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育

2019-04-22 09:42顾淼
卷宗 2019年10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文章思维

顾淼

摘 要: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很好的贯彻了“大读写”工程的要求,拓展了语文教学的空间,开创了一个开放式的大语文学习氛围,同时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和生活体验,使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为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铺平了道路。

关键词:课外阅读;拓展大语文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语言文字的积累,其途径是听和读;语言文字的表达,其形式是说和写。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树立大语文观,去引导学生在会读一本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博览群书,吸收名家名篇的语言精华。开展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而且也是学生积累语言,丰富知识的有效方法。

1 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贯彻落实《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我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课外阅读的内容安排、组织形式等尽可能地满足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使学生乐读、爱读,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2 推荐材料

2.1 学生合适的课外书

当学生读自己喜欢读的书时,他会读得津津有味,完全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和书里的人物同喜同悲。当学生读自己不喜欢读的书时,会感到枯燥无味,不知所云。因此,學生阅读的兴趣激发起来后,就要适时地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书,让学生有好书可读。推荐时课外书要考虑以下几点:

1)要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比如《金色童年》、《校园趣事》、《假日行动》等,这些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文章的语言很容易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建立联系。学生读这类文章,感到十分亲切。因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理解起来也没有困难。更重要的是,已有的经验积累能帮助学生找到更准确的表达语言,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2)要与学生的心灵世界息息相通。小孩子天生爱幻想,这就决定了他们爱读带有幻想的故事。童话故事具有幻想性,故事里面的人物是虚构的,环境是假设的,情节、事件也不是生活中实有的,但幻想中却往往寄托了孩子们的希望和理想,折射出他们内心的精神追求,因此,对于孩子们来说具有很大的魅力。所以像《太空历险记》、《阿童木》、《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鲁滨逊漂流记》等作品都能引起他们的极大兴趣,值得推荐。

另外,儿童诗反映了孩子们纯洁的童心和天真的童趣,语言精练形象,读起来音韵和谐、节奏明快、琅琅上口,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也是孩子们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

3)读物的语言水平要略高于学生。结合学校开展的“读千古美文、做当代君子”活动,让学生广泛涉猎千古传诵的经典范文,此类文章文辞优美,能直通学生的精神世界,学生读这样的文章,语言和精神的修养都会得到提高。如:“名家名句”,“唐诗宋词”等,要让学生多读。

2.2 结合语文课本开展拓展阅读

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往往以有限的文字反映出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有着复杂的背景。如果没有足够的背景资料,要理解课文是有难度的。所以,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开展拓展阅读,加大学生的阅读量。

学写人的文章,可以选择与这个人相关的其他文章来读,从而对这个人有更深更广的了解。也可以选择与这个人物相似的其他写人的文章来读,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获得更多的语言,获得对人物更深更广的认识。

学写景的文章,可以选择其他写景的文章来读。如:学习《桂林山水》时,可以选择朱自清在我们温州写的《梅雨潭》来读,也可以选择我们当地写景的文章来读。如:《玉苍山》、《碗窑三折瀑》等文章,使学生有一种亲却感,学生的认识空间不断扩大,探索的欲望和能力不断增强。同时,这样的阅读,由课文这个“点”扩散成一个较大的“面”,学生的语言积累不断增加,领悟力也不断提高。

2.3 拓展课外阅读的渠道

当今世界已进入了信息时代,应让学生明白要通过各种媒介接受大量信息,我们的课外阅读也不能限于书本。除了班级图书角里的书籍和学生订阅的杂志以外,还可以学会用各种途径进行广泛阅读。虽然没有上网阅读的条件,电视中一些优秀的栏目等也是获取知识的好渠道。

3 引导质疑,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力

质疑就是一种怀疑,是指能够对一个理论、一个事物或一个产品看出各种不同问题的素质。提出问题是创造活动的第一步,因而质疑与创造力的开发密切相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质疑;对教师的讲解质疑;对参考资料质疑;对同学的发言质疑。其中对课文内容的质疑尤为重要。教学《二泉映月》时,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的。

师:同学们,《二泉映月》不只是课题,还是什么?生:还是一首乐曲的曲名。师:你懂得真多。看到这个课题,你准备提些什么问题?

生:我首先想知道这首曲子是谁创作的。生:这首曲子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生:作者为什么要创作这首曲子呢?师:也就是说,这首曲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实践证明,只要能启发学生思维,学生便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质疑、释疑。这比只靠教师主观设计大大小小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4 从内容入手 训练思维 培养乐作情感

在作文教学中,应进一步做到从内容入手,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多角度的写作训练,强化思维训练,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乐于作文的积极情感,提高学生习作素质。

写一篇文章的过程是观察-思维-表达的过程。我认为它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创造思维的训练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发挥创造性想象力的关键在于大胆的编织,不停的编织。为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我对学生进行多角度的写作训练。例如:仿写训练。学生的模仿性很强,学生仿写范文对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有益的。“仿”不能机械的模仿,不能照范文生搬硬套。“仿”的目的是使学生运用从范文中学到的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和语言,激发起学生作文的兴趣。不能使学生的思维受约束,而要有自己思维的特点。

5 指导课外阅读方法

学生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离不开科学的阅读方法。因此,我们要利用课堂,把阅读方法的指导寓于课堂教学之中,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如:精读法、略读法、浏览法、做读书笔记等。这样学生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在课外阅读中加以实践应用,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6 开展读书评比

小学生情趣不稳定。为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获得成功的喜悦。

我利用早读课、语文活动课、班会课,开展“介绍一本好书”、“诗文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读后感》交流会、“《小作家》擂主大比拼”等活动。这些交流不仅反馈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教室的一角,设置作品栏,展出学生摘录的笔记、读后感和手抄报等作品,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保持着比较持久的兴趣。

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很好的贯彻了“大读写”工程的要求,拓展了语文教学的空间,开创了一个开放式的大语文学习氛围,同时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和生活体验,使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为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铺平了道路。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湖北出版社

[3]《小学语文教师》上海出版社2003年第二期

[4]张志伟《农村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的实践与研究》浙江教育科学2001年第6期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文章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