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解决团体辅导在小学生人际关系干预中的应用

2019-04-17 13:00张慧英张兰兰宫火良
科教导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人际关系小学生

张慧英 张兰兰 宫火良

摘 要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团体辅导在小学生人际关系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团体辅导方案和小学生人际关系问卷对18名人际关系不良的小学生开展为期六周的干预研究。结果:干预组的后测人际关系总分及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得分均显著高于前测;对照组的人际关系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前后测间均无显著差异;干预组的后测人际关系总分、同学关系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在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两个维度上,干预组与对照组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焦点解决团体辅导能够有效改善小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

关键词 焦点解决团体辅导 小学生 人际关系 自我效能感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3.067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olution-focused group therapy in pupil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Methods: By using experimental method, 18 pupils were selected to participate a six-week intervention research. Results: For the intervention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est and posttest on the total score and three dimensions score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2.80~-4.93, ps<0.05); For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est and posttest on the total score and three dimensions score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0.90~-1.93, ps>0.05); For the posttest, intervention group's total score and schoolmate relationship dimension score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t=2.61, 2.33, ps<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on parent-child dimension score an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dimension score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0.43, 1.56, ps>05). Conclusion: Solution-focused group counseling pupil'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Keywords solution-focused group counseling; pupil;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elf-efficacy

0 引言

人际关系是人们彼此之间通过各种形式的交往构建而成的情感联系。[1]在此基础上,人们可以交换思想与信息,表达情感与需要,交流经验与技能,从而实现相互认识、理解、合作与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业成就、[2]增强社会责任感,[3]而人际关系不良则是手机成瘾、心理困扰的风险因子。[4,5]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众多,包括人格因素、社会支持等。[6,7]在人格因素中,自我效能感是常被涉及的一个。袁靖姣、李连玲、井西学以大学生为对象开展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困扰程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8]李京蕾和杨保才的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人际关系相关显著。[9]因此,如果想要有效提升个体的人际交往,增强其自我效能感显然是可以考虑的一个角度。

焦点解决短程疗法(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是一种聚焦于建构解决之道,关注正向导向的短程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到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再到医学护理等均有其适用场域。[10]与关注的重心相对应,SFBT是一个赋能导向的咨询与治疗取向。[11]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过程中,为个案赋能指的是协助个案发展出自己对生活的掌控感,包括对自身产生内在的控制感、效能感、力量感、有资源感,也包括使自己能够有效运用周边的资源,为自己做出有利的选择、达到个人的生活目标,也能够使自身有效地参与外界,甚至改变外界。作为SFBT的一种运用形式,焦點解决团体辅导同样把为个案赋能作为辅导的目标,而赋能恰恰意味着增强个案的自我效能感。先前的许多研究已经表明,焦点解决团体辅导能够有效提升个体的自我效能感。[12,13]

小学阶段是儿童人际关系形成的重要阶段,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所构成的交往体系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巨大影响和至关重要作用。Huoliang Gong & Weisu Hsu的研究发现,焦点解决团体辅导在我国学校情境中有非常好的适用性。[14]因此,本研究拟探讨焦点解决团体辅导在提升小学生人际交往中所能达到的效果,一方面扩展焦点解决团体辅导的适用范围,另一方面增加小学生人际交往的新的干预策略。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式选取河南省开封市某小学五、六年级共计201名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发放问卷201份,回收问卷201份。按照小学生人际关系问卷得分从低到高排序并参考班主任的意见,共筛选出得分较低的1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9名(女生4名,男生5名),对照组9名(女生4名,男生5名)。

1.2 研究工具

(1)小学生人际交往问卷。本研究采用阎兰编制的小学生人际关系问卷。问卷共12题,包括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家人关系三个维度,每个维度4题。量表采用4点计分方式,得分越高,表示人际关系越好。已有研究指出,该问卷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15]本研究中该工具的同质性信度为0.72。

(2)焦点解决团体辅导方案。该方案的设计以焦点解决的基本理念和人际交往的内涵为基础。每次团体活动开始时运用一些暖身活动或者分享回家作业活跃团体气氛;接着进入主题活动,期望可以帮助成员发现自己的潜能以及发现自己的正向改变;接着团体领导者总结并表扬每位成员在本次活动中表现出众的地方;最后是团体领导者布置作业及团体成员填写团体回馈单。

(3)团体回馈单。目的是收集小组成员在每次团体活动过程中的学习与感受,深化其学习所得。同时使领导者得到及时的回馈信息并根据回馈做出相应的修正,增强活动效果。回馈单的内容大致包括团体过程中个人的学习和感受,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对伙伴、领导者、自己的回馈,其它想说的话,对活动的评分等。

1.3 干预程序

干预组进行焦点解决团体辅导,每周一次,每次一个小时,共六周。每次团体辅导后,由干预组成员填写单次团体回馈单。对照组在自然情境下发展,不接受任何处理。出于研究伦理,对照组学生在全部实验结束后进行同样的焦点解决团体辅导。

1.4 数据处理

问卷采用团体施测的方式进行。对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处理,用到的统计方法包括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样本t检验等。

2 研究结果

2.1 干预前两组的同质性检验

对干预组被试与对照组被试的人际关系问卷前测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干预组和对照组实验干预前在人际交往得分上差异不显著,因此可以把这两组样本看作是同质的。

2.2 干预组前后测差异比较

将干预组被试前测与后测进行相关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干预组前后测的数据在总分以及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三个方面都差异显著(p<0.05),后测分数明显提高,说明干预实验效果显著。

2.3 对照组干预前后的差异比较

对对照组被试前测与后测分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对照组前后测的数据在总分以及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三个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

2.4 两组后测的差异比较

对干预组被试后测分数和对照组被试后测分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干预组后测与对照组后测数据在总分(t=2.61)以及同学关系(t=2.33)上存在显著差异(ps<0.05),干预组被试的后测总分、同学关系得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后测;而在亲子关系(t=0.43)、师生关系(t=1.56)两个维度上,干预组与对照组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干预活动对干预组成员人际关系状况有提高作用,特别是同学关系状况有显著提高。

3 讨论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焦点解决团体辅导对改善小学生人际关系状况有显著效果,团体成员人际关系现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综合研究中的团体辅导活动、团体成员单元反馈表、总馈表、团体领导者的反思与总结分析,团体成员人际关系现状的改善有以下原因:

3.1 温暖的团体气氛和团体成员间积极互动推动成员的进步

总反馈表中,在勾选“我喜欢团体的气氛”、“我喜欢团体领导者的带领方式”,“我喜欢与团体成员互动”后面的选项时,9名团体成员都选择“完全符合”选项;勾选“在这个团体我感到放松与自在”,8名团体成员选择“完全符合”选项,1名团体成员选择“大部分符合”选项。从团体成员的选择可以看出,团体成员感受到接纳的、温馨的、真诚的、快乐的团体气氛。

建立一个不批评、不面质、不分析的团体气氛,促进成员间积极互动,是焦点解决团体辅导的特色之一。在安全、温暖、接纳的团体氛围中,促进成员间分享与互动,这样的团体分享氛围,一方面让团体成员认识到自己在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不是独一无二的,他们会发现其他人也会有同样的经历或困惑,将成员问题一般化,这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其他成员分享的经验,为每位成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面对自己的困扰,通过观察并学习他人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而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他人的帮助下更快更好的解决了自己的问题。

3.2 在整个团体辅导中领导者始终贯彻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理念与技术

总反馈表中,在勾选“我發现了自己的优点以及潜能”后面的选项中,8名团体成员选择“完全符合”选项,1名团体成员选择“大部分符合”选项。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理论认为,来访者是自己问题的专家,已经拥有未被自己意识到的潜能,咨询师通过创造恰当的环境促成来访者发现自己的优点及潜能。因此,团体领导者在团体活动设计上、活动实施中都始终聚焦于促进团体成员发现自身已经拥有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例如,第三次“我的漫画”团体活动,每位团体成员通过画漫画,回忆自己成功化解了与他人冲突,从而实现深入发掘自己身上已经拥有的化解人际冲突的能力。在第四次“机智采访”团体活动中,通过团体成员相互采访的形式,促进每位成员深入的认识自我,发现自己身上优点。

在勾选单元反馈表“我清楚自己的目标”后面的选项中,第一次团体辅导反馈中,只有5位团体成员选择“完全符合”。第五次团体辅导反馈中,有8名团体成员选择了“完全符合”。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利用假设问句、奇迹问句、例外问句等帮助来访者建立正向目标。例如,在第一次团体活动中运用的假设问句(团体结束时你会发生怎样神奇改变呢?)。在第二次团体活动中运用的奇迹问句(现在你们手中握着一支魔法棒,它能让你在六次活动结束后焕然一新,让你无论跟谁都可以拥有一段令人快乐的人际关系,你会发生哪些改变呢?)。运用这些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术,帮助团体成员建立正向目标,给予团体成员希望感,激发团体成员改变的动机。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中运用量尺化技术帮助成员体会到自己的进步。例如,在单元反馈表中,团体成员C9在第一次团体活动结束时,目标完成度给自己打了6分,在第五次团体结束时,目标完成度给自己打了9分。焦点解决团体辅导以目标为导向,通过赞美成员发生的正向改变,鼓励成员之间相互支持与帮助,促使成员发生积极的改变。在每次团体活动领导者都会运用表扬与赞美技术帮助成员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在增强团体凝聚力和向上力的同时,也帮助成员体会赋能感。

参考文献

[1]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48.

[2] 潘瑋,高雪梅.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学习适应与学业成就[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25(1):73-76.

[3] 黄四林,韩明跃,张梅.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6.48(5):578-587.

[4] 廖慧云,钟云辉,王冉冉,等.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自尊及羞怯与人际关系困扰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24(5):852-855.

[5] 陈赵云,张欣维,陈晓楠,等.军校新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相关性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5):725-728.

[6] 陈乐谦,范秀莹,莫凯欣,等.福利院青少年人格特质对人际关系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1):145-148.

[7] 张彩婵.医学院新生人际关系困扰与人际归因、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10):1520-1523.

[8] 袁靖姣,李连玲,井西学.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困扰程度的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5):750-752.

[9] 李京蕾,杨保才.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探究——以沈阳大学为例[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2):248-252.

[10] 宫火良,张慧英.焦点解决短期疗法:源起、理念与流程[J].科教导刊,2016(30):149-150.

[11] 许维素.尊重的赋能——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人性观与专业价值[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5):48-51.

[12] 李江婵,朱政仁,袁水莲,等.焦点解决短期取向团体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31):3874-3877.

[13] 彭爱霞,严彩君.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对提高技能比赛学生自我效能水平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2):107-109.

[14]Gong H L,Hsu W S.The effectiveness of solution-focused group therapy in ethnic Chinese school settings: A meta-analysi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oup Psychotherapy,2017.67(3):383-409.

[15] 阎兰.自我肯定训练对小学生人际关系改善的效果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猜你喜欢
自我效能感人际关系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探究自我效能感理论下的高职英语自主学习策略
自我效能感对高校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
高校教师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
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的失衡及其人性的扭曲
微信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探析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