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外来器械质控管理措施对清洁质量及灭菌效果分析

2019-04-10 13:11李景波盖州市中心医院骨科辽宁营口1152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5期
关键词:手术器械不合格率克氏

李景波 盖州市中心医院骨科 (辽宁 营口 1152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骨科外来器械质控管理措施对清洁质量及灭菌效果。方法:将本院2017年6月~2017年12月本院进行规范化管理模式的骨科外来手术器械200件纳入至研究组中,将2017年1月~2017年5月进行常规管理的骨科外来手术器械185件纳入至对照组中,对两组清洁状况及提前放行数量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器械盒、克氏针、螺钉、管道类及套接器械清洁不合格率分别是1%、1.5%、0.5%、1%和1.5%,对照组分别是7.03%、5.95%、5.41%、8.57%和5.41%,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在提前放行数量占比方面,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骨科外来器械质控管理对策应用于骨科外来器械清洁及灭菌操作中,有助于降低清洁不合格率。

外来器械指的是不是医院常规设备,由厂家送至医院手术室中作为临时采用的机械设备,有动力工具、植入物及特殊器械等[1]。在医疗技术显著提升的背景下,诊疗技术不断更新,医疗器械越来越复杂,特别是骨科手术固定器械及植入物等,因为该类器械更新速度快,再加之价格昂贵,大部分医院通常不进行常规配备,从而选择租赁方式使用。但是,因为外来器械频繁传递于各个医院之间,使得保存、灭菌及消毒等问题无法确保,任何一项产生问题均会引发不良现象,使得手术危险性增加,进而造成了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本次研究主要针对骨科外来器械质控管理措施对清洁质量及灭菌效果进行分析,以下是详细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7年6月~2017年12月本院进行规范化管理模式的骨科外来手术器械200件纳入至研究组中,将2017年1月~2017年5月进行常规管理的骨科外来手术器械185件纳入至对照组中。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本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由护理人员根据手术要求,对器械进行接收,然后将其送入至消毒室进行消毒,完成手术之后,将使用器械归还。

1.2.2 研究组。本组采取全程质控管理模式:①对岗位专业培训及制度进行明确:在进行手术前1d,将全部外来医疗器械送至消毒供应中心,由工作人员全面清洁、灭菌及包装,并设置专人,确保外来器械灭菌质量及清洁质量;创建责任体制,由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器械监测、灭菌、包装及清洗等状况进行检查,根据科室要求,对手术期间需要采用的外来器械的类别及规格进行决定;②专业培训:培训护理人员需要全面了解器械知识,护理人员在接收骨科外来器械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由送货人员为护理人员讲解器械相关知识,包括拆卸方法、结构特点及名称等,然后由接收人员为包装间护理人员讲解相关内容,确保包装过程中,重新安装质量、清洗质量及全面审核;③确保清洗质量:外科骨科所有器械均需要采用多酶清洗液进行浸泡,时间大约是10min,采用牙刷在水中刷洗孔洞、沟槽及凹陷等位置,将残留物全部取出。管道类器械清洗:首先将管芯去除,然后采用高压水枪及管道清洗刷进行多次刷洗。对于套接的器材,则需要将其拧开,包括测深尺、铰刀、限位器及导向器等。将上述工具全部放置于密孔篮筐内部,防止掉落水中。将螺钉盒打开,反复刷洗螺钉正反纹,将污染物彻底清洗干净。对每一条克氏针进行清洗,在器械篮筐中置入不点,然后将克氏针放置其中,最后采用清水清洗一遍管道类器械和螺钉类器械;④对交接制度进行规范:创建外来器械使用记录表,将供应医疗器械种类及型号记录下来,创建使用器械患者个人档案,包括患者名称、性别、床号、使用器械的名称及时间等,记录生物监测及急诊结果等;⑤灭菌合格之后进行使用:合理归纳器械种类,将所有工具划分为三类,即动力类工具、植入物及特殊器械。设置专门人员,保存并清洗每种物品,灭菌条件为低温灭菌或者压力蒸汽灭菌,对于无法采用高温灭菌的器械采用低温灭菌方式,结束灭菌之后,检查每包器械包外的化学指示胶带,在各项检查合格之后,分发使用[2]。

表1.两组外来手术器械清洁不合格对比表(n/%)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清洁状况及提前放行数量进行分析,完整记录有关数据。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处理本次试验中的计数资料(%),检验值为χ2,组间对比值为P,P<0.05则代表差异呈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外来手术器械清洁不合格状况

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器械盒、克氏针、螺钉、管道类及套接器械清洁不合格率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外来器械提前放行数量比较

研究组总计外来器械提前放行数量占比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外来器械提前放行数量(n)

3.讨论

对于普通医院来讲,外较为常见的配备器械为外来器械,其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骨科治疗期间,骨科有关器械费用昂贵,而且具有较高的精密度,更新速度快,因此增加了使用范围。但是因为其具有较大的流动性,无法对消毒效果进行保证,如何有效管理骨科外来器械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次试验通过总结常规管理模式,每次手术前,以手术需求为依据对有关器械进行领取,然后将其送至消毒室消毒,结束手术后归还所有器械。而规范化管理模式,通过对岗位制度进行明确,并开展专业培训,对交接制度进行规范,在灭菌合格之后进行使用。因为骨科器械种类较多,再加之其复杂、孔多等,进而增加了骨科器械清洗难度。此外,骨科器械保存时间短、更新速度快,许多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未全面认识骨科器械,进而增加了交接错误发生率[3]。所以,需要加强对骨科外来器械清洗重视程度,规范机械清洗制度,以此减少清洁不合格发生率。经过本次试验结果可知,在器械盒、克氏针、螺钉、管道类及套接器

械清洁不合格率方面,对照组分别是7.03%、5.95%、5.41%、8.57%和5.41%;研究组分别是1%、1.5%、0.5%、1%和1.5%,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提前放行数量占比较对照组更低,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

总而言之,将骨科外来器械质控管理对策应用于骨科外来器械清洁及灭菌操作中,有助于减低清洁不合格率。

猜你喜欢
手术器械不合格率克氏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微型锁定钢板螺钉与克氏针治疗闭合性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手术器械预处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风险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处理流程中的应用探讨
持续质量改进对手术器械供应及时性与准确性的影响
桃红四物汤对跟骨骨折患者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影响
消毒供应中心标准操作程序在骨科外来手术器械清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食品安全抽检超223万批次
60%网上商城成为服装质量问题的重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