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茯苓合黄连解毒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2019-05-11 02:26何世明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黄连茯苓稳定型

何世明

(许昌市中医院,河南 许昌 461000)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类型,是临床内科的一种急症[1]。其发作时间、发作频率及诱发因素均不固定,常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前驱表现,不仅易导致机体循环系统功能障碍,严重还会出现心衰,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生命将受到严重威胁[2]。为寻求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合黄连解毒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旨在探讨其对该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为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女14例,男28例;年龄42~64(55.46±5.25)岁;病程2~11(5.85±1.23)年;观察组女 13例,男 29例;年龄41~64(55.35±5.41)岁;病程2~13(5.95±1.56)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3]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中医辨证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的心血瘀阻证辨证标准,主症:胸部刺痛、绞痛,固定不移,痛引肩背或臂内侧;次症:胸闷,心悸不宁。舌脉:舌紫暗,脉细涩。

1.3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18~65岁;③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高血压、心肺功能不全;②对本研究药物过敏;③依从性较差。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予常规治疗,如镇静、吸氧等对症治疗;另根据患者病情给予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制剂、钙离子拮抗剂、低分子肝素制剂等治疗。

1.4.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桂枝茯苓合黄连解毒汤口服治疗,处方:牡丹皮、赤芍各20 g,茯苓、丹参各15 g,桂枝12 g,桃仁10 g,甘草6 g,黄芩、黄连和栀子各9 g,黄柏6 g。水煎服,1剂/日。4周为1个疗程。

两组均治疗4周。

1.5 观察指标 ①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②通过沉淀法和酶联免疫比色法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1;下表同

ET-1(ng/L)治疗前85.72±9.48 85.64±9.45 VEGF(ng/L)治疗前412.56±80.01 410.78±79.65治疗后63.79±6.15①②71.12±7.56①治疗后586.42±93.45①②511.25±87.58①NO(μmol/L)治疗前41.56±6.15 42.21±6.52治疗后55.03±8.21①②49.68±7.26①组 别 n观察组 42对照组 4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组别 n TC TG治疗前7.05±0.81 7.03±0.80治疗后5.56±0.32①②6.41±0.54①治疗前2.43±0.45 2.41±0.42治疗后1.59±0.28①②1.95±0.36①观察组 42对照组 42治疗后2.43±0.51①②1.89±0.42①HDL-C治疗前1.61±0.37 1.59±0.35 LDL-C治疗前3.93±0.70 3.96±0.72治疗后2.22±0.43①②2.81±0.59①

3 讨 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发病急、变化快且预后差等特征,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机制主要与血液中脂质代谢紊乱有关,脂质发生沉淀,导致动脉内壁增厚,出现粥样硬化,其斑块易脱落,造成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狭窄,进一步引发心肌供血及供氧不足[5-6]。血管内皮通过释放ET-1、VEGF和NO等活性物质来维持血管收缩及舒张功能,若发生功能障碍则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脂代谢紊乱体现在TC、TG及LDL-C水平异常升高,HDL-C水平异常降低,均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中医学认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于“心血瘀阻”范畴,治疗应以活血化瘀、清热凉血为原则[7]。本研究采用桂枝茯苓合黄连解毒汤,方中牡丹皮和赤芍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之效;茯苓利水消肿、养心安神;丹参有祛瘀止痛、凉血消痈之效;桃仁能破血行瘀,润燥滑肠;黄芩可泻火解毒;黄连可清热燥湿;黄柏可保肝利胆;栀子可泻火除烦,凉血解毒;甘草能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则能活血化瘀、清热凉血[8]。现代药理学研究还发现,赤芍可解痉、镇痛、抗菌;茯苓可调节免疫功能、抗肿瘤、抗炎;桂枝能缓解血管平滑肌痉挛;黄连能抗菌消炎;黄芩能广谱抗菌、抗病毒、调节免疫、降血压。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VEGF和NO水平较对照组高,且TC、TG和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较对照组高,表明桂枝茯苓合黄连解毒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不仅能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还可调节血脂水平。

综上所述,桂枝茯苓合黄连解毒汤治疗可调节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黄连茯苓稳定型
Antihepatofibrotic effect of Guizhifuling pill (桂枝茯苓丸) on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liver fibrosis in mice
健脾安神话茯苓
茯苓健脾 孩子健康
桂枝茯苓透皮贴剂的制备
黄连解毒汤对SAM-P/8小鼠行为学作用及机制初探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华中药库”抢收黄连
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治疗胃癌癌前病变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