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失能老人健康养老需求及社会支持现状分析

2019-05-11 02:26王碧艳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文娱居家广西

王碧艳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

广西自1996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年人口占比增加,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如何满足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健康养老需求是关乎群众福祉的重大民生问题。2019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中指出,要建立健全高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1]。本研究聚焦广西失能老人健康养老需求与社会支持现状,进行了广泛的文献研究和政策解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广西失能老人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策略。

1 广西老龄化现状

广西自1996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是中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地区之一。根据联合国老龄标准,当地人口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达到7%,则认为进入老龄化社会[2]。2010年广西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为 9.24%[3],2018 年该比例已达 9.96%[4],显示广西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明显。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指出广西失能老人数量高达13.96万人,失能比率为2.31%[5],具有女性失能比率高于男性、农村人口失能比率高于城镇人口的特点;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广西失能、半失能老人约为90万人[6]。提示广西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数量迅速增加,且已达到一定水平,亟需对该部分人群的健康养老服务进行梳理,并针对性地提出社会支持策略。

2 广西失能老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目前文献中专门针对广西失能、半失能老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实证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以下3篇文献。总的来说,失能老人对医疗服务需求较为迫切,同时经济来源单一,疾病经济负担较重。王翠红等[7]2017年对广西南宁市10家养老机构96位失能老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调查对象患病率较高,患两种以上疾病的比例为77%,以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慢性病为主;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方面,失能老人最为迫切的需求依次是医疗服务(65.6%)、文体娱乐(61.5%)、生活照料(46.7%)、精神慰藉(28.1%)、咨询服务(18.7%)和临终关怀(11.5%)。赵玉娇等[8]2017年对广西南宁市Q区45位失能老人及其家庭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失能老人罹患多种疾病,以退行性疾病和慢性病为主,社区医疗机构难以满足失能老人的照护需求;且调查对象经济水平不高,承受较大的照护压力,其中40%无离退休养老金,另有8.9%依靠低保度日。潘世明等[9]2014年对广西桂林市6城区11县的失能老人进行走访调查,结果显示失能老人患病率较高,80%以上老人罹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亟需政府提供除基本医疗保险之外的其他医疗补贴,以降低其经济负担。

3 广西失能老人社会支持现状

社会支持指运用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提供无偿帮助的行为的总和[10]。社会支持按照其来源可以分类为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其中正式支持是指来源于国家、社会组织及团体给予的系统性支持,非正式支持是指源于亲属、朋友、邻里等提供的各种物质和精神帮助[11]。社会支持按照提供资源的性质分为情感支持、信息支持、陪伴支持和物质支持等[12]。综合相关文献资料,本文将社会支持分为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医疗服务支持和文娱情感支持四个维度。

3.1 政策支持现状 2014—2018年,广西出台了多项保障失能老人养老服务需求的相关政策文件及主要内容[13-17],如表1所示。总的来说,政策面涉及维度较为广泛,但缺乏专项政策内容。相关政策重点关注保障性养老机构建设、医院老年病专科建设、建立失能老人经济补贴制度、失能老人健康管理/居家养老、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等维度,其中保障性养老机构、经济补贴、居家养老、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等关键词提及频率较高。

3.2 资金支持现状 广西财政大力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2017年,广西财政共募集资金2.36亿元,支持养老体系构建。一是筹集资金2.17亿元,重点扶持“1521”工程、乡镇老人院、老年公寓、社区居家养老中心等机构建设;二是筹集0.19亿元,进一步提高民办养老机构的补贴标准。为推动私立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自治区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了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的经营补贴制度。私立养老机构床位补贴由1 000~3 000元/张提高到3 000~5 000元/张。根据每人每月60~160元的标准,对私立养老机构收养失能老人进行补贴[18]。

表1 2014—2018年广西保障失能老人养老服务需求相关政策文件及主要内容

3.3 医疗服务支持现状 广西于2016年出台《广西养老机构星级评定管理暂行办法》和《广西养老机构星级评定细则(试行)》,旨在通过养老机构星级评定持续改进养老服务质量。《广西养老机构星级评定细则(试行)》分别给出了不同级别养老机构的评分标准,二、三、四、五星级养老机构医疗服务类相关项目的分值占比分别为 20.2%(85/420)、21.0%(130/620)、27.4%(225/820)和 28.4%(290/1 020)[19]。由此可见,高星级养老机构可提供较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2018年广西四星级及五星级养老机构仅9家,养老机构仍以未定级及二、三级为主,提供医疗服务的能力较弱,难以达到医养结合标准。

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也指出失能老人的医疗护理服务需求较为普遍,但是当地养老机构提供相关服务的能力有限。徐东英等[20]于2008—2010年对广西32家养老机构的500位入住老人进行调研,调查对象中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比例为41.7%,约41.1%的入住老人患有疾病,而调研结果显示43.8%的养老机构无具有资质的护士,46.9%养老机构无具有资质的医生。养老机构面临医护人员短缺的窘境,对入住老人看病就医的支持不足。居家养老方面,庞嘉宜等[21]于2016年对广西南宁市6大城区188位社区居家养老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约50%的老年人处于失能或需要协助状态,而社区医疗服务供给与老年人对医疗服务需求不匹配。约78.7%的老年人期待社区提供上门看病/送药服务,实际上仅4.2%的老年人表示自己获得过上门看病/送药服务。总的来看,目前无论是机构养老还是居家养老都难以较好地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便捷可靠的医疗服务支持。

3.4 文娱情感支持现状 《广西养老机构星级评定细则(试行)》中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养老机构的评分标准中文娱情感支持类相关项目的分值占比分别为5.9%(25/420)、8.1%(50/620)、8.5%(70/820)、7.8%(80/1 020)[19]。由此可见,文娱情感支持类项目分值占比相对较低。王翠红等[7]于2017—2018年对广西南宁市10家养老机构中100位失能老人的研究结果显示:61.5%的调查对象具有文体娱乐的需求,28.1%表示具有精神慰藉的需求。而养老机构的供给良莠不齐,部分机构设有老人活动大厅、棋牌室、阅览室、书画室等休闲娱乐场所,并定期举办“老人生日会”“敬老月”等活动,但也存在一些机构将原本的阅览室安排给老人居住,仅提供若干破旧的读物,阅览室成为了摆设。养老机构提供的精神慰藉较为单一,主要是工作人员、志愿者等陪老人聊天。杨秀丽等[22]于2013年对南宁市4个社区的200名老人的居家养老现状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社区较少提供诸如心理辅导、情感慰藉等服务。部分社区虽然配备了健身室、台球室、棋牌室、阅览室等设施设备,但由于宣传不到位等,利用率不高。总的来说,无论是机构养老还是居家养老对老年人的文娱情感支持均不到位。

4 广西失能老人社会支持体系构建策略

4.1 厘清失能老人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目前专门针对广西失能老人的建立养老服务需求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发现此方面的实证研究仅3篇,且覆盖区域和失能老人范围有限,不具有区域和群体代表性。相关研究团队应全范围广覆盖地厘清广西不同地域和不同养老模式下失能老人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在厘清需求的基础上,按照“有的放矢,急用先行,逐步完善”的原则为完善失能老人的社会支持体系构建提供助力。

4.2 出台专项政策,提高政策支持针对性 近年来,广西出台多项政策保障失能老人养老需求,其中推进保障性养老机构建设,建立失能老人经济补贴制度,完善居家养老配套措施,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等关键词出现频率较高。但总的来说,仍然缺乏针对上述关键词的专项政策,政策层面缺乏针对性和专门性。上海作为我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已出台《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实施细则(试行)》等多项专项政策,来推进养老专项工作的具体实施。广西应尽快针对满足失能老人健康养老服务的关键节点出台专项政策,使得各项内容的落地实施有据可依。

4.3 创新服务模式保障医疗服务支持 优秀全科医生短缺,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有限,难以满足失能老人的医疗服务需求。同时养老机构也面临难以吸引优质医护人员的窘境,提供的医疗护理支持有限。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短期内难以改变,通过创新服务模式,让优质医疗资源流动起来或许能够在短期内改善失能老人的医疗服务需求。2019年2月,国家卫健委《关于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重点对高龄或失能老年人等人群,通过网上预约,共享护士的方式为服务对象提供慢病管理、康复护理等服务[23]。目前,共享护士已经在我国不少省市落地实施,但仍处于探索阶段。建议尽快出台保障护理人员人身安全、监督护理服务质量的条例规范,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落地实施,进一步满足失能老人的医疗服务需求。

4.4 多方参与,丰富文娱情感支持 失能老人获得的文娱情感支持较为单一,多来源于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由于人力财力有限,存在文娱设施设备不到位、老化,文娱活动缺乏新意,老人参与意愿不高等问题。现代长寿理论认为,不良情绪和恶劣的心境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失能老人生活状态和方式改变的巨大落差往往更容易诱发心理问题,亟需通过集体文娱活动,特定的心理疏导等给予老人心理上的慰问和关爱。政府、社会机构、家人朋友、志愿者等应形成合力,为丰富失能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献计献策。

猜你喜欢
文娱居家广西
口语步步高 说一说文娱与体育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微生高的往事
广西尼的呀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文娱资讯
文娱资讯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