专业水平;通过全体教师每周相互间的美术观摩活动开展研讨,一一对应评价内容(活动目标、活动过程、活动效果等)实施专项评价策略,讨论每次活动的课程目标和内容选择是否符合本年龄段幼儿发展特点。通过教师自评与互评及家长参与率的调查,了解教师在实施过程中的感受和变化;通过与专家对问题的探讨和研究组成学习共同体,对活动次数、内容选择、教师配合等方面都进行适宜性评价。

(三)对园本美术课程管理成效的评价

对园本美术课程管理成效的评价充分依据《纲要》《指南》等教育法规中艺术领域的规定,将评价作为调整管理目标、改进管理方式、促进课程有效运作的手段。对幼儿发展的评价考虑多种形式,如每月、每学期对幼儿作品进行的评价,还有对美术欣赏、绘画、手工三项教育内容进行的专项与综合评价等,实现了多主体多形式(调查问卷、现场观察、参与式研讨等)对课程管理的成效评价。例如:在大班开展“传统节日”的美术课程活动后,形成了这样的评价指标:1.乐意解读自己的节日作品;2.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3.能积极参与节日环境创作活动。

二、注重园本美术课程评价对象的行为评价

(一)树立正确的评价观,保护幼儿的艺术天性

在评价园本美术课程中幼儿的表现时,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要避免整齐划一的标准化评价。因为艺术创作本身是个性化的,要立足幼儿个人的成长发展来评价,以欣赏的态度正面评价每一个幼儿;要注重纵向比较,关注幼儿未来长期的发展,注重对幼儿艺术天性的保护,帮助幼儿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获得快乐而全面的成长。

(二)重视评价方式和时机,精心设计评价语言

评价时机的切入是指教师根据幼儿的表现进行随机的评价。我们改变了将评价放在作品展示环节的传统做法,根据教育活动目标将评价渗透于一日生活,如教育活动过程中、区域活动中、生活过渡环节等。我们非常重视评价的“发展和激励”功能,努力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积极运用描述性评价、激励性评价、成长记录袋等多种评价方式,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例如:在开展节气课程“惊蛰”美术活动时,一位幼儿剪出了动物的身体形状后,教师对其进行了描述性的评价:这只动物伸展着四肢,赶趟似的要看看春天是不是到来了。教师用幼儿喜欢的夸张、惊羡的语气进行的评价,激发了这个孩子创作的热情,也让其他孩子受到激励,从而更加热忱地投入美术作品的创作中。

对不同年龄幼儿采取不同的评价语言。如小班幼儿经验少,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教师会采用拟人化和角色化的语言;中班幼儿有初步的审美意识,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教师会采用开放式的提问方式:“为什么?”“怎么样?”“什么感受?”引导幼儿边创作边思考,完善自己的构思;大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评价他人作品的能力,教师会更多地采用协商和引导的语言,将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幼儿,让幼儿成为评价的主人。

三、注重园本美术课程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

在园本美术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和幼儿是课程实施的主要群体,也是评价主体。为了更全面客观地了解幼儿在美术课程活动中的真实表现,我们从幼儿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家长评四个方面进行多元评价。

(一)注重幼儿自评

幼儿自评是指幼儿对自己的作品和表现形式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评价的方法。幼儿的创作自己更能解读清楚。如:在一次开展“有轨电车进永久”的美术教学活动时,源源在画纸上画了很多正方形和箭头,当老师表扬他车型画得很逼真时,他却突然低下头满脸的委屈。经过再三询问,老师才知道他画的是防滑垫。因为下大雪,他怕有轨电车脱轨,就专门设计了这个防滑垫。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成人不应该随意去揣测幼儿的艺术表达。如果教师在这个时候先询问一下幼儿,让他先自我评价自己的作品,可能就不会出现这样的误会了。幼儿的自我评价体现着他们在美术活动中的自主地位和作用,教师要善加运用,给幼儿解读自己作品的机会,尊重幼儿的艺术表达行为。让幼儿自我介绍与评价,能让我们了解他们认识的世界,是幼儿作品评价方式的首选。由此,我们也总结了幼儿自评的几步曲:介绍自己的作品名称——解读作品创作想法——介绍作品的表现方式——指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表达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与体验——说说还可以怎么做。

(二)重视同伴互评

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他们对同伴的评价一定是最自然的本能表现,没有成人间的顾忌,所以,采取同伴互评更具有参考价值。教师要鼓励幼儿找出他人作品中创造性表现的亮点,让幼儿在为别人高兴的同时,激励自己向他人学习,争取更具创造性的表现。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评价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能从别人的评价中学会独立客观地看问题,学会尊重他人,能有效促进其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养成良好的创作习惯。如:在节气课程“夏至”美术活动时,轩轩画了色彩明快的火红火红的天空(夏天很热,太阳高照),乐乐画了色调灰暗的天空(要下大暴雨了)。面对两幅作品,幼儿产生了不同的评价。他们发现鲜艳的色彩是好看,但灰暗的色调也是美术作品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搭配协调的灰色作品也很漂亮。不同的评价让幼儿对色彩的应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经过实践,我们总结了同伴互评几步曲:仔细欣赏同伴的作品——解读同伴的作品(可用动作、表情、语言、声音等方式)——说出作品中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开展同伴间的对话——教师进行引导——展示幼儿作品。

(三)重视教师评价

对于教师,幼儿会产生天然的崇拜,相对同伴的评价而言,他们把教师对自己的评价看得更为重要。在评价幼儿作品时,教师要注重幼儿的主动性、兴趣、专注力、创造性、美术行为习惯及作品整体效果等方面的评价;要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童心童趣,让作品新颖独特;要帮助幼儿了解自己,表现自己,提升他们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增强创作意识,分享创作的快乐。教师评价可采取这样的几部曲:提供展示幼儿作品的环境——开展师幼对话——发现幼儿作品的闪光点——提出期望点。

(四)重视家长评价

《纲要》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我园家长有的心灵手巧(会粘贴、会剪纸、会雕刻),有的是全职妈妈,能随时参加幼儿园美术活动。而孩子们的作品时常会展示于幼儿园各个角落,幼儿也会主动介绍自己的作品,因此家长的评价也随时发生着。由此,我们总结了家长评价的几部曲:提供创作环境——欣赏幼儿作品——发现闪光点——开展家长幼儿间对话。

幼儿园园本美术课程的评价是一种隐性的诊断分析。本着以幼儿为中心,促进幼儿发展的角度,我们应深刻理解评价的意义,让评价自然地伴随整个教育过程。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坚持,不断修正,我们幼儿园园本美术课程评价策略一定会更加完善,也一定会极大促进园所、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园本美术家长
基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幼儿园园本课程研究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园本课程开发的迷失与回归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运用多元智能构建园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