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体育消费模型的构建研究

2019-03-29 12:01桑磊
商情 2019年7期
关键词:体育消费高等学校

桑磊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国家对全民健身的大力推广,体育消费的市场空间逐年加大。高校体育消费理念的转变必将为体育产业的市场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通过分析目前体育消费的因素和体育潜在市场,提出了立足高等学校的体育消费模型,为我国全民健身形成健康的社会消费大环境提供强大基础。

【关键词】体育消费;全面健身;高等学校

体育消费是指人们用于体育活动及相关方面的消费,是現代生活消费的一部分,是指人们在体育活动方面的个人劳务消费支出。国家体育总局日前发布的《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城乡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人均体育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花钱买健康”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体育消费的市场化会随着人们体育消费观念的转变、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日益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一、分析体育消费的类型

(一)实物型消费

实物型消费是指个体购买到的是整个比赛给他带来的无形的喜怒哀乐,这是一种兴趣的追求、情绪的宣泄、心理需要的满足。当消费亲身参与到某一体育项目中进行体育锻炼时,他的这种购买行为得到的是情感上的愉悦以及对身体健康的希望。对体育产品具有消费欲望的潜在消费者在中国人口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双11”当天体育用品在阿里巴巴网络平台的成交额达到44.574L元,成交用户数为1661.84万。群体购买实物包括购买体育器材、体育书刊、运动鞋、户外服装、运动服等实物型消费品。当消费者在这方面的消费需求得到满足后,消费领域会向体育健身业和竞赛表演业转变。目前的体育消费情况可能说明群众的实物消费需求尚未得到满足。未来体育消费空间巨大。

(二)参与型消费待提高

购买专业装备只是参与健身的第一步。在“我要健身”的决心之下,更多的人将走上科学健身的道路。据不完全统计,健身训练场租、聘请教练等参与型体育消费在20岁以上人群的各项消费相对较少,制约我国参与型体育消费的根本原因在于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从而影响了体育消费扩大。当然,体育企业服务产品水平低下、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组织化程度较低、适合群众健身场地设施相对不足、闲暇时间不足等因素也抑制了居民的参与型体育消费。

(三)观赏型消费潜力大

观看体育比赛较低,一方面在于民众的观赛消费习惯还未充分养成,另一方面也是优质赛事资源有限,赛事服务水平较低,买票难和买票贵都限制了民众花钱走进赛场观赛。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国际体育交流日益扩大,各种各样的体育比赛、体育表演,特别是大型国际洲际体育赛事在我国举办,大大地提高我国人民的体育意识及欣赏水平。

二、影响体育消费市场的因素

中国城市居民追求科学锻炼方法、强身健体的意识比较强烈,商家结合个体自身特点以及城市居民锻炼方法的科学性,加强体育消费指导。首先体育健身器材还没有达到居民的生活必需品,个体仅仅是最求一种器材的娱乐性和自身功能,因此名牌体育产品市场并不乐观。其次,观看体育赛事逐渐成为人们日常休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多数观众还是通过电视观看体育赛事的,此外不少人阅读体育比赛的相关报道,而真正到现场观看比赛的人只占较少的比例。最后是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收到日常生活工作的影响,没有时间是阻碍城市居民群体育消费的最大因素,每周5天工作日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城市居民的闲暇时间不多。然而随着经济增长,经济条件已不是阻碍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最主要因素。

三、高校体育消费基本模型

(一)掌握基本技能的体育消费模型

高校内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通过体育教学掌握体育锻炼技能的。但健身知识的薄弱容易让很多健身爱好者“健身不成反伤身”。“每个人的身高、体重、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健康状况都不一样,要根据自身条件和周边场地选择合适的健身方法,这都需要科学的指导。”发现越是初期健身者越需要掌握好适当的练习量、规范的技术动作和发力方法。对刚接触体育的孩子来说,聘请专业教练进行指导对他们养成正规的运动习惯至关重要。

(二)开设体育课程体系

为了使体育课程更加科学,采用体育俱乐部模式,大学体育课程不再是简单的体育课,而是全新的体育教学、训练、竞赛、体育活动“四位一体”的大学体育课程。以往的大学体育教学忽略了对学生良好体育习惯、体育兴趣的引导,使得体育课程几近成为一种外表光鲜的形式主义。通过构建一个能够满足学生不同水平层次,形式和内容迥异的课程体系,来满足学生对运动学习、练习、竞赛参与的多元化需求。进行课程化改造,让更多学生有了参与校园体育训练,满足了他们参与运动训练、竞赛的需求。

(三)定制体育竞赛模式

对掌握一定运动技能的中、高级会员,则采用个性化的“菜单式”教学,教师根据学生需要进行现场指导,提高学生体育运动技术的实际运用能力。上课时间也是由中、高级会员们自主选择,每周一般不少于3次,大多是利用课外活动、晚上等时间参加俱乐部训练和竞赛。主要竞赛有全国学生啦啦操、击剑、中国风舞蹈、壁球、瑜伽、街舞、体育舞蹈等。

四、总结

利用高校体育改革布局全产业链的体育消费生态系统,将场馆资源和版权赛事资源融合移动互联网,打造创新模式体育产业发展平台,首先实现高校内全体育,全娱乐,全产业链的价值重组,满足体育群体的需求。这种营造健康的社会消费模型对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猜你喜欢
体育消费高等学校
大学生体育消费的需求、动机和行为研究
体育产业在我国发展的探析
高校体育对体育产业经济的影响及发展策略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成都市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对策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郑州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