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歌剧咏叹调教学中女高音声部的角色塑造

2019-04-01 02:50刘媛媛
黄河之声 2019年2期
关键词:女高音咏叹调抒情

刘媛媛

(河南大学音乐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高校本科的教学阶段,歌剧咏叹调中最为常见的是女高音声部,其中抒情女高音与花腔女高音涉及较多,戏剧女高音相对较少,只有教学的高级阶段才会有所运用。用音色来塑造角色性格,在歌剧咏叹调的演唱中尤为重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师生应当共同去分析角色的性格特征及角色的情感表现。

一、高校歌剧咏叹调教学中抒情女高音角色塑造

(一)抒情女高音的特点

抒情女高音是歌剧咏叹调中最为常见的,其特点表现为:音色圆润、柔和、优美、内敛,演唱时节奏较为平稳,速度适中,在演唱时整个声区是十分通透的。抒情女高音的演唱一般情绪起伏并不大,情感表现上较为内在。

(二)抒情女高音角色塑造

高校声乐教学中抒情女高音的音乐作品,主要涉及莫扎特和普契尼的歌剧角色居多,他们创作的作品虽然同属于抒情女高音,但是塑造的角色不同,就需要不同的音色来演唱,只有符合角色性格特征的声音才能更好的表现角色。即使是同一歌者演唱不同作品,通过运用演唱技巧,音色是可以调节的,但是扯着嗓子喊出来,这样的音色是不能够被掌控调节的。其中莫扎特的音乐作品适合初级和中级的学生演唱,普契尼的音乐作品适合中级和高级的学生演唱。

高校本科院校的学生,普遍是具有一定的演唱技巧,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音色,虽然有些学生同属于抒情女高音,但是在演唱歌剧咏叹调时,根据不同角色性格特征,是需要调整不同的音色来演唱的,整个调整的过程是需要运用演唱技巧的。利用正确的歌唱技巧尤为重要,倘若用喉咙喊出来的方式去唱,那么此时的音色是不可调控的,喉咙的紧张,导致音色根本动不了,所以不论在教学还是练习的过程中,只有运用正确的歌唱技巧才能真正的诠释出不同作品角色的性格特征。一个学生不可能只学习一个角色的演唱,或者只学习一首咏叹调,因此,利用音色塑造角色性格是学习歌剧咏叹调必备的演唱能力。

《费加罗婚礼》中苏珊娜和伯爵夫人这两个角色,她们都属于抒情女高音,但在剧中二者的角色性格特征不同,所以演唱时音色也要求不同。我们以两个角色在歌剧中的两首咏叹调为例,苏珊娜演唱的《美妙时刻即将来临》,伯爵夫人演唱的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

《美妙时刻即将来临》中苏珊娜苏珊娜是一位年轻、活泼、开朗的姑娘,演唱时音色运用上就要相对年轻、集中、靠前,气息拖着声音往上走,如谱例:

《求爱神给我安慰》中的伯爵夫人是具有高贵气质及修养的宫廷上层人士,性格上较为沉稳,演唱时音色要更加圆润,打开并保持吸气状态之后,气息先走,然后往下叹气去演唱。这首咏叹调是一首谣唱曲,节奏较慢,演唱的难度是高于苏珊娜的咏叹调,对于初级、中级的学生演唱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演唱的过程中需要掌握语速、语感、情绪、音色等方面的要素,如谱例:

这首咏叹调中有诸多较长的句子构成,学生演唱的时候需要速度慢些,气息控制上难度很大,要求高。最难的部分是高音前后的长句。许多学生在看到作品是,都认为最高音是难度最大的,这是一种不科学的判断,因为同样的高音,由于所在的位置不同,或者是被安排在不同节奏型的乐句中,演唱的难易程度也不相同。这首咏叹调多处出现了从低音到高音一字一拍的过渡演唱,这样的演唱需要气息对声音的支持大于声音本身,难度较大,学生在演唱的时候要注重气息的支持。

二、高校歌剧咏叹调教学中花腔女高音角色塑造

(一)花腔女高音的特点

花腔女高音的特点表现为:音色较为婉转、灵活,且极其富有弹性,音区之间的变化较为轻松,演唱时速度偏快,灵活且自然,具有良好的演唱快速音的能力,通常情况下节奏较为鲜明,适合表达情感较为夸张的作品。

(二)花腔女高音角色塑造

与抒情女高音相比,花腔女高音的音域跨度更宽,气息灵活性更强,演唱过程中包含诸多的华彩乐段,音色上可展示该声部的优势。对于高校声乐教学中,花腔女高音的演唱具有一定的难度,整体高于抒情女高音的演唱。

《我要生活在美梦中》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朱丽叶演唱的一首咏叹调,这首作品以华丽而著称,音乐宽广,演唱难度较大,对演唱者的能力有极大的考验,作品表现出朱丽叶打破世俗的束缚,展现出强大的爱情力量,呈现出人的本性。作品中多次出现半音阶的快速下行,属于华彩乐段,这些乐句充分体现出花腔女高音的灵活性特征,学生想要唱好十分困难,如谱例:

从谱例中可以看到,半音阶的快速奔跑,需要准确音高,唱准、唱清晰每一个音,不能糊弄一带而过,要快速自然的补气,不能唱出僵硬紧张的效果,要保证每一个音的放松同时还要注重刻画人物形象,演唱时要以头腔声音为主,稳住气息并保持源源不断,经过喉咙但不做停顿,最高音点一下即可,不要特殊对待,避免造成声音紧张。通过花腔女高音的演唱,表现出朱丽叶温柔如水的性情,突出她对美好爱情的期待。在这首咏叹调的结尾再次出现华彩乐段,如谱例:

乐句共有9小节,需要演唱的时候一气呵成,中间没有换气,要以递进的形式演唱,从中音区逐渐过度到高音区,最后唱到作品的最高音,不做停顿的在回到中音区上来。华彩部分再次强调出美好爱情对朱丽叶的重要意义。

三、高校歌剧咏叹调教学中戏剧女高音角色塑造

(一)戏剧女高音的特点

戏剧女高音的特点表现为:音色较为明亮,听上去坚定有力,演唱难度高,情绪表达夸张,不论从音色上还是乐感上,都充满了强烈的戏剧性。

(二)戏剧女高音角色塑造

高校声乐教学中,戏剧女高音是难度很大的部分,对学生的要求非常高,它需要具备明显的戏剧性嗓音特征的学生来完成。戏剧女高音的音色较为宽厚,充满金属色彩,能够诠释感情色彩较为浓烈的声乐作品,主要塑造性格比较刚烈的女子,以此来凸显戏剧性冲突较强的角色。高校声乐教学中可以对威尔第及瓦格纳的作品进行学习。

在本科教学中适用此阶段戏剧女高音教学的曲目有《在这柔软的幕帐》、《别说我》、《孤独、迷离、被遗弃》、《为艺术、为爱情》等。我们以《为艺术、为爱情》为例,这首咏叹调是女主角托卡斯是一位十分善良、纯洁、真挚,又十分漂亮且有信仰的女子,在生活中她为万物祈祷,她热爱艺术,为了救未婚夫马里奥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演唱了这首咏叹调。见谱例:

我们从旋律中得知,整部作品的悲剧性结尾,作品开始的部分是大乐句展现,还采用了连续下行音阶,以此来凸显女主角的情绪宣泄,进而刻画出托斯卡对马里奥的真挚情谊,还有她对上帝的那份虔诚,节奏较为舒缓,旋律较为平稳,接下来的乐段就较之前戏剧性冲突相比,更加舒缓平静,天凸显人物内心的独白。见谱例:

这一乐段采用中声区演唱,音高上较为平稳,从情绪上分析是先抑后扬,为后面的高潮做好准备,同时还蕴含了高音动机,进而来突出夸张的戏剧性表现。演唱时要求演唱者具有良好的气息控制力,做到运用合理的气息支持每一个音,从情绪上要先抑后扬,中声区部分将声音落下来,放在胸腔唱,气息平稳、流畅,两肋保持住以支持长句子演唱。为了戏剧性的表现,演唱有时要加上哭腔、呐喊、或是疯狂的情感爆发力。

四、结语

决定学生的声部类型,并根据声部类型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声音训练,这对学生的声乐发展极有帮助。但这项工作并不是声乐教师对学生展开声乐教学活动时的最初任务,最初的任务是教授学生基本声乐技巧,随着学生声音的不断自由解放,声音自身就会决定自己的声部类型。虽然早期发现学生的声部类型会对学生的声乐学习极有帮助,但真正具有专业意义的声部类型确定,只有等到学生生理已经成熟并且声乐技术已经接近职业水平时才能得到最终确立。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在考究歌唱声音分类问题时,我们必须以动态的观点看待声音艺术的发展,不应忽略音乐历史自身发展对声音艺术发展的影响。我们必须认同,不同音乐时期对歌唱声音的声部界定不可能完全一致。总体上讲,声音技巧发展、声音力度变化和声部类型划分都有其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高校歌剧咏叹调教学中,女高音声部是较为常见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原本的音色进行授课,只有对学生声部的正确鉴定,才能让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更为准确的诠释歌剧作品,对其今后的声乐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声部鉴定错误,不仅学生的演唱水平不能获得进步,相反会越唱越困难。

猜你喜欢
女高音咏叹调抒情
遥远和她女高音独唱
点赞中国为抒情女高音而作
形、韵、意——咏叹调《有一颗爱心飘落》钢琴伴奏分析
感知、认知与演绎整合下的中提琴表演艺术教学新探——以咏叹调《请让我哭泣吧》创编教学为例
长空万里
——为女高音而作
爱心夜曲 (女高音独唱)
祖国,我是你的一首歌
会抒情的灰绿
抒情和说理,“宗唐”和“宗宋”
咏叹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